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小学数学课堂两极分化的相关策略

2021-01-21 21:24孙为灵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小学

孙为灵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學科,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高,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学生会基于个人能力的差异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学习兴趣较高,成绩较好;有的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成绩较为落后。结合此种情况,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我们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教师一定要就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调整,推动数学教学工作的积极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两极分化

对于在数学教学中产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教师要能够究其原因再采取对应的改变措施,从教师来说,要能够改变数学学科带给学生的刻板印象,再增添教学趣味的过程中,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以更加主动的心态来展开积极的学习。从具体的教学过程来说,教师要采取分层教学法的措施,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再制定合适的方法,以更好的帮助后进生前进。从而在教师积极带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基础上,使两极分化现象减少,推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首先要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原因的挖掘,展开反思与总结。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数学重要,学生就应该主动的学习,这是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心态的建立的。所以也要积极地调整教学手段,推动学生的积极学习,在此基础上学生才更有动力解决困难,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推进素质教学,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调整教学方向。如对于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喜欢强调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与其如此,不如将重点放在数学知识探索的趣味上,以趣味指引学生更好学习。如我们可以制作一些趣味情境,游戏活动或是实践活动等。以为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所感兴趣的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并能够发挥自己的绘画能力,将我们所观察到的图像画出来。这样的方式更为多元化,既可以学习数学知识,又提供了学生创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也可以设置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来评选出观察能力较强的同学,说一说谁画的最好。在教学实践过中,多增强学生心理上的一些自信心,能够指引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索,以积极的态度来展开学习。由此可见,积极的教学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后进生而言,一点点鼓励、一点点肯定,都可以让学生焕发出更多的学习动力。

二、建立师生之间积极沟通的交流渠道

为了更为高效的改变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也要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了解其原因,以积极的沟通,了解学生思想的困境,发现不足,并展开行动,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改变现状,实现更为有效的进步。所以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的建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课堂当中,教师要与学生能够进行积极的沟通。那么沟通的内容,我们可以专注于知识的讲解和问题的解答。首先,教师要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尤其对于后进生而言,他们在知识的学习当中,肯定是有较多疑问的,不能因为自己学习成绩较为不足,就羞于开口,反而是要多鼓励他们多提问,解答疑问的过程,也是推动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的过程。其次,教师要能够从自我的角度来多给予学生一些帮助。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来说,我制定了固定的师生沟通时间,在每周三的下午,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他们都可以来找我进行较长时间的沟通。打开沟通渠道,让学生可以就自己数学学习上的困难向教师请求帮助,也能够提升学生改变的决心。教师可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如数学学习较差的一些同学,建立更为密切的交流,也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以分层教学法减少学生的两极分化

为了减少两极分化的情况,教师可以应用分层教学法,就是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分层,再设计对应的教学方法加以应用。这样可以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个阶段、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积极的成长。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两极分化的现象,来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学习能力较好,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第二个层次是学习状态较为平稳,成绩中等的学生;最后一个层次是学习能力较弱,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其次,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措施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学习。如在三年级“加与减”的教学中,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摸清他们对于加法、减法这两个方面的学习情况,进行对应的问题考察,在学生基础扎实的情况上,再展开加减混合计算的有效讲解。对于课后作业的设计,教师也要能够有所侧重,对第一层次的学生来说,作业形式可以较为灵活。对第二、第三层次的学生,作业设计要能够偏向基础性。在此基础上,教学评价也十分重要,以让学生积极突破各个层次,实现进步。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能够究其原因,对症下药,只要找对了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了积极学习的心态,就能够在师生的充分配合上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让落后的这一部分学生能够奋起直追,从而推动整体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胡怀霞.探讨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9(26):64.

[2]杨文文.实施有效情境教学  缩小课堂“两极分化”——小学中段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9(04):15.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小学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浅析小学数学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减少农村英语教学“两极分化”之我见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