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2021-01-19 23:25刘琨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1年12期
关键词:贾谊刘邦角度

刘琨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要突破封闭式的学习形式,采用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多角度综合地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例如,我们可以“秦朝灭亡的原因”和“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为主题进行开放性的学习。

我们要多角度地搜集有关“秦朝灭亡的原因”和“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的历史材料。笔者收集到如下材料。

主题一众论秦朝灭亡的原因

材料一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秦没有在征服之后处理好民族融合、文化同化和官员的职责方面的问题,所以,秦二世而亡。随后的汉朝吸取了秦的经验教训。因此,汉祚能延绵数百年而不衰,民族能融合为一体,文化能包容万象而长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汉朝解决了这些困扰秦朝的问题。也正是在汉朝,民众才没有了所谓的楚人、秦人、齊人等地域之分,而统一被称为汉人,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才真正融合为一个有着共同语言和文化的民族。

——张斌《从地域文化冲突的角度浅析秦朝的灭亡》

材料三以往认为,秦朝的问题主要是暴政,而汉初的与民休息政策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汉朝站住了。我不否认这一因素,但同时我认为秦朝的失败还和区域性文化差异及冲突有关。秦的那套法律制度,是商鞅从魏国引进的,一开始也遭到许多人反对,

但后来获得成功,受到关中百姓的欢迎,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但秦朝统一后,将这套制度推广到东方各地,便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特别是在楚、齐、赵等自身文化传统比较深的地区,矛盾更为尖锐。

——陈苏镇《汉帝国如何避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上述三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材料一选自贾谊的《过秦论》。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和文学家。《过秦论》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材料一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暴政。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域文化角度对秦朝速亡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秦朝的速亡与区域性文化差异及冲突有关。秦朝在统一全国后没有处理好民族融合、文化同化和官员的职责方面的问题。汉朝吸取了秦朝的经验教训,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历史学是一门解释学,传统史学大都是从秦王朝暴政的角度去解释秦朝灭亡的原因,但往往有一些角度没有关注到。

主题二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多种解释

材料一汉兴之处,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卷十四)

材料二 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奉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中楚人表现得最激烈,齐人、赵人次之,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而在刘邦重建帝业的过程中,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一次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由此,我们看到,在东西方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

材料一认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是惩亡秦孤立之弊,分封诸侯王以护卫汉室。材料二认为,在区域文化差异巨大,文化尚未融合的情况下,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利于缓和与东方诸侯的矛盾,从而维护统一局面。

猜你喜欢
贾谊刘邦角度
刘邦:我的脚丫子呀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漫画
角度不同
人啊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怀才不遇的贾谊
贾谊谱系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