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体育的发展与建设

2021-01-13 21:29张志刚
中国瓜菜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农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以及文化建设等成为中国现阶段的重要发展任务。就体育文化领域而言,为破解城乡二元制发展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各地乡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指导要求,深入推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谋划乡村体育建设蓝图,为建设和谐美丽且生态宜居的乡村提供支持。由李爱菊编著、郑州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10月出版的《健康中国:农村体育发展评价研究》一书,结合健康中国规划内在要求,深入探討农村体育发展历程以及构成要素,并通过分析农村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农村体育建设优化的具体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健康中国:农村体育发展评价研究》共包括八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系统概述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明确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向。第二章基于农村体育内在含义,结合健康中国时代背景,系统分析农村体育构成要素,并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深入论述农村体育发展价值。第三章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系统梳理中国农村体育发展历程,并详细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农村体育优化演进提供启示。第四章围绕农村体育评价机制,从评价基础、指标确定、体系构建以及权重分配等维度阐述农村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模式。第五章选取河南省农村体育事业为研究样本,分析其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农村体育发展评价体系的实施方式。第六章重点论述河南省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促进策略。第七章结合南阳市和洛阳市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介绍其中值得学习的经验。第八章总结该课题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参阅该书可知,农村体育事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简单的官方政策亦或体育问题,而是关系到农村整体经济发展、精神风貌以及民众公共权益的保障。因此,提高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建设美丽乡村以及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来说,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从体育产业本身来看,农村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崛起,增加居民就业机会和经济来源,有效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提升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反向推动体育消费的增长,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旅游以及教育培训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能改变农村地区产业单一化现状,通过增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此外,生态体育理念的提出能加速体育、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的交融结合,推动乡村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良性转换,有效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

第二,打造生态宜居品牌,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大部分乡村工业污染较少,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态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环境基础。当前,很多乡村依托于当地自然地理资源,以原生态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健身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发展,集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和养生康复等功能于一体,打造复合型体育文化品牌。该发展模式有效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涵养功能,为人民提供更加全面且多元的休闲娱乐场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在配套体育设施和专业化体育健身指导影响下,农村居民逐步转变传统生活理念和运动习惯,开始注重体育锻炼,并且能享受到更多完善的体育健身服务,从而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改善乡村文明风貌,提升群众综合素养。体育锻炼一方面,能加强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可发挥文化教育价值,引导人们强化生命健康意识与文明理念,加强社会群体的交流互动,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农村体育事业而言,农村居民在参与体育建设过程中,将逐步接受健身体育与健康生活的思想理念,并主动加入全民健身队伍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形成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和体育休闲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乡村整体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的改善,营造讲文明、乐奉献、共分享的乡村文化氛围,显著提升村民综合素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然而,从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现状来看,依旧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第一,农村体育服务供给不均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内在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并成为制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乡村建设,但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且直接映射在农村体育建设上。其中,在场地配套硬件和体育服务方面,据相关调查,虽然农村体育场地数量显著增加,但健身器材、开放时长以及健身项目等配套资源与城市完善的配套设施相比,差距甚远。在体育指导员方面,大部分体育培训以及健身指导服务经营场所集中在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出于个人长远发展和经济收入考虑,大多扎根城市。农村地区现有的体育指导员数量无法满足农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而且农村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水平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教育培训和技能升级措施。

第二,农村体育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农村地区蕴含丰富的体育建设资源,为开展农村体育产业提供了优势条件。但由于农民缺乏良好的开发理念和规划意识,导致农村体育资源的整体利用率较低,出现大量资源闲置和配置低效等现象。一方面,农村地区人口外流严重,许多农田、房屋等土地资源都处于闲置状态。尽管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要“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室外健身场地忽视了闲置的农房资源,反而将偏僻地区作为修建地点,出现雨天倒灌以及夏天暴晒等情况。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村体育事业的优势条件,但在开发体育项目过程中,人们仅盲目引进城市化室内体育项目,导致部分优质的生态体育项目被忽视,如户外攀岩、露营以及爬山等。

第三,农村居民缺乏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在思想文化和观念意识层面,农村居民的传统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尤其是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当前,诸多农村群众盲目地将农活劳作等同于锻炼身体,认为自己在干农活、做家务等过程中已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没有必要再花费时间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即使农闲时期,人们也希望通过在家修养恢复身体素质。同时长期以来,下象棋、广场舞以及打麻将等活动占据农民体育文娱活动的主导地位,这些活动虽然轻松愉悦,但类型单一、规模较小,无法对农村体育活动形成推动力。

针对上述问题,农村体育建设应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结合区域城乡差异,探索适合当地体育发展的有效路径,协同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相关主体共同推进乡村体育要素的科学配置,补齐农村体育健身事业短板,加快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从实践路径来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农村体育要素供给,提高城乡体育均等化发展。城乡均等化重点关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情况,而不是在品质以及数量等方面的完全等同。因此,在发展农村体育事业过程中,乡村可借鉴城市体育场馆、设施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地特色资源优化农村体育服务供给内容,同时加大资金、人力、物力投入,提高乡村体育基础设施质量。在资金方面,各乡镇应充分利用体育彩票公益基金和产业建设资金,全力支持农村体育事业,同时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借助国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及民间資本等流入乡村体育领域,优化体育资金结构。在人才方面,农村地区应重视专项体育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和实施奖励措施,将乡村体育教师以及大学生村官等人才纳入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中,并且加强民俗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在土地资源方面,农村地区应整合闲散土地资源,优化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第二,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加快乡村体育产业发展。基于产业兴旺理念指导,乡村地区可以贯彻落实生态体育发展理念,将体育健身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起来,实现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的双赢。首先,挖掘保护乡村水土资源。基层政府应以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充分发挥生态水土资源的经济价值,科学开发体育旅游、康养健身以及休闲娱乐等产业类型,促进当地体育健身、文化旅游以及生态农业的协调发展。其次,开发特色体育活动。各地村镇应围绕自身地域环境、地理条件等要素开展特色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当地的先天自然优势,开发多元有效的生态体育项目,如攀岩、滑雪以及游船等,从而丰富农村体育服务内容。最后,建设体育品牌。乡村体育产业应注重品牌建设,通过筹划区域体育赛事、地标型体育项目凸显自身品牌属性,有效增强品牌经济的联动作用,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提高农民体育素养,增强农民体育参与意识。一方面,政府应做好农村体育文化的宣传推广工作,面向农村群众普及宣传体育健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当地群众逐步了解体育健身对促进身心发展以及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且打造体育健康知识培训基地,为农村居民定期讲解体育健康的相关知识和实践运动技能,加强村民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加强体育指导,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居民开展健康检测,设立精细化健康档案,并制定专业化体育锻炼方案,引导居民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切身体验到体育锻炼的好处,从而带动周围居民主动参与。此外,培养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通过财政补贴、项目引导以及健身产品推广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农村体育消费氛围,帮助农村群众逐步树立体育消费的生活理念,从而提升农村体育消费水平。

总之,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身体素质和文明素质,更加影响农村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健康中国:农村体育发展评价研究》立足农村体育发展实际,从体育事业评价机制出发,深入探讨发展农村体育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张志刚,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及体育产业)

书名: 健康中国:农村体育发展评价研究

作者: 李爱菊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4558376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定价: 68.00元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育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师范院校体育院系服务地方体育事业的研究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我们的“体育梦”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对体育事业的积极作用
新农村 新一辈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