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金融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2021-01-16 03:35陈富坤陈晟洁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养老金养老金融

陈富坤,陈晟洁,刘 林,熊 烨

(1.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社区教育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2.广西财经学院 信息与统计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3.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襄阳中心支公司,湖北 襄阳 441000)

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占总人口的18.1%。据相关部门预测“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并从轻度老龄化加速迈入中度老龄化;截至2019年底我国18个省份共超过7 000亿养老金到账,居民养老金委托投资及其运营成为焦点问题。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其消费潜力也给老龄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金融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我国解决老龄化社会难题中贡献力量,金融应该与养老服务密切结合,创新符合国情民意的养老金融新模式。然而,在看到养老金融存在广阔市场前景与发展机遇的同时,我国的养老金融存在结构不清晰、管理模式不到位、老龄人口消费需求未得到充分激发等问题与挑战;只有结合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大的基本国情,提出针对性的可行建议,我国养老金融才能步入正轨,进而得到充分的长足发展,这将给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鲜血液,也是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难题的战略之选。结合我国国情,在参照地方发展实例与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养老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

一、养老金融概念及对我国现状的PEST分析

(一)厘清养老金融概念

我国以往的养老金融局限于年金及资产运营领域。事实上,养老服务、养老产业等其他领域也需要金融的支持。在养老需求陡增背景下,须通过金融支持促进相关产业及服务业发展,以金融技术增加养老供给尤为重要。由于金融养老是在传统养老模式的挑战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所以养老金融必然成为全体公民和舆论媒体关注的问题。

当前,我国养老金融包括三个有互动功能的系统组成。一是养老金金融,即养老金资产管理以及养老金制度安排,属养老资产管理。二是养老服务金融,特指金融机构根据老年人的财产管理需求提供专门服务,包括政策性养老金、自筹养老金和其他相关的养老金储备活动。三是养老产业金融,即养老产业方面的金融支持和投资,提供老年人日常生活、养老护理和养老基础设施服务[2]。

(二)对养老金融的分析

1.P-政治支持方面的分析

明晰养老产业金融发展方向及对应的政策支持是养老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各级政府均出台了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文件,除鼓励各地发展适宜的养老产业之外,还推出一系列政策性金融工具;如政府对企业年金、养老证券投资基金、商业养老保险等支持政策,从制度层面为养老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外,政府还从市场性金融创新方面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降低了外资进入门槛,加强了规划范化的政策性金融手段;如明确投资领域、整顿养老产业金融市场和加强养老产业金融工具的管制等,促进养老金融科学有序发展[3]。

2.E-经济环境方面的分析

我国经济连续42年的高速发展,为养老服务金融市场发展夯实了基础。尤其是从2013年养老产业萌芽阶段到当前走向产业化和规模化阶段,成就了一批成熟优质的企业和机构,产业盈利逐年增长,社会资本逐步涌入,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商业模式,正迈向产业成熟期。养老金产品数量与规模、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持续增长,股市上养老金投资收益也有所回升。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与养老市场不断融合,催生了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和养老服务内容;如对资本丰厚且流动性较强者提供养老理财服务,对“房子富翁,现金穷人”人群提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等诸多优质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

3.S-社会发展方面的分析

我国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医疗服务需求急剧增加,家庭小型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国家层面愈发重视养老体系建设规划[5],养老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引擎,生活起居、用品生产、健康服务、文化娱乐等众多领域都离不开养老金融服务的支持。目前55岁以上人员每年支付医疗费用较高,65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医疗费用占比更高更大;相对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年度累计支付限额10万元的标准而言,我国老年人医疗负担较重。由此催生养老金融与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逐渐结合起来,涌现出建信养老金管理公司、寸草春晖养老服务等机构和服务公司,进而增强了我国养老金融的社会服务和保障功能[4]。

4.T-网络技术方面的分析

“互联网+”时代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在资金、风控技术及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更加密切,养老服务金融恰逢当时[6]。如互联网科技和移动付款均可通过官网、网银、APP等互联网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再如通过AI和大数据分析居民投资需求和养老偏好,提升了养老金投资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又如应用区块链技术提升养老服务金融的安全性和精细化水平。很多金融机构专门针对老龄化问题进行了网点优化改造,并以“互联网+”等现代技术迎合老年人安全与便捷支付的顾虑和诉求,专门针对老年群体定制了理财产品和服务,探索出了综合性、一体化的养老金融服务系列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5]。

二、我国养老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上述PEST分析得知:中老年人通过“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方式”便利地获取了金融服务,也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的金融科技提升了养老投资专业性,并尝试了PPP融资模式推动养老服务金融发展;现对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预测如下:

(一)养老金金融规模将持续扩大,资产管理出现新的动向

1.个人养老金市场潜力巨大

一方面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可能重塑国民理财行为,参加者在投资中应以更长视角看待,真正实现长期资金长期投资并分享基金长期回报;可通过税收优惠和直销方式完成产品销售,有助于金融机构锁定优质的长期客户。另一方面是第三支柱参加者财富管理需求大,可对这些中等收入阶层进行二次营销和开发;据相关部门预测,我国个人养老金全面实施后每年规模增量可达2 000亿元。

2.企业年金存量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深化,各地基本养老金中留存保障日常待遇支付规模也逐步加大,全国基本养老金委托运营的合同总金额上升明显,基本养老金未来的投资运营增量及上升空间总体受限。截至2019年10月21日,已经委托的18个地区签署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累积总金额到达9 660亿元,其中7 992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委托地区未来增加委托的规模有限,尚未委托地区的基本养老金资金体量缺口更大[6]。

(二)养老服务金融空间日益广阔,市场随养老需求多元化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和金融科技持续进步背景下,养老服务金融快速发展、养老金融产品不断创新、跨界合作将进一步深化,而与此相关的产品创新的核心是能否提供真正满足居民需要的养老金融服务,并适应多群体、多元化需要。必须根据客户群体特征研发设计多元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产品,建议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行业机构加强跨界合作,开发与养老产业相适应的保险、基金、理财等新产品。

(三)养老产业金融随政策而变动,发展方向日渐清晰明朗

一是政策性手段持续发力。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养老产业投资基金,政府公信力为其奠定基础,号召社会资本大力投身养老产业。以养老产业金融工具推进养老产业项目规范化发展。二是养老产业连锁与规模化布局的大势所趋。随着居民收入增长以及养老服务更高的现实要求,很多企业纷纷进驻养老行业,养老地产开发,养老院建立,养老医疗设备研发等呈现快速的增长趋势,养老产业也呈现出规模化、集群化、连锁化的特点。如2018年12月银华富国和万家旗下的养老项目同日宣告成立,金额合计达到13.13亿元。三是养老产业的重点投资方向。医疗和养老天然结合的属性促使医养结合领域成为商业养老保险、产业专项债、PPP项目等投资重点,医养结合型机构成为未来最具盈利空间和价值的资本投资领域。2018年4月太平保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和中国保利集团共同布局健康养老产业的里程碑[7]。

三、我国养老金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养老金金融制度设计有待提高

1.作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试点有待完善

《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是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试点开始实施的标志,但仍有参与产品范围有限、税收优惠力度不大和产品设计不科学等问题,要从顶层设计方面进一步完善资本管理模式。必须通过第三支柱养老金提高国民养老保障能力、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进而完善养老金体系,推动国家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最终完善我国养老金体系结构和促进我国养老金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2.养老金投资的管理模式仍需划清

2017年以前我国基本养老金保底模式不利于养老长期基金积累的壮大,更不利于其保值增值,如今必须遵循安全至上的原则充分发挥长线优点。建议“海南、福建、河北、新疆”等部分省区先行探索投资职业年金运作模式的经验,要求市场上托管人与投管人双方匹配和保证公平竞争,并在提升市场效率和管理业务模式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有鉴于此,为完善养老金投资市场,养老金融的投资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厘清[8]。

(二)养老服务金融的供需不匹配

1.财富积累与养老需求差距大

养老服务金融是顺应老龄化社会中巩固全面小康社会成果和喜迎十四五规划中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底线要求,要求老年群体有一定的财富积累。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大、国民收入不均衡等现状,束缚了养老服务金融需求和养老服务市场潜力的发挥。尽管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巨大,但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社会福利保障不健全、老年人储蓄量不大等制约,不利于养老金融的投资。

2.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不配套

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养老意识逐渐增强,拉动了养老服务金融产品的创新。但我国养老服务金融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养老金融服务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中长期养老金融产品缺少,养老长期投资不能正常进行。

3.居民的养老金融素质有待提升

养老服务金融快速增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国民有足够的养老储蓄积累,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民的养老金融素质相对不高,居民更缺少养老储备意识,他们对于金融市场、金融风险、金融政策法规以及金融产品均没有形成认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因素均限制了国民养老财富积累和消费,也制约了广大老年群体对养老金融产品的消费[9]。

(三)养老产业金融风险亟需防范

一是缺少市场监管,扰乱养老服务金融市场秩序。中国养老服务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现有的制度分散在养老服务业和保险业的各项政策中,相关机构也没有颁布规定,使得养老服务金融的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此外,老年人的风险意识不高、市场机制不健全、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监管,致使个别非法机构在假借养老基金融资的“噱头”开展非法集资活动,扰乱了养老金融的正常秩序。二是项目管理规范性不足,养老产业金融项目质量不高。很多银行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单一,金融机构推出的基金等产品和服务也不够丰富,无法适应老年人的具体需要。如2018年4月24日财政部分类处置存在问题的173个示范项目中,涉及养老项目的8个。

(四)养老金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

近年来,尽管养老产品提高了管理效率、克服了投资经理多账户经营的弊端并促使了基础养老金、企业年金都将养老产品纳入投资范围,但养老客户和产品的需求仍然存在很多差异。特别是养老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致使当前养老产品同质化异常严重,难以满足未来多样化、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应该引起金融机构的密切关注[10]。

四、我国养老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国养老金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投资潜力,但也要正视其不足和挑战,必须结合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和公民养老投资偏好做出对应调整。

(一)构建科学的养老金结构体系,提高养老金投资回报率

1.完善税收优惠方式

建议政府将多元化的投资产品纳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促其快速发展。如政府可对目前市场上的养老金融机构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养老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完善我国养老金融的企业体系。再如尽快探索养老机构、企业和老年人个体三位一体的以房养老方式,通过先行先试的方式先成经验后全民推广。

2.创新养老管理模式

养老金融投资过程中不仅要保障养老金资产的安全运行,还要最大程度提高养老金的投资回报,更要全面实施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由此,金融机构要适当扩大企业和职业年金的投资范围,发挥养老金长期资金的优势和扩大市场上的投资产品范围和类型。比如通过同业存单、资产证券化、港股通等稳健的金融产品实现增值,再如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养老保障产品解决风险溢价等问题。

3.加大产品开发服务

一是借鉴国际经验,不断推进养老金融产品创新,深入激发养老金融的潜在需求,将产品目标定位于增加老年收入上来。二是立足国情,切实以我国老年人的有效需求推出养老金产品。比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及个体风险接受能力,打造不同的养老金融产品,满足个性化的养老金融服务需求。三是严禁地方政府利用PPP变相举债,遵照“项目投资规模适度、运作模式多样、回报机制灵活、行业和地域平衡”原则,择优发展康养类PPP项目、养老产业专项债、商业养老保险共同支持养老产业发展[11]。

(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从欧美一些国家的实践看,养老金大多是三个支柱制度,我国养老金制度要以依国情、顺民意,在充分论证并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我国“社保基金、补充养老基金和商业养老保险”三大支,逐步扩大补充养老金和商业养老保险所占比例。如学习“由政府执行社会保障计划、由政府或雇主出资带有福利性质的退休金计划和自行管理的个人退休账户”的美国模式;再如学习“强制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金、准强制性的职业养老金计划和个人自愿养老储蓄”的瑞典养老金制度;又如引进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PP)、注册养老金计划(RPP)和个人养老储蓄账户”的体制,完善我国养老三大支柱。

(三)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养老产业融资效率

一是提高投资融资效率,引导国民行理性投资时比照投资者的市场经验,遵守行业发展的经济规律。二是相关部门担负起为医疗养老机构提供税收、财政、准入等辅助服务,促进医疗养老机构建立。下调养老产业基金进入门槛的标准,尝试通过基金促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三是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引导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以保障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在养老金融投资中,机构投资者要保持产业生态布局的理念,理性预期。政府在引导和养老行业认知方面应承担相应职责,让养老金融在良好的宏观市场环境下竞相奔放。

(四)借势用活人工智能技术,用新科技管理养老金融

传统养老金投资需要面对纷繁复杂的投资环境,对大量金融数据的分析处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科技进步为个人养老金投资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大数据分析处理手段,在此基础上借助大数据、AI算法和区块链等新科技手段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使投资者能够相对更便捷地开展智能化资产配置。如通过大数据引入更多年金管理所需的外部数据,并有效提升年金数据的价值,从而在年金方案优化、年金资产风控等方面得到提升;以AI技术让机器学习高效识别数据交互过程中业务凭证模板、字段的差异及变化,提升系统对业务的支持程度;利用智能投顾系统监督年金资产运作的安全,识别客户风险偏好,定制更具针对性的投资组合;利用智能客服系增强计划成员的参与和互动性;还可以通过区块链联盟建设,实现年金的数据交互、数据整合、运营流程精简等[12]。

(五)政府企业个人多方合作,打造一站式服务新模式

政府、行业和居民应该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助推养老金融的发展。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发展,许多海外上市公司纷纷探索新模式,建立基金公司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模式。如日本的厚生劳动省就建立了居家型养老、机构型养老和医疗护理相结合的企业机构,我国可以借鉴日本公司的经验,探索一站式服务模式。政府可通过政策法规进行引导,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的资金与人力资本投入,加强基金公司产业融合,比如在社区建立一站式养老金融机构,向老年人宣传教育相关金融和理财理念,积极鼓励老年人进行资产多元化管理与投资,提高资产配置效率与收益率[13]。

总之,我国的老龄化社会环境给养老金融带来巨大商机。预计到203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占世界四分之一,2050年将占世界三分之一,大量老龄人口需求必然催生出更加庞大的市场。随着我国老龄产业政策、制度环境的不断优化,市场供给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逐渐释放,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产业的热情逐渐提高,养老金融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会[14]。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逐渐涉猎老龄市场,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我们相信,养老金融业必定成为老龄社会的基础性、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既是我国金融市场组成部分,也是应对老龄化产业和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又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15]。

猜你喜欢
养老金养老金融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P2P金融解读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