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化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1-20 1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4期
关键词:肝炎复查乙型肝炎

(朝阳市第四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属于一种慢性病,患者通常对药物的治疗依从性较低。患者在出院后可能会出现药物依从性降低,低治疗依从性不仅会影响患者的预扩张,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故需要了解影响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继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基于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乙型肝炎患者应用综合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乙型肝炎患者均在朝阳市第四医院接受治疗,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随机分为常规组(n=35)和综合组(n=35)。综合组3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20例、15例,年龄41~73岁,平均(55.24±12.27)岁。常规组3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20例、15例,年龄41~72岁,平均(56.78±12.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营养支持治疗、病情观察等。

1.2.2 综合组 开展综合化护理干预。①简化治疗:控制乙型肝炎药物的类型,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需要,尽可能给予适合老年乙型肝炎患者的剂型。由于需要反复服用药物,患者往往不会忘记服用药物或重复服药,且长时间将血药浓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不会因为服用短效药物而导致肝功能突然下降,从而避免影响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大脑的血液供应。②定期随访:每个月监测1次肝功能,对于活动良好的乙型肝炎患者,鼓励于社区诊所采取肝功能测量,随时调整治疗方案。③定期进行健康讲座:建议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对患者降解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和乙型肝炎的疾病预防知识。④严格指导乙型肝炎患者按时服药,发挥乙型肝炎患者亲属的监督作用,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药物名称、剂量、用量、服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当出现不良反应时,教会乙型肝炎患者紧急应对方法。⑤综合考虑乙型肝炎患者的经济状况,为巩固长期治疗效果,推荐价格低且疗效较高的药物。⑥指导乙型肝炎患者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1-2]。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④统计两组低热、肝损伤、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QOL评分等),用[n(%)]表示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组间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常规组(80.00%)(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 综合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6.21±3.01)分,常规组为(84.17±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5,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综合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有1例(2.86%),而常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有8例(22.86%)。综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3,P<0.05)。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影响乙型肝炎药物依从性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患者因高龄而忘记,因此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往往较差。另外,用药方案复杂、药物昂贵等因素也会导致乙型肝炎患者的依从性变差。低学历导致患者缺乏对影响乙型肝炎康复因素的系统、科学认识,使患者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因此依从性往往较差[3-4]。对药物知识缺乏了解,可导致患者用药效果受影响,从而导致药物依从性降低;缺乏家庭成员的支持造成患者心理负担过重,使其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继而影响用药效果和依从性。针对上述危险因素,予以患者全面的护理服务,为乙型肝炎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操作,可满足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其依从性[5-7]。预防肝炎已成为今天的健康主题。肝炎具有传染性,对人体危害极大。早期治疗在肝炎患者的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及时有效治疗肝炎患者的同时,加强对肝炎患者的护理也十分重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疾病的发展和结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药物,导致患者存在多种复杂心理,虽然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终生疾病,但多数患者可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适当的休息和加强营养来恢复健康。现代医学表明,心理因素在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过重的心理负担也是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慢性肝炎的科学认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改变患者的心理压力,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恢复、减少疾病复发。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的原因通常是过渡性疲劳、暴饮暴食、酗酒、不合理使用药物、感染和情绪低落等,故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关病毒性肝炎的家庭护理和自我护理知识。慢性病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应注意:①正确治疗疾病并保持乐观;②生活、工作和休息规律,在恢复期间,患者可参加散步、体操等小型体育活动,在体力完全恢复后参加正常工作;③加强营养,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戒烟戒酒;④避免滥用药物;⑤实施适当的隔离;⑥定期复查,急性肝炎患者应在出院后第1个月内复查1次,每1~2个月复查1次,半年后每3个月复查1次,定期复查1~2年。在慢性肝炎患者出院后,按照医师的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血清血清学指标、肝脏B超和肝纤维化相关指标[8-14]。

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乙型肝炎患者实施综合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肝炎复查乙型肝炎
《世界肝炎日》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勘 误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