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效果

2021-01-20 1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4期
关键词:宫素肌瘤出血量

(东港市中医院妇产科,辽宁 东港 118300)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众多不良影响[1]。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数量的增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致使孕妇整体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妊娠期间,女性子宫内的血液流量很大,供应充足,因此一旦在此阶段出现了子宫肌瘤,瘤体很容易在体内增长变大[2],对于选取剖宫产进行分娩的孕妇,能否剔除子宫肌瘤存在着一定争议,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如果在剖宫产手术中直接切除子宫肌瘤,会对产妇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术中的出血量及风险也大大增加,但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在剖宫产手术中切除子宫肌瘤可有效预防子宫肌瘤变性[3],避免对分娩后子宫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分析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开展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43例,设为观察组,抽选同期无子宫肌瘤的产妇43例为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中,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为(31.76±4.65)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为(39.32±1.21)周,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23例,单发肌瘤21例,多发肌瘤22例;观察组43患者中,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为(31.87±4.32)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为(39.28±1.06)周,其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病情、孕周等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剖宫产指征,主动选择剖宫产手术完成分娩;②单胎足月产妇,完全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详细知晓本次研究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者;②不符合剖宫产指征,不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③合并其他严重的系统疾病或者慢性疾病者。纳入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在孕周、子宫肌瘤位置及类型、年龄等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能够作为比较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是否肌瘤切除的观察对象,得到的结果真实可信。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纯剖宫产手术,观察组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肌瘤切除,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为: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在手术前首先接受对应抗生素治疗,硬膜外麻醉,等到麻醉起效后选择腹部内子宫下段的合适位置做大小适中的横切口,进行剖宫产手术,手术所有操作完全遵循相关规范,手术结束后向子宫内注射20 U缩宫素,再另取20 U缩宫素与生理盐水混合配制成500 mL的药剂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最后逐层缝合切口[4]。

1.2.2 观察组 手术开始前的准备和对照组相同,等到剖宫产结束患者正常分娩后,立即对其实施子宫肌瘤切除术,仔细探查子宫肌瘤的位置,发现并确定准确位置后用甲硝唑溶液彻底清洗,完成子宫肌瘤切除术[5],需要注意的是:对肌壁间直径较大,在6 cm以上的肌瘤,需要用10 U缩宫素和10 mL生理盐水混合配制成药剂注射在肌瘤的底部和周围,随后才能剔除肌瘤;而对于生长在浆膜下方的子宫肌瘤,需要医师使用医用钳在靠近子宫的方向夹住,之后切除;对于生长在黏膜下方的肌瘤,需要在宫腔口将肌瘤夹住,切除完毕后仔细清洗子宫,取1号线8字形缝合[6],最后缝合浆膜,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术后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缩宫素用量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内的数据开展分析,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缩宫素用量及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实施t检验,疼痛、出血、尿潴留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开展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缩宫素用量及住院时间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显示,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各并发症率及总并发症率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n(%)]

3 讨论

子宫肌瘤在临床中又叫做子宫平滑肌瘤,是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孕激素水平异常、子宫平滑肌组织异常和雌激素水平异常等,该病多见于30~50岁的孕妇,近年来由于孕妇的平均年龄升高,该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30%。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常见妊娠合并症[7],以高龄产妇为主要发病人群,由于妊娠期的妇女子宫内血流供应很丰富,子宫肌瘤的生长条件十分有利,而一旦出现了子宫肌瘤还会随着血液的流动在人体内扩散,给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8]。

虽说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但其生长发育需要大量营养,对孕卵的着床和胚胎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如出现黏膜下肌瘤或者肌壁间肌瘤,还会引起早产甚至流产的现象。放任不管随着肌瘤的生长[9],子宫会在日后受到压迫,胎位容易出现改变,最重要的是,子宫肌瘤的存在使得子宫的收缩力大大降低,产妇在分娩结束后发生大出血的风险增大。有研究[10]指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不良妊娠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人们安全保健意识的提升,育龄期孕妇患有子宫肌瘤通常都会选择先将肌瘤治愈,再考虑生育的问题。但对于已经发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来说,如再选择阴道自然分娩将有很大的风险,严重影响母婴安全,因此医师都会建议其选择剖宫产的方式分娩。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出血量、术后平均缩宫素用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比较无差异(P>0.05)。

有研究指出[11],剖宫产手术中直接切除子宫肌瘤可避免二次手术的实施,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大大减少,并且早期治疗子宫肌瘤能显著改善患者身体状况,贫血和月经过多等症状会因此得到缓解,虽然妊娠期子宫肌瘤有着很高的出血风险,但剖宫产手术已经十分成熟,只要合理使用缩宫素就能避免术后出血和感染,与单纯进行剖宫产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无差异。本研究发现,子宫的出血量增加、肌壁厚度减小等因素均会延长手术,因此术者在进行手术时动作一定要轻柔,时刻关注子宫的收缩情况,出现突发事件时沉着冷静应对,保证产妇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中同时切除子宫肌瘤,与单纯行剖宫产患者比较,仅手术时间有所增加,其他手术指标比较无差异,能够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基础上治愈子宫肌瘤,因此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宫素肌瘤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产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