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2021-01-21 21:24任仕廷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六年级培养策略

任仕廷

摘要:在不断革新的教学教研体系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力度与日俱增。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萌芽阶段,在这个年龄段,他们是极易收到外界影响的,他们迫切需要正确的引导来帮助他们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等。因此,在核心素养下的关键能力培养是小学教育工作者们需要落实到位的事。同时,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培养教学,也是对教师们的极大考验。

关键词:六年级;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以及较为独立,他们的荣辱观已经形成。在学校中对于教师更加信服,对于教师的表扬,他们会格外欣喜并不由自主地产生自豪感,对于指责批评,也会产生沮丧感与落魄感。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们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

一、六年级阶段特征

科学表明,在10岁前人脑发育速度最快,12岁左右时,脑重几乎和成年人相同。小学四年级,学生们大脑开始趋于成熟。小学五年级时,学生进入矛盾期,从幼稚变为成熟,开始选择性接受事物,在这一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到了至关重要的六年级,学生们的心理会发生较大变化。他们正式进入青春早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会尤为强烈,对事物产生爱恨观念,情绪极不稳定。因此,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针对六年级的学生,需要教师密切关怀培养,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发展。在本阶段教育过程中,在核心素养下的关键能力培养更为重要。

二、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便是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灯塔,指导教学工作有序进行,让教师团队知晓要为学生立下什么德,怎么样去树立以及树立什么样的人。关键能力包涵表达能力、创意设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学习、抗挫折能力。能力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这是他们能够适应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

三、核心素养下六年级语文教学现状

教育改革浪潮无法触及每一片沙滩,部分学校能以应试为最终目的,仅仅重视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在传统教育下的教学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在新时代下的需求。教师不重视、学生不反馈,师生间缺少沟通,这更让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另外,部分教研策略不够合理,并未了解全部学生的情况,未做到因材施教。在“一锅端”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的发展各不相同,导致许多学生“掉队”。

四、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一)分析阶段特点,针对性培养

对教师而言,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教学育人工作最高效地进行,就必须抓住学生的年级特点、年级特点。对于六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讨论,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心声,提供一个舞台供学生们表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學生们不但能提升语文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课堂参与感以及自豪感、荣誉感。

叶圣陶先生是这样说的:“语文教科书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养成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的一种凭借”。但同时,教师也不应该拘泥于语文课本每一篇文章的教学,可以将知识灵活串通起来。举一个例子:在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鲜明的人物角色。教师可以将《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杨科》《詹天佑》等课文串联起来,引导学生了解每一个人物角色后,比较人物间存在的不同点。在学生们思考过后,让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思想成果。在丰富的想象后,学生们的脑洞得到了开发,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同时接受事物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把握学科本质与实践相结合

确切落实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在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读写为基础,通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联系。一方面,教师在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读后续写来锻炼学生写作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的习惯养成了,知识得到了储备,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形成。举个例子:在读写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笔记册,在每天一篇阅读积累后,学生们首先需要绘制一个思维导图,按自身理解写出对于阅读文献内容的拆分,完成文献内容的思维导图后,学生们对于内容的把握更加充足,同时在思维导图的记录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概括与语言组织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他们会逐渐明白一篇优秀的文章是如何叙述的,在感受过程中,他们也会逐渐领悟美文的架构。在这之后,学生们再进行美词美句的单项积累,在摘抄过程中,学生带着对于文章的理解再次品悟优美文字,这时他们的记忆力是最佳的,美文每句便能在记忆后运用到他们的写作过程中。

六年级是个过渡阶段,学生们即将面临升学,因此他们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教师需要增强人文建设工作。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下学生们的点点滴滴,将照片打印出来贴在班级文化墙上。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师生关系得到改善的同时,教师能更高效的开展教学教研工作,降低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培养的工作难度。

五、结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小学六年级核心素养以及关键能力的培养工作需要教学工作者们一丝不苟地去落实。在对于教学方案的制定上,需要灵活变通,不能一味追求应试效果,应以一种创新且符合班级内学生发展需求地方式来贯彻德育工作。对待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教师要不断自我反省,更科学合理地进行素质及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梁俊.小学语文六年级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培养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16(15):267.

[2] 周密.强化核心素养意识,培养阅读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9(010):192.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六年级培养策略
六年级几何应用题教学随想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纵观全局 把握细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