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师资队伍及教学情况调研报告

2021-01-13 00:47刘天成
科教导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调研报告师资队伍小学科学

刘天成

摘要只有全面了解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现状、培训需求,准确掌握科学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现状、主要成绩、存在问题等,才能为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和行政决策提供依据。2020年6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资料梳理、信息汇总等方式,对辽宁省A市科学教师队伍现状、科学研训工作进展、科学课程实施三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关键词 小学科学 师资队伍 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0.037

Research Report on Science Teachers and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ake City A of Liaoning Province in 2020 as an example

LIU Tiancheng

(Liaon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henyang, Liaoning 110032)

Abstract: Only by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aining needs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and accurately mastering the basic situation, main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cience educa? tion and teaching, can we provide basis for teacher training, teaching research and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 ing. In June 2020, we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teachers, the progr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rain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ce curriculum in a city of Liaoning Province by means of question? naire survey,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sorting and information summary.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staff; research report

为全面了解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现状、培训需求,准确掌握科学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现状、主要成绩、存在问题等,为辽宁省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和行政决策提供依据,2020年6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资料梳理、信息汇总等方式,对A市科学教师队伍现状、科学研训工作进展、科学课程实施三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科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1.基本数据

A市有辖区5区4县和2所市直属学校。共有小学校150所,其中城镇学校48所,乡村学校102所。在校学生总数110587人。专职小学科学教师393人,教师结构如下表。

整体看,教师学历水平能满足学科教学需要,科学教师整体学历层次越来越高,城乡比例、性别比例之间的差距与前几年相比,都在逐渐缩小。虽然年龄比例差距也在减小,但40岁以上的教师还是占比最大,科学教师队伍的老龄化现象依然严重。最为突出的是兼职教师偏多,尤其是乡村学校,基本都是兼职教师担任科学课教学。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县、区甚至找不到一名真正的科学专职教师。这些不容忽视的主客观因素致使教师队伍极其不稳定,造成城乡间、学校间、区域间的不平衡。部分地区教师的老龄化现象过于严重,青年教师不足或新入职教师多,没能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

2.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

城镇学校大多都有专职教师,个别城镇学校和一部分乡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没有专职科学教师,存在普遍的“兼职”现象。有的一人兼任3~6年级的所有科学课,还要兼任其他学科教学,甚至存在一人兼任几个学科的现象。有的即使是兼职教师,也是一学期或一学年后就进行调整,使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课程标准、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教学质量不高,不利于科学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2)更替频繁,教师队伍不稳定

部分学校虽然安排专职科学教师教学,但是流动性过于频繁,下次教研就换成新人,下个学期更是新面孔涌现。而且大多是班主任当不了、语数英等学科不能胜任、教学能力较差、个人素质低下、身体状况不允许、临近退休的教师。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师,不是被调走,就是被临时调整到其他学科,致使科学教师队伍不平衡、不稳定。

(3)老龄化现象严重,活力不足

從资料数据分析中不难看出,教师年龄结构偏大。30岁以下的教师仅占9.7%,41~50岁教师占31%,51岁以上的教师就占34.9%。青年教师太少,活力不足,而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法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老教师来说,接收起来比较费劲,可以说与现代化教学资源脱节。再加上“平稳退休”的想法,致使教学研究气氛沉闷,改革、创新意识和动力不足。

(4)职业倦怠,进取心弱

从此次调研看,不管是城镇教师还是乡村教师,其中有一大部分人或因为年龄偏大,或因为职称无再晋升可能,或因为人生追求不同等,安于现状,缺乏工作热情和激情,不再积极地琢磨教育教学、琢磨教材教参、琢磨学生,进取心较弱。

(5)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小学科学课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领域的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方面内容,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通晓科学学科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可是由于上面所述的种种原因,部分教师专业知识薄弱,自身综合技能缺乏,动手能力不强,而且再学习、再提高的意识和精力也较差。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自身科学素养不够,专业化程度偏低。

3.自我期待

(1)期待不要频繁更换所教学科,这样有利于一线教师专业技能持续提升,明确自己的专长方向,进行角色定位。

(2)期待定期组织省、市级的专项、有效的研修活动、竞赛活动、课堂教学的观摩活动,让一线教师能亲历培训的全过程,在亲历过程中从听、评、议上升到理论认知,上升到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思维参与度,增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3)期待定期开展送教活动,使省级的教学专家、学科骨干可以与一线教师零距离接触,突出思想引领、方法引领、答疑解惑,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4)期待能倾听教学专家的上课、评课、报告讲座,使教学理念、理論与具体案例相结合,最好能常态化,多方面提高一线教师的综合素质。

(5)期待多上常规化、接地气的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避免那种动用大规模人力、物力、财力却只适合欣赏、表演的课,希望能看到质量高的常态示范课,要让一线教师找到实实在在的抓手,能够用于指导他们平时的常规教学。

(6)期待适当开展科学课教学中多媒体手段、信息技术应用的专项培训,特别是现在普及运用的各种网络平台的使用技巧,以及资源库共享、共建。

(7)期待在学习、研修、培训之余能够适当安排参观科技场馆所、素质活动基地、特色教育学校等相关活动,以拓宽、提高一线教师的综合知识储量和生活积淀,做到“走出去,带回来”。

4.针对科学教师需求的解决对策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学课程,才能保障科学教研员、科学教师专职专业,年龄结构合理,形成梯队架构。

(2)针对薄弱项目和共性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加强培训讲座和系列主题课堂教学,打造一支理论素质高、教学技能强的师资队伍。加强在职学科教师专业教学技能岗位培训与专业知识与技能考核,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搭建教学展示与交流学习的平台。

(3)充分发挥教学专家、教研员、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指导、辐射作用,通过传、帮、扶、带,提升学科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

(4)加强开展一系列课题研究,打造一支能教、能讲、能研的师资队伍,提炼经验并普及实施,指导教学实践。

(5)加强学科校本教研和教师的区域性教研与交流。加强网络教学研讨。创造教师走出去的机会,尤其是普通基层教师出去开阔眼界。

(6)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调动科学教师研修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减少职业倦怠。

科学教研与培训基本情况

近两年来,A市小学科学教研培训的总体目标是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寻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新方法,推动全地区小学科学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1.科学教师梯队建设情况

A市为了建设科学教师队伍,打造梯队架构,培养一支全面过硬的科学教师队伍,结合实际情况,持续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成立了市级教研中心组、市级磨课团队、各级名师工作室,打造精英、培养骨干,“让一部分人先强起来”“以点带面”,带动全体。

二是“以研促培、以赛代训”。市里每学年上学期都要举行一次为期两天的学科系列主题研讨活动,针对一个主题,每个县区都要选送一位教师参赛,全市科学教师直接在现场或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观看,各县区教研员或相关教学领导都要进行课后的简短评课。每学年的下学期,都要举行“A市小教之春”教学研讨活动,语、数学科各3节课,其他学科只有一节课。课后不仅有市级教研员评课,还有观察团进行现场说课、评课、议课,互动交流。

三是定期开展区域交流和送教下乡活动,使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师作用凸现,互相学习,其自身能力水平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使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师获得直接经验,能力水平得以快速提升。

2.主要教研路径

(1)“沉浸式”教研。学期初,深入一所学校连续数天与同一批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研课,发现深层教学问题,促进教师行为持续改进,提高学校学科组的教学研究能力,聚焦存在的关键问题,形成有效的解决策略。

(2)“小教之春”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为主题,开展主题研讨、课堂教学、专题报告等系列活动。

(3)“学科专题研讨”系列活动。骨干教师课例引领、教研员专题讲座。“以研促培,以赛代训”,为优秀教师搭建平台,选拔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构建梯队,打造精英。

(4)送教下乡活动。做好送教下乡工作,开展区域间教研、交流,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互相提高教学水平和研训能力。

(5)组织好省、市教材培训辅导。吸收最新教学理念,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掌握教法、学法,提升自身教学技能。

3.教师的需求和希望

(1)教研培训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加强和名师的近距离接触,“走出去、请进来”,真诚地希望上级教研部门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更多的乡村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

(2)希望能组织全省或小范围区域内的培训和竞赛,多些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多些获得荣誉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3)除了教材分析、教材辅导等培训外,需要加强实践性培训,主要是学科教师的专业基本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手、脑参与度。

(4)加强学科教学资源建设,包括视频、课件、教案、反思、习题以及教学具、实验材料等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5)在教研活动形式上,要根据不同层面的教师,开展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段范围、不同教研形式的教研活动,探讨以校为本的教研方式,增加互动式的教研活动,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有意识地让青年教师和薄弱学校、薄弱教师获得更多的展示机会。

(6)开展研训一体的教研模式,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培训、教研的双重任务,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要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共性问题,并将问题梳理成教研和培训的主题,从该主题切入,以促进同类问题的解决为最终目标。

科学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1.科学课重视程度情况

A市非常重视科学课的教学情况,开齐上足课程,全力满足教学资源保障,确保科学学科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1)从市局、市学院,到各县区教育局、进修学校,再到基层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科学课程的安排和落实,做到了开齐上足、保质保量。

(2)市局及学院每学期都要下到基层校检查、调研科学课开设情况。“沉浸式”教研、“学科专题研讨”、各种竞赛、培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科学教师队伍水平,做好科学课程开齊上足的强力支撑。

(3)学校对科学课也十分重视,按照相关要求开齐上足课时,有专用科学实验室和仪器室,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4)学校非常重视科学学科的教学活动,每学期,学校领导均到课堂听课,参与教研活动,指导科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积极组织科学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参与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5)学校还大力保障科学教学资源的需要。学校领导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不断汇聚和拓展教学资源,为科学教师提供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积极支持科学教师校外培训,支持科学教师购买实验材料,组建科学实验室,配备完善的实验器材;提供培植园地,科学地组织学生参加培植活动。

当然,由于经济情况差异、教师人员不足等各种原因,部分县区和学校仍无法完全保障科学课程的落实。资源不足、没有经费、设备老旧、设施不全,与语数英学科比较,师资力量也是薄弱的。

2.课堂教学情况

A市科学教师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和自己的不断学习提高,对于2001年和2017年科学课程标准都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有着较深刻的理解;能够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教学设计严谨精妙、课堂教学新颖高效、实验开设符合学生需要、教学手段与时俱进,能够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3.教学评价情况

(1)一、二年级学生以日常课堂教学表现评价为主。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评价时以鼓励为主,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发放积分卡,或者小星星、小红旗等,以激发兴趣,形成正确的科学学习态度。

(2)三至六年级学生,以综合评价为主。包括日常学科课堂教学表现;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探究实验动手能力;科学社会实践活动;期末试卷质量检测等。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做到统筹兼顾。

4.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乡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乡村小学的与科学教育教学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也同样属于顽症且无法忽视。

(2)学科地位问题。因长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等原因科学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依然略显不足。县区、学校领导以及学生家长对科学学科重视程度不够,教师配备处于被动地位,亟待重视与提高。

(3)师资问题。学科教师缺乏专业背景,素质普遍较弱,典型骨干教师较少。

(4)物资、经费保障问题。各小学都建有科学实验室,中小规模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规模较大的学校实验室“生室比”较低,实验室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有些分组实验课不得不改为演示教学在普通教室上课,较大地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另外科学教学所需的教学仪器设备还有很大的缺口,没有固定的教学仪器专项经费,正常损耗的教学仪器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教学硬件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5)受教师自身能力和思想认识的局限,传统教学观念仍占有很大比例,偏重对知识点的传授,造成课堂枯燥无味。教师对于现有的科学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实验课教学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尤其是科学知识的时代性与前瞻性不够,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加强与改进科学教育的思考

1.进一步提高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正确认识

从思想上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认识,充分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另外,要对小学科学教育模式进行革新,改善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到科学学习中。

2.进一步培养具有专业科学素养的教师团队

加强对教师的科学素养的培训力度。注重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与进修的机会,增强学校的科学教学的师资力量。

3.进一步加大对科学教育的经费投入

基于科学教育自身的发展特点,必须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实验设备,为科学教育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使课堂教育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

4.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教学理念,提高业务素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对教师进行课程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组织课堂教学观摩展示和研讨活动,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教学水平。

5.进一步建立教学研讨平台,及时交流解答教师困惑

通过教师个体与群体对教学问题的交流、研究和反思,更好、及时地解决教师在教学实际中的困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6.进一步充分发挥科学教育典型校和实践基地的作用

把科学与科技、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全面培养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猜你喜欢
调研报告师资队伍小学科学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关于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认同问题的调研报告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曲阜市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调研报告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