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19 00:45陈劲松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3期
关键词:趣味田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陈劲松

【摘要】田径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炼体”“启智”“锻思”等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尤其是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立足小学体育田径项目教学现状,阐述趣味田径项目的应用意义与策略,旨在为小学田径教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策略

作为“五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地位不断上升,尤其是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更是起到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夯实体育素质发展基础的关键作用。其中,田径运动本身是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以往田径教学只注重“反复跑”的训练教学,整体趣味性不足,影响了小学生主动参与及训练效果。此时,如果可以在田径教学中融入“激趣”理念,开展趣味教学活动,可以助力田径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一、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趣味田径实际上就是“激趣”教学理念和传统田径教学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富有趣味性的田径教学方式,倡导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田径训练的兴趣来对田径教学或活动的方式及内容等进行优化,尤其是可以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来开展田径教学,增加田径教学的趣味性。相较于以往侧重“反复练”的田径教学手段,基于趣味田径活动设计及实施,可以增加田径训练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可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田径训练或者其它活动中,并且在参与过程中真实体会田径活动的趣味性,对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趣味田径活动本身多以集体活动形式开展,小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养成团结合作,共同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自身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意识,强化了“体育”与“德育”的结合。此外,在参与趣味田径项目中,小学生要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此时可以对他们身体素质进行锻炼的同时,促进他们自控能力发展,提升他们的学习专注度。

二、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融入趣味田径内容期间,首先需要同时对田径教学的理念进行转变,避免出现“酒瓶装新酒”的问题,否则依靠旧有的田径教学理念是无法支撑全新趣味田径教学内容顺利实施的。而在趣味田径教学活动开展中,必须要切实意识到主动引导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即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全新的田径教学环境与内容。例如,以往田径教学中,由于田径教学不纳入到最终学生考试成绩中,或者担心学生受伤,所以田径训练的实施一直“小心翼翼”,生怕学生出现受伤等问题,以至于直接实施了“形式化”的简单田径教学手段。如,让学生简单做一些反复性的枯燥跑动训练,而无法针对田径运动本身制訂完善的教学方案,这种教学理念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实施趣味田径期间,必须要贯彻“真教”理念,即保证田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爱上田径这项运动。比如,可以树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将田径教学与趣味游戏活动进行紧密结合,让学生边玩边学习田径方面知识,如,在障碍跑教学中可以相应地为学生设计“挑战长征路”这一趣味田径活动,在游戏中为学生设置“水池”“草地”“雪山”及“铁索桥”等障碍关卡,使他们在跳、跑、攀爬和翻滚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田径素质。

(二)丰富教学方法,保证学生持久保持热情

小学生可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并且对任何一种事物都常常无法保持持久的热情。为了让他们可以持久保持参与田径训练或者相关活动的热情,就必须要注意打破单一化趣味田径教学方法,要立足于他们的兴趣,从激励视角来对教学方法进行持续性地丰富。如,在实际趣味田径项目设计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融合踢、跑、跳、爬等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使学生在同一个趣味田径活动中可以运用多种运动方式,以此增加趣味田径项目的丰富性与有趣味性,更容易使学生保持主动参与的热情。例如,“跳远”“障碍跑”及“铅球”等都是锻炼学生田径素质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设计丰富多样的趣味田径项目。以“跳远”教学为例,在设计相应的趣味田径项目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融合“123木头人”这一趣味游戏活动,即由体育教师或者从班级中选出一名学生背对全班其他学生,并且口中发出“1、2、3,木头人”的口令,期间要对自己发出口令的速度进行控制,期间引导学生以跳远的方式向前走。而在口令完毕后,学生要立刻停止当下自己的动作并尽可能地使身体保持平衡,如果没有收住动作,那么就判定输了游戏。而最先到达终点的学生则是最终游戏的胜利者,这种趣味田径项目显然要比单纯的跳远训练有趣许多,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田径素质。

(三)改良教学器材,满足学生趣味玩耍需求

不同于以往的田径教学,趣味田径项目本身的开放性特性比较突出,即其虽然开展会涉及到比较多的体育运动类的器材或设备,但是却并不对它们的具体类别和型号进行设定,所以并不需要采取额外采购大量专业体育运动器材的方式而增加体育教学支出,而可以灵活地结合趣味田径项目设计及实施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校体育器材资源及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常见器材进行改良,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实操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田径项目的趣味性。例如,可以结合趣味田径项目实施需求,针对性为小学生挑选一些适宜他们动手操作进行自制或改良的软式器材,指导他们自主进行改良。如,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所收集到的胶壳、胶带、硬纸箱、泡沫板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素材来自行制作软式标枪、十字跳板或者塑胶垫等。由于这些器材都是学生亲手制作或者改良得到的,所以在后续趣味田径项目开展过程中更容易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并且乐于主动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趣味田径项目当中,最终可以助力预定田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三、结语

总之,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中的实施是提高田径教学效果、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田径项目期间,要立足于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视角,注重丰富趣味田径项目,使学生持久保持参与热情。同时,从满足学生趣味玩耍需求注意合理改良体育器材,保证最大程度提升趣味田径项目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季尚升.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8):80-81.

[2]张成军.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23(5):21-22.

[3]王福东.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18):165-166.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趣味田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趣味田径在职高田径课中应用的优劣势分析
趣味田径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设的可行性分析
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