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实度与渗水系数相关关系的路面压实质量分析与控制

2021-01-13 07:09冯明林尹曌星殷卫永
广东公路交通 2020年6期
关键词:前场芯样离析

王 敏,何 岩,冯明林,尹曌星,殷卫永

(1. 许昌市公路管理局,河南 许昌 461099;2.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 450018)

0 引言

沥青路面压实度是反映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显著影响路面空隙率、渗水系数、抗车辙和使用寿命等性能[1-2]。压实度对路面性能的影响,实质上是碾压后路面空隙率对路面性能的影响。控制压实度实际上是控制压实后的空隙率,保证密级配混合料不会因空隙率过大而渗水,亦不会因空隙率过小而产生泛油、车辙等病害[3-4]。但评价路面压实度和空隙率,尤其是改性沥青路面空隙率,需要涉及到许多中间参数,测试结果易产生偏差。工程中有时出现压实度测试合格,但是路面仍不密实、渗水超标等问题。渗水系数是路面空隙率和压实质量的直接表征指标,测试过程简单,不受中间参数干扰[5-6]。因此,可将渗水系数与压实度综合考虑,评价路面压实质量。但由于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离析、压实不均匀等问题,不同测试点的压实度和渗水系数存在一定差异。实际检测中渗水系数和测试压实度钻芯,往往是在不同的测试点进行,由此导致不能在同一测试点建立压实度与渗水系数对应关系,造成测试数据割裂,不能综合分析[7]。

本文依托河南省某一级公路AC-16上面层试验段,进行前场与后场检测。在同一测试点测试渗水系数,然后钻芯测试压实度,研究压实度与渗水系数的对应关系,综合分析评价路面压实效果,并根据试验段情况,总结提高压实度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1 生产配比

试验段采用两个比例,简称比例1和比例2。试验段的热料比例及油石比结果见表1,生产级配见表2。

表1 试验段的热料比例及油石比

表2 试验段两个比例的合成级配

2 试验段检测

2.1 后场检测

对燃烧后的矿料进行筛分试验,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试验段两个不同比例的“黑料”筛分结果

对比表3的数据,筛分结果与生产级配误差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但比例2筛分明显比比例1筛分粒径偏粗,这主要与比例2中5#、4#各增加2%有关,同时比例1取“黑料”偏细,取料的代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2.2 前场检测

技术服务组对前场路面的取芯进行厚度、压实度、渗水系数的检测。与以往检测不同的是,本次试验先进行渗水试验,渗水试验结束后在渗水点进行取芯测试压实度,研究渗水系数与压实度的关系。

2.2.1 比例1前场检测

比例1前场取芯的厚度、压实度和渗水系数见表4。马氏压实度是指以室内马歇尔试件密度为基准的压实度,理论压实度是以理论最大密度为基准的压实度。

表4 比例1的前场检测结果

由表4分析可知:以室内马歇尔密度为基准,马氏压实度平均为98.2%,满足≥98%的设计要求,最大压实度100.4%。理论压实度平均93.6%,略小于94%的设计要求,最大压实度95.7%。测试点中有一个点渗水系数大于200mL/min,对应的压实度最低。在K25+205同一断面上,两个测试点压实度及渗水系数差异均较大。出现同一断面的压实度存在较大差异,表明试验段施工过程中存在局部碾压离析,后续需要密切关注碾压的均匀性。

2.2.2 比例2前场检测

比例2前场的取芯厚度、压实度和渗水系数见表5。

表5 比例2前场检测结果

由表5分析可知,马氏压实度平均为96.5%,小于98%的设计要求;理论压实度平均为92.1%,小于94%的设计要求。在6个测试点中,4个点渗水系数大于200mL/min,对应的压实度均不满足要求。K23+500同一断面上,两个测试点压实度及渗水系数差异较大,表明渗水系数与压实度高度相关。同一纵断面的压实度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存在碾压离析,施工中应密切关注碾压的均匀性。

2.2.3 压实度与渗水系数相关性分析

为研究压实度与渗水系数的关系,将试验段比例1和比例2的压实度与渗水系数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压实度与渗水系数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压实度与渗水系数的关系

由图1分析可知,从相同测试点压实度与渗水系数的对应关系看,压实度与渗水系数有较大的对应关系,比例1相关系数达80%以上,比例2相关系数达85%以上。压实度会显著影响到压实后的渗水系数,两者呈相反关系,压实度越大,渗水系数越小。根据比例1回归方程,当渗水系数要求小于200mL/min时,对应的理论压实度需要大于92.6%;根据比例2回归方程,当渗水系数要求小于200mL/min时,对应的理论压实度需要大于93.5%。施工中可按照最低理论压实度93%的要求控制,条件允许时,宜达到94%的要求。

2.3 芯样混合料离析分析

由于K25+205、K23+500和K23+350相同横断面处的渗水系数差别较大,钻取芯样的空隙率差别较大,初步考虑为混合料存在部分离析。为进一步确认混合料是否存在施工离析及离析的程度,对钻取的芯样抽提筛分,分析芯样的级配和油石比,以及与生产级配的差异,以此判断混合料的离析情况。不同芯样的抽提筛分结果见表7。

由表6分析可知,K23+500横断面处两个芯样的抽提油石比及筛分结果差别较大,K23+350横断面处两个芯样的抽提结果差别也较大,表明两个断面处存在明显的混合料离析现象。1#芯样和3#芯样的筛分结果比生产配比明显偏粗,4.75mm以上均有三个筛孔超出规范允许的偏差,9.5mm通过率偏差比生产配比小10%以上,2.36mm和0.075mm筛孔通过率也超出规范允许的偏差。混合料粒径明显偏粗,导致油石比比生产配比偏小。4#芯样虽然仅4.75mm通过率超出允许偏差范围,但2#芯样和4#芯样筛分结果比生产配比整体偏细,油石比比生产配比偏大。

表6 不同芯样的抽提油石比及筛分结果

从上述分析可知,比例2部分点渗水系数较大,一方面是由于混合料粒径比配比1整体偏大,另一方面是由于混合料离析较严重,导致部分点大料集中,粒径明显偏大,压实困难,压实度不足,空隙率偏大。

3 试验段总结

3.1 生产配比优选

在前场相同的碾压工艺情况下,比例2前场的压实度及渗水系数明显比比例1差,说明增加5号仓、4号仓后前场碾压难度加大,路面渗水风险增加。两个比例相比,后续施工中采用比例1。

3.2 碾压质量控制

3.2.1 胶轮碾压遍数

上面层除了抗车辙外,渗水系数至关重要,胶轮在4cm上面层的密水性方面作用较大。根据相关工程经验,后续施工中胶轮搓揉遍数增加至6遍,重叠1/3~1/2轮。路面压实度宜达到马氏压实度98%以上,理论压实度94%以上,确保路面渗水系数不大于200mL/min,最好控制在120mL/min以内。

3.2.2 碾压速度

碾压速度影响碾压轮对单位面积内材料的压实时间。碾压速度低时,单位面积内的作用次数比碾压速度高时要多,因而作用在被压材料上的能量,前者多于后者。传递到被压材料层内的能量与碾压速度成反比。假定使碾压材料层达到规定密实度所需的压实能量不变,则碾压速度加倍时,碾压的次数大致也要加倍。结合规范及工程经验,本项目的碾压速度控制见表7。

表7 压路机类型及碾压速度

3.3 防离析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混合料离析,主要措施:

(1)混合料生产装车过程中,运输车辆至少要前后移动三次,可采用“五步装料法”,即按照“车头1/2→车尾1/2→中间装至顶→剩余车头装满→剩余车尾装满”的顺序装料,防止装料过程中混合料离析。

(2)采用具有防离析功能的摊铺机,摊铺机螺旋桨绞龙长度应到达摊铺机两边挡板处,中间剩余间隙应小于20cm。

(3)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行驶速度、振动频率应恰当均匀,避免摊铺机等料停顿,保证摊铺作业连续不间断。

4 结语

(1)AC-16生产配比中,增加4#和5#仓热料比例后,混合料粒径变粗,在相同碾压工艺下,混合料碾压难度增加,路面渗水风险增加。

(2)路面压实度和渗水系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和对应关系,压实度越大,渗水系数越小。根据两者的回归方程,当渗水系数控制在200mL/min以下时,压实度要求达到理论压实度的93%以上,条件允许时,宜达到94%的要求。

(3)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离析会导致大粒径集料集中,压实困难,压实度不足,空隙率偏大。

(4)路面压实质量宜采用双重控制指标,路面压实度宜达到马氏压实度98%以上,理论压实度94%以上,同时结合渗水系数综合评价。

(5)施工过程中应减少混合料离析,控制碾压遍数和质量,保证压实度满足要求。

猜你喜欢
前场芯样离析
沥青混合料离析对高速公路路用性能影响与分析
浅析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尺寸效应
北纬二十五度的前场小镇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浅谈回弹法和钻芯法在结构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
小直径芯样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分析
离析模式对沥青混合料密度和构造深度的影响
关于钻芯法检测钢筋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不同芯样端面处理方法准确性的探讨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的前场技术分析
离合词“连”字句离析形式的特征、生成机制及语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