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工作在健康素养和慢性病预防的作用探讨

2021-01-12 07:40张雅薇
智慧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健康素养生活方式效果分析

张雅薇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健康素养和慢性病预防进行健康促进教育工作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某一社区的80名居民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向他们进行健康素养和慢性病预防的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然后对比起教育前后对于慢性病专业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生活方式健康素养的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研究对象对于慢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只有62.5%,健康教育后,知晓率达到了100%,而且对于知识的熟知率大幅提高;教育后他们的生活方式健康素養评分(91.37±1.49)也远远高于健康教育之前的(74.26±2.58);数据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健康素养和慢性病预防中,加强健康促进教育工作,能够提高人们对于慢性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督促他们改善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提高生活方式的健康素养,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健康促进工作;健康素养;慢性病预防;生活方式;效果分析

引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显著进步,也加剧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学生面临课业学习压力,成年人面临着工作压力,饮食习惯的改变,加上熬夜成为惯性,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也增加了高血压、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等在内的慢性病的发病几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随着国家对于国民体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做好对慢性病的预防以及国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成为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健康促进教育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选取某一社区的80名居民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在健康素养和慢性病预防进行健康促进教育工作的效果和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一社区的80名居民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青年工作者以及退休人员,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71岁。

1.2方法

向参与研究的80位居民进行健康素养和慢性病预防的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然后对比起教育前后对于慢性病专业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生活方式健康素养的情况。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具体内容为:

第一,进行主题宣传讲座。从我院抽调专业的医护人员作为宣传小组,分组工作,将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常见慢性疾病分为多个主题进行专题宣传讲座,内容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诱因、临床表现、危害、治疗方式以及生活注意事项等等,每组负责一种疾病的宣传。组内成员各自分配任务,包括宣传目标任务、流程的规划,科普PPT、视频的制作,宣传页、标语的印刷等等,为健康促进教育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作为参考,为居民具体讲解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解和接收能力。在宣讲过程中,可以穿插着竞猜互动小游戏等,活跃宣讲的氛围,提高居民参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让宣讲会更加生动。第二,征得社区工作人员的支持,建立微信健康群,在宣讲完成之后,将内容资料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分享到群里,以供居民进行巩固学习。鼓励居民进行提问,医护人员给予专业解答,对于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给与专业的指导。对于居民的饮食、生活方式、卫生习惯等进行慢慢渗透,可以向他们推荐健康饮食的食谱,每天营养的摄取量,必须达到的运动量等等,督促他们逐渐改正不良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1.3观察指标

(1)采用自制的慢性病考察知识表对参与者健康教育前后的专业知识知晓程度进行考核,满分100分,得分≥90分则为熟知,得分在60-90分为知晓,得分<60分则为不知晓;

(2)采用追踪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健康教育结束后1个月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方式越健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则表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参与者对慢性病专业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比

健康教育之前,这些研究对象对于慢性病知识十分熟知的有15人,知晓的有10人,总知晓25人,占比62.5%;健康教育之后,他们对于慢性病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百分百,且熟知比例大大提高。数据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健康教育前后参与者生活方式健康素养的评分对比情况

健康教育后研究者生活方式健康素养的评分(91.37±1.49)显著高于健康教育之前的(74.26±2.58),数据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国民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素养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做好国民身体素质的锻炼,能够有效促进国家的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青年是建设祖国的主力军,老人是国家发展的贡献者,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从娃娃抓起,一步步提升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慢性病的潜伏期比较长、治疗周期久,且治愈难度较高,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做好预防工作。

从本次研究的数据来看,经过健康教育,也参与研究的居民对于慢性病专业知识的知晓程度大幅度提升,且生活方式健康素养的评分也远高于健康教育之前,数据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健康素养和慢性病预防中,加强健康促进教育工作,能够提高人们对于慢性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督促他们改善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提高生活方式的健康素养,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刘艳杰. 健康促进工作在健康素养和慢性病预防的作用[J]. 继续医学教育, 2019, 033(005):167-168.

[2]张璐. 西安市某社区女性居民健康素养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0, v.15(05):39-41+61.

猜你喜欢
健康素养生活方式效果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优化护理首诊宣教内容对心血管患者阶段性掌握宣教内容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