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成像联合血清copeptin、IL-18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21-01-19 07:17张艳锋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峰值螺旋神经功能

张艳锋,张 岚,韩 辉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内一科,河北 邢台 054000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壁变脆、变硬所致脑血管堵塞、局部脑组织急性缺血造成的损伤,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1-3]。相关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ACI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4,5]。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异常表达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参与体内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和肽素(copeptin)水平升高与脑血管病预后不良存在高度相关性。但单独检测上述血清存在一定局限性,易受主观人为因素影响。近年来,随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螺旋CT成像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动态扫描感兴趣区,借助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峰值时间等参数评估脑组织灌注状态,在ACI诊断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关于其与细胞因子联合对A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仍需相关研究论证。基于此,本研究综合探讨了螺旋CT成像联合血清copeptin、IL-18水平检测在ACI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74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ACI相关标准[6];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排除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无法配合完成螺旋CT成像检查者;既往有出血性疾病、颅内出血或出血倾向者;对造影剂过敏者;近14 d内服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者;重度失语症、失明或严重听力障碍者;精神行为异常者。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为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n=21)、中度组(NIHSS评分5~15分,n=24)、轻度组(NIHSS评分<5分,n=29)。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一般资料收集

通过仔细查阅患者病历资料及病历登记表来设计临床研究表,调查内容: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梗死病灶最大直径、疾病类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病史。

1.2.2螺旋CT成像检查

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型号:Briliance,购自荷兰飞利浦公司),取仰卧位,首选实施常规横断面扫描,参数如下:球管电压80 kV,电流150 mA,层距5 mm,层厚5 mm,矩阵512×512。后实施重点区域脑灌注成像扫描,并以高压注射器静脉推注50 mL碘普罗胺注射液(Bayer Vital GmbH,批准文号H20171328,规格:50 mL,38.44 g),对比剂达到峰值延迟5 s后选定层面实施动态扫描,条件设置:球管电压80 kV,电流250 mA,层厚5 mm,覆盖范围5 mm×8 mm,矩阵512×512,扫描速度为1圈/s,间隔1 s。最后采用AW 4.4灌注软件处理获取CT灌注图像,测定感兴趣区,获取CBV、CBF、峰值时间等血流动力学参数。

1.2.3血清copeptin和IL-18检测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抽取空腹静脉血10 mL,3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分离血清,置于-80 ℃冰箱低温保存。采用酶标仪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copeptin和IL-18水平,仪器购自美国Biorad公司,试剂盒购自武汉赛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仪器、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2.4治疗方法

观察组均予以调节脑循环、调控血压、血糖、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等常规治疗,并根据病情程度合理应用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疗。随访90 d,采用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ACI患者预后,总分0~6分,得分与预后呈正相关,其中MRS评分0~1分为预后良好,2~6分为预后不良。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

三组患者两两比较,重度组年龄大于中度组、轻度组,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血清copeptin和IL-18水平、峰值时间高于中度组、轻度组,CBV、CBF低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ACI神经功能缺损影响因素

以ACI神经功能缺损为因变量,将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血清copeptin水平异常升高、IL-18水平异常升高、峰值时间异常升高、CBV异常下降、CBF异常下降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上述均为ACI神经功能缺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ACI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因素

2.3 血清指标、螺旋CT参数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

ACI患者血清copeptin水平、IL-18水平、峰值时间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CBV、CBF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见图1。

图1 各指标及参数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

2.4 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指标和螺旋CT参数

随访90 d后发现,ACI预后良好者55例,预后不良者19例。ACI预后不良患者血清copeptin和IL-18水平、峰值时间高于预后良好患者,CBV、CBF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ACI不同预后患者血清指标和螺旋CT成像参数对比

2.5 血清指标和螺旋CT参数对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血清指标和螺旋CT参数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如图2和图3,详细数据见表4。

图2 血清指标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

图3 螺旋CT参数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

表4 血清指标、螺旋CT参数对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2.6 IL-18和CBF联合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

选择敏感度最高的血清指标(IL-18)与螺旋CT参数(CBF)进行联合预测,ROC曲线见图4,血清IL-18联合CBF预测的AUC为0.884,95%CI为0.788~0.947,Z统计为8.892,P<0.001,敏感度为89.47%,特异度为72.73%。

图4 IL-18和CBF联合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

3 讨论

既往临床诊断ACI多依靠临床表现、头颅CT平扫等,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实现对早期病灶的精准定位,影响早期对症治疗开展[7]。因此,寻找早期预测ACI病情进展、神经功能转归的有效手段,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以促进预后改善是目前临床研究主要方向。

有研究发现,93.0%左右脑梗死患者脑灌注改变早于形态学变化[8,9]。而螺旋CT成像通过连续扫描感兴趣区,并利用非去卷积算法和去卷积算法的数学模型分析局部CBV、CBF、峰值时间等参数,可定量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迅速发现早期灌注异常区域,区分可逆与不可逆缺血脑组织,从而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提供有效影像学依据。赵启媛等[10]研究显示,CT灌注成像可为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部位、范围、病情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CBV、CBF变化是评估脑组织缺血程度的主要指标,其水平异常下降提示微循环障碍加剧。峰值时间是反映血液动力学异常改变的指标之一,也是监测早期缺血脑组织微循环障碍的敏感参数。本研究经螺旋CT成像检查显示,随ACI患者病情程度加重,CBV、CBF出现下降趋势,峰值时间则出现延长趋势,与甘中亮等[11]结果相似,这可能是由于随病情持续发展,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微小血栓等一定程度可降低脑灌注压力,损伤血流灌注储备功能,进而导致脑供血时间延长,血脑屏障完整性破坏,从而加重神经组织缺血性损伤程度,增加ACI危险性。进一步对比研究可知,随峰值时间延长,CBV、CBF下降,ACI预后不良风险出现上升趋势,说明早期采用螺旋CT成像检查,对实施对症诊治、判断ACI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另外,有研究认为[12],炎症反应是引发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机制之一。IL-18是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可通过刺激机体释放IL-6、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炎介质,诱导斑块内细胞凋亡,降低斑块稳定性,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本研究通过ELISA法检测发现,血清IL-18水平在ACI患者中过度上调,并与NIHSS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结合陈声妹等[13]研究,其机理可能是ACI发生后大量坏死脑组织作为化学性炎症刺激物,可导致机体免疫活性细胞大量释放炎性因子,上调血清IL-8表达,不仅活化T淋巴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拮抗平滑肌细胞合成胶原,还会直接激活巨噬细胞,刺激单核细胞、间质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从而构成复杂性炎症反应网络,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另外,本研究还显示,血清IL-18水平升高可能会引发ACI患者预后不良,这可能主要与血清IL-18水平升高会诱导血小板聚集、引发神经细胞周围炎性环境、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影响神经细胞修复、加剧神经细胞副损伤有关。推测早期下调血清IL-18水平可能是改善ACI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

Copeptin是血管加压素前体,其水平与机体继发性损伤程度具有一定联系。本研究数据表明,血清copeptin水平异常升高是ACI神经功能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随NIHSS评分升高呈上升趋势,与庄源等[14]研究相似。ACI发生后受脑水肿影响,颅内压升高及低钠血症可释放血管加压素(AVP),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水钠潴留,刺激脑毛细血管腺苷酸环化酶系统,破坏细胞内外离子自稳机理,进而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加重ACI患者脑水肿,同时AVP还能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收缩周围血管,升高颅内压,从而进一步加重脑损害。推测血清copeptin水平可一定程度反映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另外,郑晓东等[15]研究认为,copeptin是ACI患者3个月后神经功能结局预后、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支持本研究观点,可见血清copeptin有望成为评估ACI预后的新型标志物,为临床实施针对性治疗提供新靶点。然而血清IL-18和copeptin水平单独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较低,预测价值有限,故本研究采用联合预测模式,结果表明,血清IL-18联合CBF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AUC最大,为0.884,敏感度、特异度均有所改善。此结果提示螺旋CT成像与血清copeptin和IL-18联合有望成为ACI预后的辅助评估手段,为临床诊治提供新途径。

综上可知,螺旋CT成像参数、血清copeptin、IL-18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为临床实现ACI患者个体化治疗以改善预后提供了可能。

猜你喜欢
峰值螺旋神经功能
“四单”联动打造适龄儿童队前教育峰值体验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宽占空比峰值电流型准PWM/PFM混合控制
基于峰值反馈的电流型PFM控制方法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