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文本视角下政治文献翻译的受众意识研究

2021-01-17 11:39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英文版受众文献

赵 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620)

政治文献主要包括关乎国家大政方针的政策文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1]。政治文献翻译向目标受众介绍国家执政方略、理论方针、内外政策,是外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献的严肃性要求翻译忠实于原文,同时为了达到外宣效果,又要具备受众意识,考虑受众预期。政治文献的翻译遵循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以及贴近国外受众思维习惯。译者需要用受众认同的方式进行翻译和对外宣传,在选材、内容、形式与诉求手段等方面贴近受众。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社会、内外政策、中国方案等方面的关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十九大报告》等政治文献发行中英文版,向各国读者介绍中国发展、内外政策、方针路线等,帮助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已分别于2014、2017、2020年发行一、二、三卷。自出版以来,英译本在海外热销,受到各国政要、学者、商人,以及普通民众的高度评价,成为政治文献译介的成功之作。政治文献英译本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是成功译介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副文本

副文本概念由法国文艺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Gérard Genette)提出。副文本是围绕正文的辅助性材料,在正文与读者之间起协调作用,是正文与读者、出版商等文本外因素之间的纽带。根据副文本出现的位置,可以分为内副文本(peritext)和外副文本(epitext)。前者包括封皮、标题、序言、章节标题、注释等;后者包括媒体刊载的访谈、对话,以及作为私人交流的信函、日记等。

翻译中的副文本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分析前言、注释等内副文本的居多,而其他领域的研究,以及对外副文本的关注相对较少[2]。政治文献副文本研究聚焦以注释为主的内副文本翻译研究,以及副文本表达意识形态、构建领导人形象等功能研究[3]。

副文本使政治文献以图书的形式得以呈现,在文献翻译与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十九大报告》等政治文献为例,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出版商内文本、出版说明、注释等内副文本以及译者访谈等外副文本体现出的受众意识。研究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分类比较政治文献中英文版的内副文本,解读内副文本及翻译过程中译者对目标受众的考虑;同时结合外宣理念、译者访谈等外副文本,总结翻译过程、翻译态度、翻译主张中体现的受众意识。

二、内副文本比较与受众意识

内副文本处于文本内部空间位置,政治文献内副文本主要包括出版商内文本、出版说明、内标题、注释、图片、索引等。

1.出版商内文本

出版商内文本包括封面、标题页、附页,以及排版、纸张、字体等内容[4]2-5。政治文献的封面多以庄重、简洁的文字为主,中英文版对应。出版商内文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英文版的版权页、排版等方面。

政治文献的英文版扉页背面增加版权页,补充版权信息,符合目标语受众习惯。以《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中文版扉页包含报告题目或书名、出版社等信息,背面空白。英文版扉页进行了对应的翻译,并在背面补充了版本信息、版权说明、ISBN号、出版商与发行商信息等内容。增加版权页符合英文书籍的常见体例,提供与书籍出版、发行与推广密切相关的信息。

政治文献英文版也通过排版方式帮助目标受众把握文献要点,对应中文版中的重点信息,以及常见的排比结构。在《十九大报告》的英文版中,总结取得的成绩、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等内容时,采用了文字斜体或加黑、增加项目符号等排版方式,突出重要内容。

2.出版说明

出版说明是出版社与读者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图书出版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政治文献的翻译中,英文版出版说明在语言、逻辑、信息表达等层面符合目标受众的语言和思维习惯,采用增译、编译等方法补充和重组信息。

例(1)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held in 2012, the Central Committee with Xi Jinping as general secretary has led the whole Party and the people of China in the drive to realize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and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In pursuit of these goals the country has upheld and develope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dvanced the Five-point Strategy and the Fourpronged Strategy in a coordinated and integrated manner, and achieved historic progress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e have braved new challenges, blazed new trails, resolved long-standing and complex problems, realized longsought objectives, championed the causes of the CPC and the country, and brought Chinese socialism to the threshold of a new era.

例(1)摘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出版说明,中文版整段由一句话构成,英文版分为三句,分别以“the Central Committee with Xi Jinping as general secretary”“the country”和“we”做主语,层次分明地表述了奋斗目标、战略布局与取得的成就。

英文版在划线部分进行了调整,补充背景信息、明确逻辑关系、调整语篇结构。首先,通过增译法补充受众不太熟悉的会议信息,“中共十八大”的英文翻译不仅包含会议的全称和缩略形式,还补充了召开时间。其次,英语为形合语言,常用显性连接手段表达逻辑关系。英文版“In pursuit of these goals”属于逻辑层面的增译,方便目标读者把握句子关系。最后,调整语篇结构,适应受众思维方式和目标语行文规范。译者将“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对应的内容向后调整,融入段落的第三个层次,突出解决问题、不断进取的决心,更符合英语结构与受众思维习惯。

3.内标题

内标题主要包括书籍目录、章节标题等[4]16。政治文献标题翻译的语言形式和文本功能体现出“内外有别”原则[3]。内外有别主要指国内外受众在需求、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区别,标题的英译在语言形式与文本功能方面均体现出对国外受众的照顾。

例(2) 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

Follow a Good Blueprint

例(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如例(2)例(3)所示,选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文版标题删去了语义重叠部分、修饰成分和动词,简洁质朴,体现出动态到静态的转换。在功能方面,中文标题中的“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四字结构“一干到底”、动词“推动构建”渲染气氛,传递价值观念,而英文标题通过删减弱化语气,重在事实的表达和信息传递。

4.注释

政治文献的注释主要包括脚注和尾注。部分注释用于说明文献的来源或出处,中文版采用句子形式,常用“这是……”句型。英文版则采用“Speech/Part of the speech”等结构引导的名词短语,符合英文规范。

注释也用于解释中国特色政治术语、说明典籍出处、介绍专有名词等。英文版注释在数量、信息量方面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适当增加、删减或保留中文版注释。增加的注释主要包括中国特色政治术语,如《十九大报告》英文版增加了“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三严三实”等术语的脚注,向国外读者介绍路线、方针、政策。删减的注释主要涉及典籍引用,例如,英文版采用意译法保留典故的思想内涵,而删除典籍原文,注释随之删去,减少文化认知负荷。保留的注释也根据受众对信息量的需求进行调整,详略得当。

例(4)见北齐魏收《魏书·傅永传》

Wei Shou: Book of Wei (Wei Shu). Wei Shou (507-572) was a historian and writer during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例(5)《荷马史诗》,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古希腊史诗,相传由荷马所作。

The Iliad and the Odyssey.

上述两例均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典籍引用类尾注,翻译方法却不同。例(4)考虑受众需求,增加了信息量,包括典籍作者的生卒年份、身份与所处朝代。例(5)是目标读者比较熟悉的典籍,英文版进行了简化,删减冗余信息。

5.图片

政治文献尤其是国家领导人著作中采用图片的形式使海外受众直观地感受中国的发展变化,构建国家与领导人形象。图片主要以文内插图附文字说明的形式出现。图片说明的翻译在语言形式、组织结构、信息内容方面体现出清晰的受众意识。

中文版图片说明多采用句子形式,而英文版主要使用名词短语、动名词短语和介词短语。结构方面,中文版多从背景信息引入图片介绍,而英文版直接说明图片内容,再介绍背景。在信息表达方面,图片说明的翻译与出版说明、注释等內副文本的译法一致,根据受众预期调整内容。

例(6)2017年1月9日,习近平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颁奖。

With pharmacologist Tu Youyou (left) and physicist Zhao Zhongxian (right) at the 2016 annual awards ceremony for the most eminent scientists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January 9, 2017.

例(6)的中文版图片说明为句子形式,而英文版采用介词短语直接介绍图片呈现的画面,而后介绍背景信息,删除原文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语义重叠部分,符合英文图片说明的语言和结构特征。划线部分的信息量也有所调整,英文版删去人物的工作单位和头衔,改译为职业,并指出人物的位置,帮助目标读者明确图片信息。

6.索引

索引是有效的检索工具,由索引词和出处组成。政治文献索引方便读者快速查找关键词、术语等信息。针对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的关注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首次在国家领导人著作中增加了关键词索引目录,由索引词加页码构成。英文版索引格式规范,符合受众习惯,包含书中重要术语相应的英文条目,并按照英语字母顺序排列。索引既提升学术价值,也方便目标受众查阅检索,海外读者反馈良好,“这本书的末尾还有一个索引,使其成为一本非常完美的参考书,同样适合直接阅读”。

三、外副文本中的受众意识

外副文本主要包括党和政府的外宣理念、作者讲话、译者访谈等,充分体现出对受众意识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关键看受众是否愿意听、听得懂,能否与我们形成良性互动,产生更多共鸣。需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从而提高外宣工作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随着中国实力的提升,政治文献海外受众群体大幅拓展,不仅包括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也包括对中国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政治文献翻译主要由中国外文局等权威机构组织完成,考虑到目标受众因素,翻译团队吸收比较了解中国政策的外国专家参与译稿、改稿、润色过程。在十九大报告英文版翻译过程中,中央编译局邀请英国籍专家参与定稿工作,重点解决选词、语气、表述等语言方面的问题,而中国专家主要关注中国特色概念的翻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组织专门的编译团队,从编辑、出版、翻译和对外传播等多个视角规划主题、内容、章节与体例,以满足国外受众的信息需求与阅读习惯[4]316-318。

在接受媒体或学者的访谈中,国内外译者、专家与定稿人均强调受众意识的重要性,在译者反思与访谈中介绍翻译思想和翻译方法,强调政治文献翻译需要兼顾准确性和接受度。翻译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语言意识、政治意识,也需要具备受众意识和国际视野,了解受众语言和思维习惯。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增加解释性翻译或适当减译等方法,避免目标受众的误解;增补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等信息,避免海外读者的困惑;采用国际通行的表达方式,充分尊重西方话语体系语言习惯和受众思维习惯。译者应当“把中国领导人讲话的核心理念——中国思想、中国方案等用外国人能听懂、能听进去,且完全能理解的话语来表达出去”。翻译实践中“首先要了解受众”,“要尝试好几种方法,看看哪个更适合外国人理解,特别是一些政治新词,可在周边的外国人身上试问一下,向他们请教,和他们商量,选择既没有歧义,又能充分表达中文意义的方式或表达”。

四、结语

政治文献翻译契合海外读者寻求中国经验的需求,介绍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治国方略,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有效途径。副文本协调正文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政治文献翻译过程中应考虑目标语读者,依据读者的阅读习惯、思维模式、认知水平调整副文本内容,推动受众对译本的接受和文献传播。

政治文献中英文版内副文本比较与外副文本分析清晰地体现出受众意识的重要性。英文版出版商内副文本的半标题页与版权页信息考虑读者需求;出版说明、内标题、注释、图片说明以及索引等副文本在语言层面、逻辑层面、组织结构、信息内容等方面尊重目标受众的语言和思维习惯;讲话、访谈等外副文本也体现出作者和译者对受众的考虑,在翻译团队、翻译方法等方面尊重目标语读者的语言、思维与文化差异,提高译本的可读性和接受程度。从副文本角度分析政治文献翻译中的受众意识,有助于解读政治文献出版物的外宣效果,丰富政治文献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英文版受众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The Crop Journal 作物学报(英文版) (Started in 2013, Bimonthly)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