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梳、理、练、思”中,构建联系,谋求生长

2021-01-18 17:46黄晓蓉
红豆教育 2021年27期
关键词:脉络整理导图

黄晓蓉

数学复习课是老师们一致认为比较难把握的一种课型,特别是小学六年级毕业总复习课更是难度大,课堂只是习题堆积,孩子不断的刷题,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毫无活力,试问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孩子还会有兴趣去复习数学知识点,研究数学问题,甚至爱上数学吗?那总复习课改如何教学?如何激活孩子?下面笔者结合“数学与代数”中的“分数和百分数认识”板块的内容,从自主梳理、理练结合两个方面,谈谈在上总复习课时的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自主梳理:建构知识脉络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数学复习课,应该引导孩子将分散在各个角落里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有效地知识整体,再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合理的,有删选的梳理,通过复习加工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脉络。经过这一系列你的知识整理的操作,提炼的知识点才具有迁移力和生命力,才能不断提升孩子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

1.课前整理,沟通联系

曾经有位学者说:“数学新课教学就像栽活一棵树,那复习课就像育好一片林”。总复习教学必须在孩子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展开,课前让孩子先明确相关知识点所对应的教材,鼓励孩子用思维导图或网络图的形式展示自己对于“分数和百分数”知识间的联系和脉络。孩子在设计思维导图时,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记录前后勾连的知识点,有效呈现了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展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设计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引导孩子把“分数和百分数”所涉及的知识点、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用相互从属及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在关键概念与图像之间建立记忆链接。

2.突出本质,查漏补缺

孩子课前的整理虽然唤醒了记忆,但大部分都是简单的概念堆砌,结构残缺不全,在交流思维导图的同时,引导孩子发现大家在设计时的共同点,即重点突出,同时也尝试引导孩子探求数学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交流思维导图时,教师提问:同学们整理的形式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大家仔细观察,大家在整理时都关注到了哪些重要的知识?(意义、关系、性质、互化),课中紧紧围绕重点进行交流,“意义”的理解结合孩子寻找的生活信息,小组内具体说说每个分数或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从生活情境到抽象表达,让孩子对于意义本质的了解更精准。“关系”“性质”“互化”则借助孩子平时常见的题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忆概念本质,查漏补缺。

附思维导图如下:

(二)理练结合:开启深度学习

当孩子对于某个知识板块结构和脉络都梳理清楚后,那辅助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引导孩子自主检测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也能通过练习重新审视知识结构,从而不断完善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挖掘习题,价值赋予

练习是复习课必不可缺的现实部分,要想摆脱就题讲题,我们需挖掘习题的价值,开拓孩子视野。教材习题在编排时课程专家们肯定充分考虑知识的连贯性、趣味性、科学性,精心选择的典型训练材料,他们是从整体上把握,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引路人,而作为教材的实施者的教师们,有时却不屑对课本习题做精细化的研究,有的老师机械地按教材编排的顺序,一题两题布置孩子练习,有的不恰当地舍弃教材习题,缺少对习题的挖掘拓展,忽略了隐藏在教材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

2.练中带理,理中促思

有效的练习并不是高入低出的题海训练,总复习课的练习并不只是单纯为了巩固知识点,还要促进孩子构建完成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解题能力,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知识内在的联系,进而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就题论思路,学会比较归纳,以促进学习的迁移能力,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种理练结合的训练,巧妙地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过程,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在讨论、交流中互补互促,全面提高孩子的数学素养。

规律简单,如果仅仅是填空,三年级孩子可能也会,但是,……后的(),让孩子思考“越来越接近几”,渗透极限思想。教师在前面几何图形表征、文字表征的基础上,又采用了另一种表征方式——数轴,让孩子在习题中获取新知,并没有在一堂课结束时让孩子的学习也画上句号,而是将问题留给了孩子,这不仅使孩子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也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总之,总复习就要重在梳理、贵在提升,是在更大范围内引导孩子对小学阶段学过的知识进行更全面的回顾、整理、比较和对照,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联系有机地建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脉络整理导图
四川非遗类旅游纪录片发展脉络浅析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第6章 一次函数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