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闲暇时间,实现专业成长

2021-01-18 17:32马雪芳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合理利用优秀教师

马雪芳

摘要:一位教师应把成为优秀教师甚至名教师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好闲暇时间,是成为优秀教师甚至名教师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对闲暇时间的利用,使自己在闲暇时间里除了过好休闲、娱乐生活,更要过好教育阅读、教育写作、教育思考等精神生活。

关键词:闲暇时间;合理利用;优秀教师

本文中的“闲暇时间”是指教师工作时间以外的时间,它包括下班以后的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等。如果一位教师重视利用好、善于利用好、积极利用好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他成为优秀教师甚至是名教师的可能性在95%以上。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教师要高度重视对闲暇时间的利用,使自己在闲暇时间里除了过好休闲、娱乐生活外,更要过好教育阅读、教育写作、教育思考等精神生活。要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好闲暇时间,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甚至是名教师。

一、教师在闲暇时间里的行为

(一)延续工作型

这些教师工作敬业,像老黄牛一样埋头耕耘在教育的园地里,在闲暇时间里也以备课、批改作业、批改考卷等为主。这样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里,他们往往比一般教师工作从容淡定,按照他们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天的教育教学任务。这类教师占比约15%。

(二)阅读写作型

这些教师深深懂得人有两个成长,一个是躯体的成长,一个是精神的成长,躯体的成长靠食物,精神的成长靠阅读。在学校里由于事务繁重,他们基本没有时间阅读,故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就成为了他们尽情阅读教育专著、文学名著、哲学著作等的大好时光。他们的年阅读量一般在700~800万字。同时,他们还知道:如果说阅读是吸收的话,那么写作就是倾吐,就是外在的自我与内在的自我的最亲密、最友好的交流,留下的文字就是两个自我交流的物化形态。在教育写作中,他们尽情享受写作带给他们的愉悦,同时在教育的宝库里增添了一份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珍贵财富。他们的教育写作看重的是往自己的心灵中积累教育财富,至于能不能发表(获奖)倒居于次要地位。可惜这类教师的占比只在5%左右。

(三)勤俭持家型

这些教师爱家、爱家人胜于爱自己的性命,平时上班工作紧张,他们基本无暇顾及家庭,一到闲暇时间就里里外外收拾起家来。这些教师还往往会制作“美食”,隔三差五变换主食和菜肴,让家庭人员常常吃得津津有味。这类教师占比最高,在52%以上。

(四)休闲娱乐型

这些教师喜欢游山玩水,喜欢麻将扑克,喜欢上网游戏,在双休日里基本上是以麻将扑克、上网游戏为主,在寒暑假里基本上要出去各游玩一次。这类教师占比在20%左右。

(五)无所事事型

这些教师不知道在闲暇时间里要干些什么,无非是睡睡懒觉、看看电视、打打游戏、逛逛商场、走走亲戚。所以,他们到寒暑假结束时称称体重,往往要增加10斤左右。这类教师占比约在8%。

二、教师在闲暇时间里不同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外在原因

现在各校对教师各方面的管理要求都比较高,教师上班迟到门卫要记录,下班早退门卫要记录;教导处对教师的“七认真”工作经常性开展检查;校领导还要时不时听教师的“推门课”;虽说现在学生考试成绩废除了分数制,实行等第制,但期末考试一些学校对教师任教的语文、数学、英语统考成绩,在学生面前公布的是等第,校长手里拿着的却是一份百分制的成绩统计表。故从表面看教师的压力似乎不算太重,其实教师的心理负担一点儿没有减轻,以致教师一到双休日、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就好像冲出了“牢笼”一般,尽情地放松,有的拼命地玩耍。

(二)内在原因

一些在闲暇时间里仍不忘备课、批改作业的教师,他们早已养成了对教育教学工作一丝不苟的好习惯,故对于他们而言,在学校里、在家里沒有了严格的界限,工作就是他们活着的理由。那些在闲暇时间里孜孜阅读、勤勉写作、善于思考教育的教师,是因为他们充分品尝到了过好内在精神生活的甜头,所以他们一天不阅读、不记录、不思考,心里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这部分的教师占比实在太低。

(三)其他原因

也有一些教师,当初上师范院校读书并不是他们的初衷,而是因为考分的原因——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下,就填了师范院校的志愿。所以,他们踏上工作岗位以后也没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就抱着“上班—下班”的“敲钟主义”,过一天是一天,“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三、教师闲暇时间利用相关策略

笔者曾在一篇论文中写道:“教师之间的段位差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从他会不会度过闲暇时间拉开的。”

(一)教师要切实提高利用闲暇时间的认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到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根本保障的高度来阐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对“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做了强调和阐述。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建设学习型社会,必须建设好学习型学校;建设学习型学校,学校必须培养一大批学习型教师;学校只有拥有了一大批学习型教师,方能感染、熏陶学生,使学生也能爱上学习、乐于学习,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好习惯,这个好习惯将泽被学生的整个人生,使学生度过幸福而优秀的一生。我们说当一个社会绝大部分是由这样的人员组成的,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奋发向上的社会,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无比强大的社会。这是因为,一个社会的强大,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强大!当今世界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站在“人是目的”的高度,教师理应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有强烈的精神追求,方能承受得起“教师”这个崇高而光荣的称号。

以往,教师普遍看重的是八小时以内的工作,认为“八小时以外”做什么事情完全是自己的个人自由,任何人无权干涉。我们说,教师这样的观点无可厚非。然而,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上帝的代言人,天国的引路人”(杜威语)。这样的一个群体,他必须心地善良、精神丰富、人格高贵,尤其是在智力生活方面要常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此方能担当得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当下,家长为子女择校现象极其普遍。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择校归根结底是择师。故作为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乃至名教师,这对教师本人、学生、社会是功莫大焉的事情。

当下,随着社会、家庭对学校的期望越来越高,教师的教学工作非常繁重,加上教育部门布置给学校的工作、对学校各项创建工作的评估考核等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学校为了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评估、验收,只能把许多工作层层加码在教师身上。这样一来,教师一方面要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一方面又不能拖创建工作的后腿,几乎要把一个人分成两个人来做工作。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教师还想在学校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写作、思考简直是一种奢望了。如此,教师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进行教育阅读、教育写作、教育思考等,就非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里进行不可了,否则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名教师肯定是纸上谈兵。

(二)教师要充分认识利用闲暇时间的价值

亚里士多德说过:“知识最先出现于人们有闲暇的地方。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里的僧侣阶级特许有闲暇。”英国科学巨匠牛顿在1665年至1666年的两年间,由于伦敦瘟疫的发生,他不得不从剑桥三一学院回到乡下的家里度“闲暇”,也正是这段恬淡的生活,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英国剑桥大学的“下午茶”,让师生在自由、放松、随意、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交流,以促进灵感迸发、产生思想的火花。难怪有人说,是“下午茶”喝出了英国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人们认识到闲暇时间在人的生命中的价值,闲暇时间的合理支配与利用便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闲暇教育成为人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闲暇教育获得休闲资格,进而使每个人都享有时间去培养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才能。

当下,好多教师误认为闲暇只是工作以外的时间(必须承认,目前的教师岗位竞争激烈,教师的本职工作已经属于中高强度),工作以外的时间就是睡好、吃好、玩好,如此而已。这样,这些教师基本没有对自己的闲暇教育人生做思考和规划,故这些教师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白白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闲暇时间,以致这些教师教了十年乃至几十年书,其教育教学水平仍然是原地踏步,有的甚至不进反退。

(三)教师要熟练掌握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

1.专业阅读

人有两个成长,一个是躯体的成长,一个是精神的成长。躯体的成长靠食物,精神的成长靠阅读。教师是教育人,教育人的精神的成长,当然主要是教育精神的成长,而教育精神的成长主要靠阅读教育专著、文学名著、哲学著作。

教师只有阅读好教育专著,才会建立教育的骨架;只有阅读好文学名著,才会长育教育的血肉;只有阅读好哲学著作,才会爱学生胜于爱国家与教会。在闲暇时间里,按照一个教师平均每天阅读1万多字计算,那么年阅读量在300~400万字是稳稳当当的。一个一年里基本不阅读的教师与一个年阅读量保持在300~400万字的教师,在开始的一两年里可能看不出有什么高下,但在10年、20年以后,这两位教师的差别无论在气质、口才上,还是处理组织教材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教学的亲和力、课堂教学的效果等,都会大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2.专业写作

如果说阅读是吸收的话,那么写作就是倾吐。千万不要把教师的专业写作想得很复杂、很神秘,其实是极其简单的一件事。开始的时候,你只要把每天的教育生活实录下来就行。诸如晚上做的一个与教育有关的梦,与同事之间的一件事,课堂上的一个小故事,教后反思,甚至小到中午学校食堂里供应的午饭菜,等等。这样的记录过了一个学期、两个学期以后,你就会养成天天要记录一点教育生活的好习惯,一日不记就感到欠缺和不安。如此,你的点滴教育记录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你对教育的敏感性明显增强,你看教育的目光格外锐利,你要表达有关教育教学思想的欲望特别强烈,这时你提笔,真有点“下笔如有神”的感觉,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教育随笔、教育教学论文就会由此诞生。专业写作是对自己积累的大量丰富的原始教育教学素材分门别类地整理、浓缩、提炼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的过程,留下的是无比珍贵的只属于你的教育财富。

3.专业思考

我们说人是万物之灵。这个“灵”其实是指唯独我们人类有奇妙的思想。一个教师,你尽可以在学校里忙碌、在社会上交往,但你必须经常回到自己,想一想在你的教育人生里到底要的是什么,想一想在你的教育人生里能够要到什么,把你的这些教育思考记录下来,就是你当下的教育思想。持之以恒,你就会养成过内在生活的好习惯。一个常常回到自己,与自己进行友好交流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有道是“有思想的人最强大”,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你养成了自主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习惯以后,教育思想就一定会时不时地光临你的脑海,这是從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受思想的支配。一个人在行动前,养成了思想先行的好习惯,那么做事几乎不会不成,而且做成的事情往往还十分优秀。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自学。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思考是教师最好的继续教育,是一项培根固本、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系统工程。一位教师坚定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思考的“信仰”,并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最终必能达至教育教学的胜境!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我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我说,一位教师要成为优秀教师甚至是名教师,也可以套用吕叔湘先生的话:“三分靠‘工作内,七分靠‘工作外。”诚然,教师是人而不是神,平时除工作以外,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事情很多很多,要面对,要处理。然而,在闲暇时间里,你应该安排出一块独属于你的时间,进行教育阅读、教育写作、教育思考,不管能不能获得什么先进、能不能获得什么奖励、能不能获得职称的晋升、能不能获得提干,这些本来与你当初决定的“独特”地利用你的闲暇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唯有如此,你才可以自豪地说——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教育人生!

参考文献:

[1]张辰琛.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才智,2013(10).

[2]陆荣庆.基于智慧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03).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合理利用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辞职终究是教育损失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三)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一)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三)
江西:优秀教师省内5A、4A级景区可免门票
票选优秀教师不宜“一棍子打死”
浅谈档案资源的功能与合理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中职英语语音室教学优势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