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京地域文化资源在“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1-01-16 04:36
关键词:概论南京历史

汪 璇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从地域文化资源的视角去重新构建思政课的教学体系,即将地域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有效融合是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为例,以所处的地域——南京为切入点,通过挖掘整合南京的地域文化资源,分析其融入“概论”课的现实价值所在,并探讨其融入“概论”课的路径,令两者能够水乳交融,构建特色教学体系,以期使“概论”课既突出主旋律又彰显地域特色,使“概论”课教学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一、地域文化资源嵌入“概论”课的价值分析

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历史个性,将其充分融入“概论”课教学中,可以充实“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增强“概论”课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一)充实“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

高校“概论”课使用的是教育部统编教材,教材中大多是理论论述,没有兼顾社会具体问题和地方发展情况,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做“知识的搬运工”,不贴近现实生活、不彰显地方特色,学生就会拒之于“千里之外”。所以教师不能仅限于教材内容,而是要以教材为依托,拓展充实教学内容,拓展的部分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党的经典文献和领导人的著作,这是教材修订、教师备课的依据;二是理论界、学术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内容,这是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保证;三是地域文化资源的内容,这是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载体。只有将这三个方面内容与教材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在教学中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物。[1]其中地域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它们与大学生共处同一个空间之中,在情感上更易于与大学生产生共鸣。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概论”课教学,使教材相对抽象的理论体系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知识表达体系,为构建特色“概论”课教学体系提供现实支撑。

(二)增强“概论”课的亲和力和说服力,促进教学实效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概论”课担负着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双重任务,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授,更要承担价值的塑造,是知识课与信仰课的统一。[2]这一艰巨任务的完成不仅离不开教师的“灌输引导”,更取决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选择”,学生要在“学”“懂”的基础上“信”“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每所高校都处于一定的地域文化氛围之中,教师尝试运用具有教学价值的地域文化资源,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情境,把“概论”课的权威理论与学生置身的地域紧密结合,使“高大上”的理论“接地气”,拉近学生与所学理论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理解并接受理论。

(三)增强“概论”课的历史底蕴,促进历史与现实的融通

从“概论”课内容角度来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对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因此,“概论”课教学一定要使理论与历史相结合。从实际教学角度来看,“概论”课是面向全体高校大学生开设的思政类公共课,不是研究性课程,教师上课时应当对理论性强的内容作适当精简,增加一些与理论相关的历史知识。

地域文化资源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蕴藏着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嵌入“概论”课教学,有利于增强“概论”课的历史底蕴。此外,00后的大学生成长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对灌输式教学非常抵触,喜欢平等式交流,乐于接受讲故事说历史的方式来阐明道理,但一般性的历史资料又会让学生觉得遥远、陌生。地域文化资源呈现的史实则因其空间优势打破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间隔阂,有助于实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有效融通。

二、南京地域文化资源嵌入“概论”课的优势分析

南京是一座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厚重,各类文化资源丰富,其中很多文化资源与“概论”课教学内容有着很高的契合度,为其嵌入教学创造了天然条件。

(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台城断垣、阳山碑材、故宫残壁到石头城、六朝石刻、朝天宫、明城墙、夫子庙,记载了南京从三国、六朝到明朝、民国时期的历史变迁。南京现存的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相关的民国建筑数量众多,有“民国建筑大本营”之称,如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中央博物院旧址、国民大会堂旧址等,这些建筑都是南京近现代历史的见证。[4]122不仅如此,在近2500年的风雨更迭之中南京孕育出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民族精神,无数的名人志士在这里指点江山。例如,第一位在南京建都的政治家、军事家孙权,三任南京(江宁)知府的改革家王安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5]作为一座文化名城,南京在文学、艺术、科技、教育等方面也涌现了许多名人大师,顾恺之、王羲之、祖冲之、曹雪芹等,都为这块土地增添了无限光彩。[4]121

(二)价值高、时间跨度完整的红色文化资源

南京的红色文化资源几乎横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在其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均有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保留至今。从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南京历经了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大屠杀、日本投降、国共谈判、南京解放等全球瞩目的历史事件,留下了南京工运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央军校大礼堂(日本投降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举行地)、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纪念馆、总统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地等多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4]122承载了雨花英烈精神、梅园精神、渡江精神等多种革命精神,涌现出了抗日英雄饶国华、革命先烈邓中夏、军事家刘伯承等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志士。南京的红色文化资源集中反映了从1919年五四运动在南京创立“南京学生联合会”到1949年国民党统治覆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可谓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整个光辉历程的缩影。[6]69

(三)成就斐然的社会主义建设资源

新中国成立的72年,是南京接续奋斗的72年,也是南京沧桑巨变的72年。解放初期的南京百业凋零,经济停滞,老百姓生活十分贫困。1952年数据显示,当时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不到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55元,相当于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的水平。2016年南京的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万亿元,成为全国第11个“万亿俱乐部”城市。[7]《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2019》显示,南京经济竞争力在全球1007个城市中排名第45位,在293个中国城市中位列前10强。[7]72年的时间里南京创下了一个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1949年12月南京研制出第一只国产电子管,1958年南京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国产“跃进牌”轻型卡车,1968年第一架由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全面通车,1975年共和国第一架自主研制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直升机——“延安二号”在南京东山机场试飞成功,1983年中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管理的大型现代化酒店——“中华第一楼”金陵饭店开业,2005年世界上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正式通车,2010年世界第一座完全“中国投资、中国建设”的超级摩天大楼——紫峰大厦正式落成开业,2011年亚洲第一大火车站和高铁站——南京南站投入使用,2014年长江上首座观光步行桥——南京眼步行桥竣工使用,2019年5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CNOS在南京首次正式发布。这一系列的建设成就全面地展示了南京在新中国成立72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3年里发展的光辉历程。

三、南京地域文化资源嵌入“概论”课的路径探讨

地域文化资源嵌入“概论”课教学的路径是多维度的,但最基本的还要从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统一性方面去探索。

(一)精心挑选有“嵌入价值”的南京地域文化资源

南京地域文化资源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内容非常丰富,但考虑到“概论”课的教学大纲和学时安排,运用不能太多、太滥,不能随心所欲,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目的性原则。南京地域文化资源嵌入“概论”课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以服务教学为目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充实优化教学内容。二是适度性原则。尽管南京地域文化资源嵌入“概论”课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但并不意味着多多益善,在每一个章节甚至每一个知识点上都生硬地添加。[8]教材始终是教学的“根本”,地域文化资源嵌入的作用是“锦上添花”,一旦“喧宾夺主”,反而“画蛇添足”,弱化了“概论”课自身的教育价值和魅力。

(二)发掘衔接点,创设情境,将南京地域文化资源有效嵌入“概论”课理论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地域文化资源时切不可简单地“贴膏药”似地将其粘上去,也不能把不相关的或相关性不强的内容强行捆绑在一起,而是要找到恰当的衔接点,让两者自然地融为一体。衔接点应当是先天存在而不是后天强加的,但是需要教师的“慧眼”去发现。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局之地。1842年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静海寺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在前言中讲授“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结合与南京有关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南京使其自此成为历史激流的漩涡,[9]以1864年金陵制造局的创立为标志,南京成为洋务运动的重镇。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就职大典,建立“中华民国”,终结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此后南京成为民主革命运动的中心。

南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战场,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地。南京工运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英雄纪念碑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完整历史。教师在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时,可以结合“南京大屠杀”给南京和南京人民带来灾难的历史,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南京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要阵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面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暴露出的“苏联模式”的弊端,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师可以重点介绍南京长江大桥(“争气桥”)的设计和建造,来呈现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南京是改革开放成就的突出展现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大阔步发展的春天,南京也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列车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改革开放43年来,南京跳出明城墙,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近7倍,城市干道网从初期的“经三纬八”已发展到现在的“井字三环、轴向放射、组团快联”高快速路和“经六纬十”主干路,可谓“上天入地”四通八达。[10]“金陵饭店创造的南京新高度”“夫子庙的新生”都展示了南京改革开放43年来的巨大变化,这些可感可触的变化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性抉择。

南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来源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大学生要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在阐释“文化自信的来源”时,教师可以讲述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等南京优秀传统文化,讲述南京革命时期形成的“雨花精神”“梅园精神”“渡江精神”等革命文化,讲述南京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展现的创新精神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近在咫尺的文化资源让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以上列举的“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成果”“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文化自信”这些知识点就是南京地域文化资源与“概论”课内容的衔接点。

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结合南京地域文化资源进行讲授时,要引导学生课后到相关的纪念场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实地参观,这样有助于学生把老师在课堂上设置的“情”与现实中的“境”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真懂”“真信”。

(三)精心设计,充分依托南京地域文化资源开展“概论”课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是“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地域文化不仅可以嵌入“概论”课理论教学中,还可以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的平台和资源。

首先,课内实践教学环节中开展“讲好南京故事,传扬优秀文化”主题活动。教师结合活动主题和课程内容制定具体“参考选题”,如“南京隐蔽战线的卧底英雄”,让学生讲述中国共产党在白区潜伏的故事。南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隐蔽战线斗争的主阵地,南京地区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城市开展学运、工运、兵运,争取民主党派、民主人士,扩大党的统一战线,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对革命的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6]68又如“雨花英烈精神与井冈山精神之比较”,这两种精神都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之后的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是在同一时代条件下、两种形式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两种精神产物,让学生通过比较突出雨花英烈精神的独特品质,更好地弘扬这一革命精神。[11]或以“弘扬南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让学生讲述南京历史上诞生的名人名作。还可以“美丽南京”为主题,让学生介绍南京“山、水、林、城”的景观,讲述“南京蓝”。

其次,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中开展南京特色实践基地参观调研活动。教师布置调研主题,如(地方)历史文物保护的调研、(城市社区)实行居民自治的调研、(地方)生态文明观念的调研、(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学生利用假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主题实地参观调研,完成调研报告。教师要全程做好指导工作,指导学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调查点,如美丽乡村建设可选取溧水李巷、高淳西舍和江宁呈村,历史文物保护可选择明城墙、挹江门、甘熙故居等地,制定调研方案,依照调研计划和提纲实地开展调研,搜集材料撰写调研报告。

南京地域文化资源与“概论”课有着很高的契合度,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有效融合,一方面,南京地域文化资源的嵌入使“概论”课由死气沉沉的“灰色”变成了充满活力的“绿色”;另一方面,南京地域文化资源借助“概论”课的平台得到更好的传承,从而更具生命力。

猜你喜欢
概论南京历史
“南京不会忘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南京大闯关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新历史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