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准帮扶下的乡村教师远程培训支持服务体系探究

2021-01-16 04:36管莎莎
关键词:被调查者研修远程

管莎莎

(安徽开放大学 文法与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1]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强调,“十四五”期间国培计划的根本任务是为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发力。乡村振兴看教育,乡村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远程培训。学习支持服务在远程培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达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织条件和保障。[2]如何构建乡村教师远程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如何利用学习支持服务提高乡村教师远程培训质量,值得学界深入思考。本文立足国培计划项目调研实际,试图分析乡村教师远程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提出优化对策。

一、乡村教师远程培训支持服务现状调研

在教育精准帮扶背景下,笔者以国培计划项目区县的初中小学幼儿园乡村教师为调研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结合实际操作的方式,以掌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远程研修系统平台的基本现状。为保障调研的有效性,样本选取真实参与研修项目的学习者。2021年3月份,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6份,回收率95.3%。笔者作为学习者,进入学习平台完成学习操作,公正客观地记录学习支持服务状况。

(一)乡村教师个人基本信息情况分析

从问卷星数据来看,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下:从所在地区上看,均处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学校。从性别上看,男女比例大约为5∶4。从年龄上看,在31至40岁及41至50岁区间的乡村教师各占被调查者比例的三分之一。从任教学段上看,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任教于初中学段,小学学段的教师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幼儿园学段的教师比例接近10%。从任教学科上看,被调查者分别来自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社会、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共计14个学科。从学历层次上看,被调查者的学历水平主要集中在本科学历层次,占总数的79.32%。从教龄上看,被调查者的教龄多集中在5至10年。

(二)乡村教师培训参与情况及需求分析

从接受远程培训的层次上看,参加过校本培训的被调查者占90.37%,参加过市县级培训的占80.74%,参加过省级培训的占49.01%,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人数比例仅占39.09%。说明校本培训和市县培训的普及率较高,而国培培训的普及率较低。从接受远程培训的次数上看,参加过一项的乡村教师占19.55%,两项的占36.54%,三项的占37.96%,三项以上的有3.12%,有2.83%的被调查者之前未参加过培训项目。调查说明,参加两项及以上被调查者占较大比重,有一定的参训基础。从对最新的教育改革理念的了解程度上看,被调查者以了解及一般性了解为主,完全了解的占1.98%,完全不了解的占1.42%。调查说明,对最新的教育改革理念的宣传和解读还需进一步加强。从期待培训带来的提升效果上看,期待值最高的是“提升教学技巧与策略”“丰富学科知识”,“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是被调查者较为关注的培训内容。

(三)乡村教师平台使用情况及需求分析

从问题解决的途径上看,被调查者主要通过“浏览培训平台发布的各类通知公告”“向所在学校有关培训负责人咨询”“向班级辅导者咨询”等方式解决问题,但存在反馈回复时间较长现象。调查说明,教学支持服务问题渠道畅通度有待提升。从专家团队应提供的指导上看,被调查者认为应包含“专题讲座”“示范教学”“实地指导”“提供学科教学各类资源”等。调查说明,教学支持服务支持团队建设,特别是专家团队方面有所欠缺。从远程培训活动最突出的困难上看,被调查者选择的前三项分别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平台操作不熟练”“学员主体意识不够、角色被动”“师资管理部门激励机制不健全”。调查说明,在培训教学支持层面,平台操作是被调查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从期待的研修活动形式上看,被调查者选择“同课异构”的有62.12%,“课例研究”为31.23%。调查说明,被调查者倾向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指导。

二、乡村教师远程教育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决定着乡村教育振兴的成败。[3]根据上述的调研数据,乡村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教育支持服务方面存在问题,如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足、支持服务团队建设欠缺和线上线下交流活动组织欠佳。

(一)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提升教学技巧与策略”“丰富学科知识”“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被调查者较为关注的培训内容。在培训内容上,要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培训资源短缺、模式单一等问题。[4]所以,培训内容要符合乡村教师需求,要着重增加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在培训过程中为学习者设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知识与能力、师德修养、依法治教、班级管理、心理健康等课程资源,以满足乡村教师对培训内容的多样化需求。在研修任务上,要从乡村教师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设置更多符合乡村教师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发展的实践性任务,有效提高教师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技能。

(二)支持服务团队建设欠缺

调研数据显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平台操作不熟练”是乡村教师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在教育精准帮扶的背景下,帮助乡村教师尽快熟悉平台,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培训机构最优先解决的问题。根据这一问题,笔者登录学习平台,发现与平台操作相关联存在的问题。首先,平台操作指南过于简单。没有针对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的特点做相应的细化,部分乡村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平台使用方法。其次,反馈渠道不够畅通。被调查者主要通过“浏览培训平台发布的各类通知公告”等方式解决问题。学习者进入自己的学习坊,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惑,支持服务反馈等待较长时间无果。最后,专家团队资源欠缺,与高水平专家接触互动机会少。学习者在班级坊里,局限于小集体之间的交流,缺乏同课异构、课例研究、诊断示范等研修活动,需要引入高水平专家的支持服务。

(三)线上线下交流活动组织欠佳

调研显示,乡村教师期待的培训包含专题讲座、示范教学、开展实地指导,倾向于同课异构和课例研究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指导。在培训形式上,存在线上学习、线下交流不够充分的问题。首先,线上线下交流活动频率较低。乡村教师往往兼修多门课程,错过仅一次的交流机会,导致后续学习参与积极性低。其次,专家理论引领针对性不强。培训机构在课程指导设置时,特别是专家讲学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特点,导致讲学没有实打实落地。最后,线上线下交流活动未做到有机融合,往往线上、线下两张皮。综上所述,需要对培训各环节进行管理和协调,对符合乡村教师特点的培训活动进行统筹规划。[5]

三、乡村教师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的优化建议

“十四五”期间,国培计划将探索教师自主发展,完善配套支持机制。笔者在对乡村教师远程研修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厘清具体项目实施环节中存在的短板和缺项,探寻高效优质的乡村教师远程学习支持服务要素。

(一)建设课程超市,整合优质资源

乡村教师的职后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培训课程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教龄、学历水平、学科和教师的心理差异性,制定适宜的培训课程超市。首先,适时跟进、及时更新培训内容。为了贴近乡村教育发展和乡村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分学科、学段设计满足乡村教师研修需要的培训课程资源,提高案例型和实践性课程比例,从低级到高级、从常规到创新、从学习到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分阶段分梯度安排。其次,优化学习者平台操作指南。远程机构应通过优化学习者平台操作指南、技术答疑等多种支持服务的形式为学习者提供支持活动和技术保障。运用技术手段统计分析学习数据,监督教师线上学习过程,通过工作坊的“学习助手”、观课评课等工具增强学习互助性。最后,重视生成性资源的共建共享。平台需要及时将学科专家、工作坊主持人和学习者在培训中生成的优质资源、网络开放性资源整理入库,实现坊员动态选学,营造网络研修氛围。

(二)加强团队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在远程培训的过程中,因为教与学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不同步,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明显的孤独感,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要建立专业化团队,提高管理支持服务水平。首先,组建优质专家团队。要依托知名高校、教育科研机构、中小学幼儿园等,组建一支来源广、水平高、经验多的高水平专家团队。团队中可吸纳高校的知名教授、教育研究所的一线教研员、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一线中小学幼儿园的名师。优质的专家团队可以增强项目培训师资力量,保障培训实施质量。其次,构建专业管理团队,配强骨干管理队伍。围绕培训组织管理与实施过程,这个团队既要具有现代培训理念和技术,熟悉培训政策与理论、培训模式与方法,又要有敢于开拓创新、善于协调、乐于奉献的精神。最后,优化支持服务团队。组建特聘管理员团队,负责学员研修日常答疑解惑、工作坊主持人管理方式方法咨询等,全天候实时在线、节假日不休,为参训学习者排忧解难,增强学习黏性。

(三)持续活动引领,提升培训实效

目前的远程培训是混合式研修,不仅仅是网上学习,还包含线下的集中学习。所以,在为教师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时,需要同步考虑线上线下两个维度。首先,立足线上,组织形式多样的研修主题活动。搭建参训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如主题故事征集活动、简报秀活动和赛微课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习者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记录研修过程中的经历与体会、想法与感悟,形成良好的学习的氛围。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学习者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学习者投入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把培训吸收的营养转化为运用到实际教学的能力。其次,立足线下,组织内容翔实的专家实地指导活动。通过专家实地指导的方式带动校本研修,轮流在项目区县开展专家微讲座、学习者与专家现场交流和网络研修支持服务问卷调查等活动。通过实地活动,乡村教师可提升网络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效果,进一步推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促进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教育精准帮扶背景下,提高乡村教师队伍质量关键在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增强乡村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乡村教师的远程教育。基于问卷调查和实际登录平台学习了解乡村教师远程培训教育支持服务的现状,笔者发现当前乡村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从课程资源、团队建设和线上线下活动组织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使乡村教师远程教育更加契合当前乡村教师实际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乡村教师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研修远程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远程求助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远程诈骗
新视域下中学体育课例研修策略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