内科胸腔镜对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分析

2021-01-12 05:10秦钰
智慧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淋巴瘤胸腔镜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MT)对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0例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良性55例,恶性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闭式胸膜活检术及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取材成功率、病理阳性检出率。结果 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的取材成功率、病理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闭式胸膜活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对淋巴瘤的诊断是安全且阳性率较高的,多种临床特征会共同影响到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内科;胸腔镜;淋巴瘤;诊断价值

引言

淋巴瘤是指淋巴器官及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发生恶性克隆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是最为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8%。内科胸腔镜在淋巴瘤中的诊断优势已得到临床及影像医生的认可,其相关性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在逐渐加大,力求与国际前沿研究保持一致。胸膜累及的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主要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次是滤泡淋巴瘤,发病率分别为60%和20%。 肺是最常累及淋巴瘤的器官,但以呼吸道症状为首的患者比较少见,多因骨转移或血液系统疲劳而就诊,此类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恶性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难以明确诊断,在临床的诊治过程中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内科胸腔镜诊断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内科胸腔镜表现,以此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良性55例,恶性55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2组均选取日本LTF-240型胸腔镜进行检查,给予健侧卧位、常规镇静、镇痛及消毒铺巾,浸润麻醉后将皮肤逐层切开,切口长度10mm,经切口逐层钝性分离,进入胸腔后放置胸壁套管,然后拔出套管芯并将电子胸腔镜置入,对胸腔积液、脏层胸膜、壁层胸膜情况进行观察,一旦观察到纤维粘连,应第一时间予以逐层剥离,祛除粘连带,囊壁剥离后清除囊腔内积液,选取手术钳子于病变胸膜处取10块病变组织标本,分别置于瓶内固定并送检,且胸腔镜手术完成后留置引流管,与胸腔闭式引流瓶相连接。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取材成功率、病理阳性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的取材成功率、病理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闭式胸膜活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淋巴瘤在临床上多以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就诊,局部肿块为其特征性表现,常伴有消瘦、乏力、低热等症状,当病变累及结外器官时,会出现相应受累系统的症状,如腹痛、腹胀、鼻塞、呼吸困难等。恶性胸腔积液在淋巴瘤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20% ~ 30%,胸腔积液可以出现在两侧或单边。NHL患者的胸腔积液是淋巴瘤直接渗入胸膜而产生的,而HL患者的胸腔积液大部分是由于胸管的关闭和淋巴引流机制的损伤造成的。有报道称合并MPE的淋巴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这表明MPE的出现是淋巴瘤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化疗后疾病复发和存活率下降的预测因素。胸腔镜胸膜活检以整体观察、获得准确的组织标本、病灶微创、并发症率低的优点成为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有价值和安全的手段。多项临床研究表明,M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复杂胸腔脓肿、胸膜结核等方面有不同的表现。淋巴瘤胸腔液患者MT镜下以胸膜结节、胸膜斑块、胸膜粘连为主,缺乏特异性,但在临床MT镜中发现类似变化时,应考虑患者淋巴瘤的可能性。MT观察到的胸膜粘连和胸膜斑块可能是淋巴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MT的其他变化迹象,如胸膜结节、胸膜充血和胸膜症状与淋巴瘤的预后无关。这一预后因素的研究结果在以前的研究中没有提及,得出胸膜粘连和胸膜斑块两种MT镜的变化比其他胸膜疾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的结论也是合理的。此外,MPE的低总蛋白水平、CT表现手记胸征、吸烟史、未接受治疗等都有可能成为NHL的重要不良预后因素。

近年来,胸腔镜技术在胸膜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可直视胸膜病变,于定点部位取活检,用于诊治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良好效果。胸膜活检术检测过程,于密闭空间中自动化检测,可防止假阴性或假阳性,于2h左右即可获取结果,且通过利福平耐药基因测定还可检测耐药情况。胸膜活检术诊断可进一步提升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准确率,可避免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防止病情加重。胸膜活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加剧了患者的痛苦,且细胞学病理诊断确诊率低,易产生误诊、漏诊。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作为介入性的诊断治疗方式,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可见性地观察病变位置,便于有针对性地选择异常部位进行活检,从而有效提升活检确诊率。胸膜活检术通常采取可弯曲钳进行手术,取得的标本较小,手术时间长,组织结构由于挤压严重出现变形,加之部分组织难以获取,导致标本取样的成功率受到影响;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利用电子内镜可以从多个维度、角度直接观察胸膜病变情况,且对多个病灶进行活检时范围可深至膈面等,镜头灵活,因此能够有效提高取材成功率及病理阳性检出率。胸腔积液患者在在常规检测技术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时,胸腔镜下胸膜活检组织行胸腔镜胸膜活检有利于提高淋巴瘤患者的诊断率,为患者尽快获得正确的治疗带来希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淋巴瘤诊断中胸腔镜胸膜活检的应用效果显著,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且可于早期阶段判断耐药与否。但是,因本研究选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病例选择存在主观性,无法排除信息偏倚与选择性偏倚,且因病例数较少、观察时间短等多种因素影响,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王宇.MRI与CT诊断原发性脑淋巴瘤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173-174.

[2]王希.细胞病理学诊断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4):29.

[3]刘刚,黄赞胜,刘代顺.内科胸腔镜对淋巴瘤所致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9,41(09):903-907.

[4]刘刚,刘代顺.淋巴瘤胸膜转移内科胸腔镜下的表现及其临床特征[J/OL].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5[2021-11-22].

[5]伍勇勇,何忠良,陈国兴.胸腔镜诊断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一例[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02):274-275+282.

作者简介:秦钰(1986-01-),女,漢族,本科,广西桂林人,讲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猜你喜欢
淋巴瘤胸腔镜内科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体位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淋巴瘤为什么不叫“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