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人

2021-01-21 21:24吴秀美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希望未来尊重

吴秀美

摘要: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走过了32个春秋。在感叹光阴荏苒的同时,我也在思考着:一路走来,我究竟是个什么样教师?怎样做孩子们喜欢的教师?暑假里,我认真地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的100条建议涉及的教师教育和教学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对教育,对职业,对学生深深的一份情感,我想作者就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思考和想法。

关键词:未来;希望;尊重

一直以来,我庆幸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三十年前的小学教师在众人眼中是得不到青睐的职业,但我却从来没有动摇过。一路走来,有惶恐,有失落,有收获,也有喜悦。但我始终没有忘记做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人民教师。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孩子的未来,一个个家庭的希望。教师只有深爱这份职业,才会爱孩子,才能有一棵树摇撼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可能。当了三十多年的班主任,我对于“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班主任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先学做人,再学做事。”这是我教育孩子管理班级遵循的原则。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为表率,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为他们的人生打下亮丽的底色。上一学年,我接任一个年级段最差的班级,学习成绩差暂且不说,班风、学风糟糕透顶。老师们都说这是个不正常的班级,垃圾满地,同学之间不时打架。虽然上三年级,课堂上说不定忽然无缘无故大喊大叫起来。一个教师的责任感促使我硬着头皮和这些熊孩子斗智斗勇,立规矩,讲道理。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过程尤其痛苦,虽然差点自己倒在讲台上,但结果还是让人欣慰,班级的改变得到同事的肯定,班级也走上了正轨。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我只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一颗并不耀眼的小星星,但我努力地发光,力尽所能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

一个好教师,不但心中有爱,还要眼中有光,因为只有眼中有光的教师才能爱得更深。也许有人会说,面对小学生,我们不需要高深的学科知识,但作为一名教师,你永远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不但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博览群书。正如鲁迅先生给彦黎明的信中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一个停止学习的老师,他的课堂是呆板的,缺乏灵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近几年,我静下心来,阅读了几本书,越来越觉得自己知识浅薄,只是在知识的殿堂门外转,从来没有踏入知识的大门。阅读让我懂得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孩子的花期各有不同,教师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思想,静等花开。阅读让我明白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教师应该为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保驾护航。阅读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努力让自己的课堂上看到孩子闪亮的发光的眼睛,做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作者多次提到提倡教师写教师日记和教育日记。这是教师自我成长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自我反思的方法。随笔记录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入思考。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记日记一记就是三十二年。三十二年的日记让我们看到作者对教育的执着,对孩子的挚爱。教师日记也成就作者教育思想,这些思想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

这次暑假读书活动,我再一次审视自己教育教学的得失,懂得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尤其在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后,我们要转变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學生的课业负担,还给孩子快乐的童年,成就孩子,也成就自己。让我们教师和孩子都成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人。

参考文献:

[1]姜玉芹.心中有爱,绽放精彩[J].教书育人,2015(28):78.

[2]马志平.心中有爱  肩挑责任[J].中国民族教育,2015(09):46.

[3]刘晓鹏.心中有爱[J].新课程(小学),2015(02):37.

猜你喜欢
希望未来尊重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托夫勒引发的“未来”探讨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雾霾背后的一点“希望”
韩四成国民寄“希望”于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