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8年某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分析

2021-01-20 1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4期
关键词:口病发病率例数

(沈阳市沈北新区卫生健康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辽宁 沈阳 110121)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内的婴幼儿。多数患者的症状较轻,尽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可取得良好的预后[1]。该疾病发病初期的症状与感冒症状相似,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较为显著的临床特征,即手、足及口腔出现痛性疱疹,呈米粒大小,部分患儿臀部及肛周也会出现此种现象,同时伴随低烧等症状,一般在1~2周即可痊愈[2]。然而该疾病在早期如未重视或治疗措施不当,随着病情的加重,会累及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3]。该疾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任何人群均能感染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力不断提升,感染该疾病的概率会降低,且在感染后患者可获得免疫力[4]。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的抗病毒疫苗,导致该疾病的防控难度加大。近十余年来,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多地区对该疾病均有报道,我国将该疾病列为丙类传染病,加强对其监测及报告,要求及时上报疫情信息,随着我国监控力度的加强,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其长期存在,在小范围内仍不间断发生,这与公众防范意识差,对疾病认识不足及我国的监测及管理工作不到位有关[5]。疾病的爆发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因此,掌握疾病的流行趋势,建立疾病早期预警系统,制订完善的处理方案,加强重点人群防控及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是控制疾病的重点[6]。本研究旨在分析2014—2018年某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2018年某市手足口病的监测数据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均为该市常住人口,研究人口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年报。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7]的诊断标准。普通病例的临床症状为:手、足及臀部伴随疱疹,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症状;重症患者的症状为:呼吸系统症状以呼吸困难、口吐白沫等为主要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影响,以嗜睡、抽搐、精神涣散及四肢无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循环系统症状为面色苍白、手脚发凉等,甚至出现心肌炎。

1.3 病原学检测 在发病3 d内,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病毒类型进行鉴定,核酸提取试剂由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检测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4—2018年某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 2014—2018年某市共报手足口病发病人数39471例,2018年发病率最高,为756.20/10万,2014年发病率最低,为138.61/10万,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重症患者共385例,其中重症百分比最高为2017年的1.79%,最低为2016年的0.49%。见表1。

2.2 2014—2018年某市手足口病发病时间分布 该疾病的发病时间具有显著的特点,共有2个发病高峰期,主峰为4~7月,发病人数占全年总例数的58.91%(23254/39471),次峰为10~12月,发病人数占全年总例数的34.29%(13533/39471)。见表2。

表1 2014—2018年某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

表2 2014—2018年某市手足口病发病时间分布

2.3 2014—2018年某市手足口病性别及职业分布 手足口病合计39471例,其中男性占比58.84%,女性占比41.16%,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儿以散居及幼托为主,散居占总例数65.31%,幼托占总例数31.79%,学生及其他人群比例较小。见表3。

表3 2014—2018年某市手足口病性别及职业分布

2.4 2014—2018年某市手足口病发病人群分布 手足口病发病平均年龄为2.35岁,其中最小5 d,最大25岁,5岁以下患儿占总例数的96.33%(38021/39471),其中1~2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总例数的29.33%,1岁以内及5岁以上的患儿发病率相对较少。见表4。

表4 2014—2018年某市手足口病发病人群分布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2014—2018年某市共报手足口病发病人数39471例,2018年发病率最高,2014年发病率最低,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由于手足口病在湿热的环境下传播能力及生存能力更强,感染比例大,且传播速度快,导致疾病难以控制[8]。而本地区为亚热带地区,气温高,雨量充沛,人口密度大及流动人口多,气候与疾病的发生存在极大关联[9]。因此,该地区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使得疾病得以快速传播,与易感人群累及也存在一定关联[10]。

从疾病的流行趋势分析,该疾病在本地区的发病时间具有显著的特点,共有2个发病高峰期,主峰为4~7月,次峰为10~12月,由于该地区在4月后温度逐渐升高,进入夏季,降雨量增加,利于手足口病繁殖,而8月为暑假时间,减少幼儿集中传染的概率,使得发病率有所下降,而9月之后学校开学,增加了密切接触的机会,患病率逐渐提升[11],1~2月为全年最低温,气候干燥,发病率会大幅降低。因此,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是该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12]。

手足口病患病性别及职业分析,男性占比58.84%,女性占比41.16%,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儿以散居及幼托为主,散居占总例数65.31%,幼托占总例数31.79%,由于散居儿童多由成年人看护,疾病以隐性感染为主,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及传播病毒的情况,而幼托机构人员集中,幼儿缺乏防护及自我保护意识,易发生聚集性爆发情况,使得幼托机构成为患病的重要场所[13]。

手足口病患病年龄分析,5岁以下患儿占总例数的96.33%(38021/39471),其中1~2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总例数的29.33%,由于低龄的儿童免疫力低下,更易患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渐提升,发病率也逐渐下降。因此,5岁以下儿童作为易感人群需要加强防控,减少疾病的传播。

总而言之,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生,该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需要加强监测力度,做好传染源管理,加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及时切断传染源,减少疾病的传播,防止疫情爆发。

猜你喜欢
口病发病率例数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手足口病那些事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警惕手足口病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