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

2021-01-16 04:36宋雨涵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应用文驱动

宋雨涵

(成都理工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少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其本身所具有的模式化、目的性等特点,使得“应用文写作”课程较为枯燥,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拟以任务驱动模式为导向,探讨“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改革。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及“应用文写作”课程现状

在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和改进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推广。目前“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等情况,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下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心理研究从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转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悄然兴起。与传统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同时也注重协作学习和提供充分的资源。随机通达式(Random Access)、支架式(Scaffolding)、抛锚式(Anchored Instruction)、自上而下式(Top-down)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最常见的四种教学设计模式,在其推动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应运而生。[1]任务驱动(Task—Driven)是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为主要结构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诸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具有稳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2]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任务驱动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主导下,完成各项既定学习任务、解决相关学习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并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该模式更加符合人类认知基本规律、符合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很快成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二)“应用文写作”课程现状

从课程设置目的来看,“应用文写作”旨在让学生掌握应用写作基础知识,提高其常用应用文写作能力,满足其应用文写作和处理需要。作为通识课程,该课程往往面向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开设,力求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但其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应用文写作本身目的性较强,写作过程较为程式化,写作内容和格式具有一定的模式性,比文学创作更为枯燥和单调;另一方面,学生多在中学时期已经接触到少量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对现有课程往往缺乏新鲜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大。同时,过度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难以体现出应用文教学的内容特色。因此,“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都有待改革。鉴此,本文拟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以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为实践准则,探讨“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方式及其评价。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内容

课程通常是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它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必然涉及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过程等多个不同方面。

(一)教学理念改革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的发展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学习共同体”四个不同阶段。[3]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的班级授课制。19世纪,德国的赫尔巴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中心”(即课堂、教师、教材)教学理念。该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构成中的权威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自主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决定教学进程的权力,进而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符合大多数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打消学生学习主动性、约束学生思考和探索能力、使学生缺乏怀疑批判精神等。

目前,“应用文写作”课程大多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支持下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往往是教学的掌控者,除了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绝对的权威之外,还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占据主导地位。以“事务文书”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将“计划总结”“讲授法、练习法”“讲授+练习”分别设定为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并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讲授法介绍事务文书及计划总结的基本概念、写作要求、写作技巧等,课程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选择性批改。全程体现了教师的意志力,而较少关注学生对事务文书的实际理解、需求及写作能力,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这是在国家文件中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该理念综合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两种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明确界定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制定学习策略,教师则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促进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之一。该模式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任务探索、发现,主动地搜集、分析与新知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在联系旧有知识的基础上,完成对新知识的初步建构。教师所设置的任务要来源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真实世界,反映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客观世界,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探究欲望。驱动旨在引导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因此任务驱动能为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事务文书”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围绕“演讲”主题,分配“演讲准备会议”(涉及会议计划、会议通知、会议记录)、“演讲过程”(涉及演讲主题调查报告、演讲稿、演讲总结)等任务,鼓励学生参与完成自己感兴趣的环节。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需主动去了解演讲稿、计划、通知、调查报告等不同事务文书的基础知识、适用范围、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由于学习过程具有更多的主动性、目的性、兴趣性,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径的总称。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5]但数据显示,多达85.3%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及时变化教学方法,习惯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专家和学生对课堂教学最不满意的是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中,对教学方法满意的只有3%,多数不满意和都不满意的高达58%。[6]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途径。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五条明确提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7];2020年,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在应用新技术上着力,推动教育教学方法创新”[8]等相关要求。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改革始终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传授新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长期以来讲授法在新知识体系的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知识的深入接受和储存,需要在不断的强化练习中逐步完成。因此,“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更多地倾向于讲授法、练习法。然而,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且各自割裂开来的做法,并不适用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及需要。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应该尤其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首先需要对应用文写作的材料有基本的认识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格式和语言要求,进而在实际材料处理和写作中完成对应用文写作知识和技巧的掌握。以“通知”教学方法改革为例:课前预习,建议采取自主学习法,教师首先设置任务,要求学生搜集不同种类通知写作素材;课堂上,教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讲解通知基础知识,包括适用范围、分类、特点、写作要求等;课后,学生需要在任务讨论中完成对素材的分析和认识,并根据自己搜集的素材进行通知写作实训,作业完成后学生间交叉评阅,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这一环节主要使用的是讨论法、演示法、现场教学法。教师设置了包括课前材料收集分析、课上写作实践和作业评阅、课后作业改错修订等不同环节的不同任务,使任务驱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以任务驱动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共同使用的作用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明确,学习效率明显提升。

(三)教学过程改革

教学过程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实施的具体体现。任务驱动型教学在过程上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9]其中,创设的情境要求与学生可能遇到的现实情境基本或大体一致,确定的任务则需要与当前学习内容紧密相关,教师在自主学习环节中仅负责提供相关线索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效果评价则需要从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两个方面入手。在教学组织中要坚持各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强化学习效果。

相比上课直接讲授新知识、学生学完后就下课结束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过程,任务驱动下的“应用文写作”在教学过程上的革新主要体现在重抓各教学环节、向学生要效率两个方面。以“行政文书”教学为例:课前,教师布置深度预习任务(搜集不同类型的行政文书写作素材),让学生通过资料搜集认识和了解行政文书的基础知识;课堂上,教师讲解“行政文书”概述(含定义、特点、分类、写作格式及要求)后,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自己所搜集的素材适合写哪种类型的行政文书,并进行写作实践;学生作业完成后,交叉评阅,在教师统一指导下明确同学作业中的错误和缺陷;课后,学生对作业中的错误和缺陷进行修改。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堂训练、课后纠错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让学生始终在任务驱动下主动积极学习。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情境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任务与新知识体系紧密相连,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对既有知识起到强化和巩固作用,学生学习效果较好,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

此外,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层次、水平的差异,为不同教学班级设置不同的任务,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总之,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比,任务驱动型模式下的教学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坚持以任务驱动整个教学过程,并促使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的不同教学环节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主导性加强,另一方面学生参与性、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评价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受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学科差异性、学生水平不均衡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清楚认识其不足并予以改进。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一般来说,任务驱动模式的主要过程可以概括为: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教师检查任务,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任务驱动模式下,学生课堂参与时间和参与程度都大幅度提升,因此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任务驱动的形式化和简单化。受规范化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往往在不同的班级设置相同的任务,呈现类似的驱动过程,任务驱动有形式化的倾向。同时,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和新知识的衔接问题,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可能会选择较为简单、容易的学习任务,从而导致任务过于简单。任务驱动的形式化和简单化,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任务驱动因此失去意义。

其次,教学进度不易把握。从教育规律来看,学生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储备、自主学习能力等会影响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和深度;同时,在课堂任务驱动中,各小组讨论深度、进度往往不一致,教师的评估和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最后,课堂管理待改进。任务驱动模式下的课堂较为开放,学生在讨论学习中有更多的交流和自由讨论时间,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时间有先后、精力有多寡,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应用文写作”课程在改革中应力求避免和完善任务驱动型模式已有的不足。就任务驱动的形式化和简单化而言,在改革过程中,需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特色化。多元化是指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教学内容,特色化则是指针对不同需要而制定和布置不同任务驱动。例如,在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增加经济“应用文写作”;文学新闻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在网络应用文中设置各类不同内容、性质的推文写作任务。与专业相关的学习任务设置,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进度的处理上,“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需注重在学生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储备、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调节和均衡。一方面,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多项奖惩措施的有效组合,保证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学习态度对待各项学习任务。另一方面,整合学生个体差异。在学习小组设置时,适当考虑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现状,通过优生或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弥补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加强课堂管理。在完成任务或自主学习讨论环节,教师要注重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纪律,通过设置学习小组组长等形式约束各组成员,使其完全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来。还可以采取大任务分化的方式,给小组内各成员分配不同的小任务,以此督促其参与到有效学习中来。

和传统单纯的讲授法、练习法相比,任务驱动模式下的教学效果明显有所提升。任务驱动并不是单纯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综合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力求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模式下“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当然,这种模式也存在任务驱动简单化、教学进度难以把握、课堂管理稍显松懈等问题,可以通过设置跟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优化课堂组织、分化任务等措施予以解决。

猜你喜欢
应用文写作应用文驱动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论“内外兼修”模式下高职应用文写作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