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网退网研究及深化固网IMS网络演进

2021-01-15 09:22王晶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话务信令联通

◆王晶

信令网退网研究及深化固网IMS网络演进

◆王晶

(中国联合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 山西 030006)

随着山西联通固定网IMS演进,本文通过分析山西联通固定网NO7信令网为标准三级网络结构,及山西联通固网一对HSTP及全省各本地信令网承接话务的信令负荷情况。对山西联通固网IMS网络演进中信令网退网方案进行研究,固网信令网可实现,本地网层面网元可通过承载A/B网打通,实现全业务IP化承载。

IMS;LSTP;HSTP;信令网

1 概述

山西联通固定网NO.7信令网为标准三级网络结构,其中太原HSTP一对承接全部省际话务以及省智能平台话务;各本地网一对LSTP,全省十一对LSTP承接本地网内准直联话务;汇接局接入的各网元通过SP与LSTP交叉复联(图1)。

2 长途信令网现状

山西联通固定网长途共有三张网络,其中PSTN网络承载70%的出省话务;长途骨干软交换A/B网络承载30%出省话务。长途来话随着南方及部分北方PSTN长途局退网,全部话务已经调整到骨干软交换网络,话务比例与PSTN相当。

2.1 长途PSTN信令网的现状及退网思路

PSTN信令网主要由HSTP承担主要话务(图2)。

图1 山西联通固定网NO.7信令网拓扑图

图2 长途PSTN信令网拓扑图

太原HSTPA链路开放39条,实际承载话务26条,其中至济南、上海、广州方向单链路负荷较高,其他省际方向均为低负荷运行。呼市、天津、原归属北京软交换大区已经不再承载话务,剩下方向的负荷也非常小(表1)。

太原HSTP与山东HSTP之间除承载PSTN信令外,还承担骨干软交换长途信令业务的转接。

表1 太原HSTPA省际链路负荷统计表

2.2 省内信令链路

太原HSTPA至省内11对LSTP共开通72条信令链路,平均负荷为0.0062erl。统计各方向链路承载负荷非常小,说明PSTN的互通话务已经所剩无几(表2)。

表2 太原HSTPA省内链路负荷统计表

2.3 智能业务

太原HSTPA与省内智能网各平台共计开通链路70条,平均负荷为0.0018erl。固网新综合智能网平台已上线,目前尚有个别业务等待割接,预计6月底完成所有业务割接,届时链路将全部停用,完成自动退网,本方案将在项目资源清理阶段将这部分资源全部释放(表3)。

表3 太原HSTPA省智能平台负荷统计表

2.4 省级SP业务

太原HSTPA与各类省级SP开通28条链路,只有2个平台统计仍有消息传送,而业务已基本全部割接至IMS。项目将核实尚有消息平台的链路可用状态,逐渐将平台链路做清退处理(表4)。

表4 太原HSTPA省级SP负荷统计表

3 本地信令网现状

本地信令网主要由一对LSTP作为重要转接点,分为省内、HSTP及配对LSTP、智能网及平台等几个层面的链路。以省内最大本地网太原LSTP1统计来分析各个层面链路承载的话务。

全省各本地网LSTP承载的话务集中在长途局、关口局、NGN以及HSTP间的转接话务,由于各网元间互联仍旧采用PSTN方式,所以话务负荷高于HSTP各方向负荷。

3.1 本地链路现状

我省固定网IMS的演进中,关口局、NGN将通过与IMS开通SIP电路方式互联,这两个层面的信令链路将随着网络调整完成而退出(表5)。

表5 太原LSTP1至本地网及省内链路负荷

3.2 LSTP与HSTP链路互联现状

LSTP与HSTP链路互联负荷受直联网元负荷影响,在退网方案中并没有难点(表6)。

表6 太原LSTP1至LSTP0及HSTP链路负荷

3.3 LSTP智能网及平台链路现状

智能网业务即将割接至IMS综合业务平台,链路随之清退。外包平台将直接调整至IMS交换机,信令方式为NO.7直联(表7)。

表7 太原LSTP1至省智能网及SP链路负荷

4 山西联通固定网信令网退网思路

综合全省信令网承载分析,随着山西联通固定网IMS演进,本地网层面的网元将通过承载A/B网打通,全业务IP化承载,现接入LSTP的链路全部退出现网,与之关联的HSTP链路将全部下线。个别无法退出现网,且仅支持NO.7的链路,将上移至域内IMS,以直联链路实现业务(图3)。

4.1 骨干软交换信令网的现状及退网思路

集团安排PSTN长途网络DC1退网后,山西IMS将承接省内长途出入话务疏通,骨干软交换将在未来长途网中承担更多的疏通作用(图4)。现网骨干软交换的信令路由为:

本地汇接局本——地LSTP——太原HSTP——山东HSTP

图3 信令网退网后的山西联通固定网

图4 骨干长途软交换信令网拓扑图

如图4可以看出,骨干软交换AB两个平面完全依赖现网疏通,并不会随着山西IMS网络演进而改变。这也成为本信令网退网的关键点和最难点。

4.1 骨干软交换平移至IMS

山西联通IMS网络演进的一个重要节点就是本地汇接局的退网,本地汇接局开通至骨干软交换AB平面TG的电路也将无处依附。

沿用NO.7信令模式,山西主用IMS将开通至山东骨干软交换AB平面SG信令链路,直接将两平面TG平移到IMS交换机,实现信令疏通。本方案需要山东骨干软交换AB平面各自SG提供信令资源,由集团统一安排(图5)。

图5 骨干软交换目标信令网(1)

4.2 骨干软交换与IMS实现IP承载

本方案是省际信令互通的最理想方案,通过山西联通主用中兴IMS与山东AB平面开通SIP电路,直接以IP方式承载话务,去掉原有的PSTN网元TG设置,以更大的带宽疏通除全国IMS互通以外的话务,不再有TG中继资源受限影响话务疏通的问题(图6)。

图6 骨干软交换目标信令网(2)

5 结论

山西联通固定网NO.7信令网的退网在本地层面上加快IMS网络演进进程,尽快将省内NGN网元以端局下挂方式实现IP承载AB网互通,解决本网互通问题;同时,域内IMS与各地关口局开通SIP电路,将关口局与汇接局的传统TDM互联改变为全IP华承载,实现互联互通及固移网互通扁平化优化处理。

[1]田方,杨葆莉.IMS技术发展和应用分析[J].移动通信,2010(09).

[2]袁源,张艳.当前对固网演进和网络融合的思考[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09).

[3]朱少慧,熊建设.基于IMS架构的网络融合与业务应用[J].中国新通信,2008(09).

猜你喜欢
话务信令联通
风起轩辕——联通五千年民族血脉
SLS字段在七号信令中的运用
浅析电信话务控制
一张图读懂联通两年混改
微信搭台“联通” 代表履职“移动”
移动信令在交通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信令分析的TD-LTE无线网络应用研究
“互联网+”高速公路客户服务话务平台研究
LTE网络信令采集数据的分析及探讨
5G:电信联通的生死攸关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