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写好乡村振兴锦绣文章

2021-01-13 00:36谢艳丽赵久超
中国食品 2021年24期
关键词:聊城市全镇香菇

谢艳丽 赵久超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在更好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加快补上“三农”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党中央的指引下,乡村振兴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每个地方都摸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振兴之路。比如山东省冠县的梁堂镇,在冠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的齐心协力下,在转型发展上做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强化招商引资  促进经济发展

为了招商引资,梁堂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策略和思路,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小组,出台招商引资优惠奖励办法,号召机关同志招商、动员村组干部招商、鼓励全民招商,确保引进一个、落地一个、投产一个。

2018-2020年,梁堂镇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3家,计划总投资约26亿元,其中,已建成投产6家、正在建设中4家、已达成投资协议3家。招商引资企业中,山东美页合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为台资企业,预计总投资11.2亿元,主要从事智能合页及铜艺门相关的五金配件项目,2020年被评为山东省重大建设项目、聊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山东冠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98亿元建设了年产3万套新型精密轴承和1万吨非晶态金属线材项目,2020年被评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聊城市重点建设项目。

与此同时,梁堂镇党委政府还积极盘活“僵尸企业”。比如,对于恒远重工这一“僵尸企业”,梁堂镇政府通过“3+1”创新模式,与冠县嘉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河北洁雅集团出资)、冠县恒远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冠县丰力人防材料有限公司三家进行合作,成功引进投资6000余万元。

3年来,梁堂镇通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有效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做精农业产业  做好高效农业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梁堂镇党委政府确定了“优化果蔬菌药,做精农业产业,做强林果产业,做好高效农业”的思路,建立现代农业扶贫产业支撑体系,增强带动能力。

作为全县黄桃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自2015年以来,全镇开始种植黄桃,截至目前,累计种植面积超1050亩,全镇每年黄桃总产量达3000吨左右,总收入600余万元,净利润约200万元。

2017年,梁堂镇首次出现花香菇大棚种植项目,山东冠县秋之绿农业有限公司是全镇首次尝试种植花香菇的企业。在近4年时间的发展中,该公司花香菇面积已达60余亩,年产量达100余吨,成为聊城市花香菇种植的最大规模区、最大生产区和主要销售区,公司每年营业额可达110余万元,净利润30余万元。2020年,梁堂镇争取扶贫资金100万元专门扶持壮大该特色项目,同时申请中央财政扶持资金50万元帮助发展花香菇种植大棚项目。

随着花香菇产业的不断壮大,全镇不少农户也纷纷加入到花香菇种植中来,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全镇花香菇种植面积超100亩,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万余元。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花香菇的销售渠道也不断扩展,目前梁堂镇花香菇主要销往北京、河北、济南等地的大型商超。同时,周边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也直接到大棚现场取货销售。

2018年,在梁堂镇党委、政府大力倡导下,西里村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外出多方考察,发现秋月梨汁多甘甜、耐储藏、产量高,深受市场欢迎,村两委最终确定发展秋月梨种植产业。据西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韩文涛介绍,全村200余户种植秋月梨700余亩,2021年是第一年结果,产量预计三十余万斤,可收入一百余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增加十万余元,明年的产量还可能翻一番。

除了黄桃、花香菇、秋月梨,全镇设施农业果蔬大棚的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镇20个村庄有果蔬大棚441个,其中温室大棚212個、塑料大棚201个、各类拱棚27个,大棚内主要以西红柿、黄瓜、辣椒、茄子、油桃、甜瓜等果蔬种植为主,成为了广大群众农业致富的新形式。目前,这些果蔬主要通过外来客商销往临沂、河南、菏泽等地,同时借助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直接发货到全国各地。

梁堂镇通过建设高效农业示范中心、有机果蔬种植区、生态果品采摘区、休闲体验区,逐步发展成为集农业开发、旅游观光、红色教育、风情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鲁西特色农业园区。

深挖文化资源  打造红色旅游区

赵健民,冠县梁堂镇赵梁堂村人,是齐鲁大地上一位传奇人物。1932年,赵健民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重建山东省委。1936年,赵健民被捕入狱,1937年被营救出狱。抗日期间,赵健民作战骁勇,有“鲁西赵子龙”的美誉。

为了积极宣传优秀共产党人赵健民的英雄事迹,自2019年以来,梁堂镇以本土红色文化为载体,着力打造赵健民故居。为了妥善保护好赵健民老屋,2020年通过搭建钢构玻璃罩,对已有百年历史的赵健民老宅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对屋内老物件进行了清理保护,对老宅院内进行了青砖硬化。2020年6月以来,重点打造了一条全长近900米的红色文化长廊,通过百余幅展板详细介绍了赵健民的百年人生。同时规划打造了“泸定桥”“过雪山”等红军长征时期的典型故事场景,以情景模拟的方式讲述共产党的奋斗史,让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随着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开展,赵健民故居、赵健民红色文化长廊成为了冠县红色教育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冠县3万余名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缅怀先烈的新载体。为了让参观人员充分了解认识赵健民,在赵健民故居、赵健民红色文化长廊配备了3名讲解员,主要通过故事讲解、现场参观等形式介绍老一辈革命家赵健民及有关人物的抗日战争故事。截至目前,已有580余批次参观团超5万人次先后到赵健民故居参观学习。

随着赵健民红色文化的挖掘和打造,梁堂镇的美誉度、外向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梁堂镇与聊城裕昌控股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赵健民红色文化长廊二期项目。二期项目将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向东延展2公里,主要打造室外教学、室内研学等多功能红色文化为主的教学研学基地。室内部分指的是红色研学基地建设项目,包含产教融合创作基地、科教展厅、食忆红旅主题餐厅、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基地。其中,产教融合创作基地以打造“高质量红色课堂”为目标,依托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研究成果,设计丰富的教学方式;科教展厅利用实景重现、全息投影、互动投影、数字沙盘、VR/AR/MR等科技互动手段,设计红色鲁西科教体验场馆,建设费用约7400万元;食忆红旅主题餐厅主打“红色美食”,主要为参观人员提供富有冠县地方特色的餐饮美食。

近年来,梁堂镇在注重文化保护传承的同时,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力争把梁堂镇打造成集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脱贫致富相融共促的旅游功能区。

改善乡村风貌  建设“美丽庭院”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为了改善梁堂镇的乡村风貌,梁堂镇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创新打造微景观。为了进一步改善全镇乡村风貌,为广大群众提供一处在家休闲娱乐的好去處,2019年年初,梁堂镇在青年路两侧建造两处微景观——绿堤公园,在张里村、邹六庄等村庄建设“口袋广场”、微景观7处。二是大力整治人居环境。梁堂镇每年投资400余万元对34个村庄进行硬化、绿化、美化,全镇累计硬化路面、铺设胡同近62万平方,平整空闲宅基地260余个,清理残垣断壁185处,各村庄主干道、坑塘、空闲宅基地栽种经济树木5万余棵。比如,对曹里村、胡史村、张里村等基础薄弱村庄,政府兜底进行了村庄胡同、主干路、围村路硬化,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创建“美丽庭院”。自2019年4月以来,梁堂镇高度重视“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组织发动全镇5527户常住家庭户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截至目前,累计评选出五星级“美丽庭院”800余户,四星级“美丽庭院”3300余户,三星级“美丽庭院”4400余户。2020年,梁堂镇先后召开市级、县级“美丽庭院”现场观摩会,获得上级充分肯定。

近年来,凭借卓越的工作成绩,梁堂镇先后荣获“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和谐乡镇”“聊城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聊城市招商引资先进乡镇”“聊城市民营经济先进乡镇”“聊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镇”“山东省书香之镇”“山东省卫生乡镇”“山东省文明村镇”以及聊城市“担当作为、争创一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聊城市全镇香菇
田间趣景
聊城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大会召开
A brief analysis of western natural law thoughts
The Fantasy of future catering industry
漯河市后谢镇计生协助推医疗卫生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展开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
香菇何首乌降血脂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小香菇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