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20 1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4期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人员发生率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综合急诊科,辽宁 沈阳 110031)

医院的急诊患者多是病情危急的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危险性较高,对于这类患者需要进行紧急抢救,并且需要整争分夺秒[1-2]。因此,急诊室的护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护理技能,在合理的分诊模式下实行急诊护理工作,最快速度的拯救患者生命健康。急诊室内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重点在于给患者争取更多的营救时间,挽回患者的生命,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水平[3]。本研究中,我院将急诊科室内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分析在急诊科室实施护理工作中采用急诊安全管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急诊科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为(45.54±13.28)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为(41.23±12.28)岁。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保持病房环境的清洁、舒适、安静,调控室内的合适的温度湿度,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安排患者到病房中,并护送患者制动床位安排修改,项患者家属介绍主观医师、护士,介绍病区环境、设施应用方法,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工作。

1.2.2 试验组 对患者实施急诊安全管理模式,包括:①首先需要明确急诊和分诊两种区域,将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如张贴清晰的路标。使患者和护理人员明确区分急诊科室的区域,从而更好的给急诊治疗患者增加抢救时间。②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给护理人员合理安排工作,避免护理人员由于工作过于繁重造成护理工作出现失误和医疗事故。护理人员根据安排的工作合理分配工作时间,保证工作有序正常进行,减少工作中失误与差错发生。③预防感染:在预防感染上,首先需要加强相关护理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给护理人员开展急诊科室安全护理的学习活动,避免由于忽视细节造成患者存在感染的隐患,在急诊治疗中护理人员需佩戴预防感染的相关医学防护用具,包括医用手套和口罩等。④强化法律知识:定期给急诊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工作,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以法律要求自己,有效实施护理工作。⑤提高护理人员分诊业务能力,急诊科室进行护理工作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护理标准,结合急诊科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急诊分诊标准,做到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对急诊患者做到迅速评估病情,及时将患者送入对应的治疗科室内。⑥提高监管水平,采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合理运用预警评分系统从而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分诊治疗,制定合格、严密的监控系统,对急诊更加全方位、多角度的实现监管,从而更好的掌握急诊科室出现的问题,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及早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强化安全管理问题。可设置意见箱,及时听取患者的意见,了解急诊科室内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急诊科室的护理质量,医院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访问,具体包括护理服务态度、分诊能力、紧急事件处理能力、总体评价等内容。总体评价得分为100分,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②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根据SSP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s)以t检验,计数资料[n(%)]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护理服务态度、分诊能力、紧急事件处理能力、总体评价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分,±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分,±s)

2.2 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为74.42%,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6%,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安全事故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安全事故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中风险较大的科室,容易出现医疗事故,引发严重的医患纠纷,对医院的治疗水平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4]。医院急诊科室中接收的患者病情较急、发展快、疾病类型较多,造成急诊科室患者病死率较高,在日常急诊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分诊工作,做好分诊工作可使患者迅速获得救治,增加患者的治疗时间[5-6]。在实际分诊工作过程中,接收的患者由于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风险。急诊分诊护理人员需要面对众多就诊者和咨询者,工作强度较大,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风险[7],而且医院患者较多,容易出现感染问题。总体来说,医院易出现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环境风险、工作内容安全隐患、和患者自身造成的安全隐患[8-9]。在环境风险方面是由于医院内部急诊患者较多,医疗意外事件发生率高,一定程度增加了护理难度;工作内容方面由于分诊人员工作繁杂造成无暇接待患者,影响患者病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造成医患关系紧张;患者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急诊科室本身工作量较大,患者病情较急,造成很多患者情绪激动,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容易和护理人员产生矛盾,影响急诊科室其他患者的治疗[10-11]。制定严格的语言规范对急诊室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只有规范用语才能进一步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和有效避免医患之间的误解,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12-13]。在分诊过程中需要接听电话时,应及时告知患者,在急诊就诊量大时,应立即告知患者需要等候的时间以获得患者的理解。

本研究中,试验组护理服务态度评分、分诊能力评分、紧急事件处理能力评分、总体评价评分、护理满意度和安全事故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增强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急诊科护理人员发生率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