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区区域标识与规则的建设路径与策略

2021-01-21 21:17梅金亚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规则幼儿园建设

梅金亚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幼儿园能够为幼儿塑造良好、积极、和谐健康的教学环境,而幼儿园科学区则有利于塑造一个科学环境,启发幼儿思维,锻炼幼儿的创造发现能力。在科学区活动中,教师通常会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标识,这些标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区域活动规则巧妙地蕴含在标识当中。本文将就科学区域标识与规则建设做出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区;区域标识;规则;建设

幼儿识字量较少,在区域标识中为了方便幼儿认识,通过文字图片结合的方式设计区域标识。而在集体环境中,需要清晰明了的标识来指导幼儿行为规范,明确每个区域的不同功能,促进幼儿自主参与科学活动,启发科学思维。

一、制定明确的幼儿园科学区域使用规则

幼儿园是集体环境,科学区域是班级公共财产,主要用来丰富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作为集体生活中的公共区域,没有做到有效管理,会导致区域凌乱,丧失科学区域应有的功能,影响幼儿的活动参与度。因此为了规范科学区域管理,幼儿园教师需要设计一套幼儿园科学区域使用规范,并将科学区域的使用规范明确告知给幼儿,保证幼儿在使用科学区时能够遵守区域规则,确保科学区域环境整洁有序。

比如当幼儿不约而同选择同一个区域的时候,孩子们提出可以使用轮流玩或“剪刀石头布”的方法来决定谁玩这个区。我们就在选区牌旁边增添轮流玩、手心手背、猜拳游戏等示意图,暗示着幼儿在发生人员拥挤时可使用的处理方法。再比如实验区的小朋友在观察纸的沉浮,可是游戏时间已经到了,该怎么办?老师将这个问题抛给幼儿。有的孩子说:时间到了应该收起来,但也有孩子认为可以设置一个延时标识,没有完成的实验可以利用自由时间自主进行观察。就这样,延时标识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的烦恼。

二、设计富有童趣的区域标识协助科学区域管理

收拾整理材料是科学区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让幼儿有序地收拾和摆放操作材料,不仅可以增强区域环境的秩序感,也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材料标识是游戏材料摆放与整理过程中必要的媒介。清晰、直观、易懂的标识,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可以有效帮助幼儿理解活动要求和规则。

小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直观性和具体形象性为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印象鲜明的事物比较容易记住。因此,在标识的选择中,可用一些来自生活中的、简单易记的图案作为标识。比如:以照片、颜色、形状做标记,与柜面一一对应,也可以采用关联对应,比如小猴子配香蕉,既可以告诉幼儿每样材料及物品摆放的位置,又隐含幼儿对颜色、数学、常识等方面的认知。

中班是幼儿思维发展的迅猛期,幼儿的规则意识初步形成,有了初步的概括分类能力,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动一动、摸一摸、试一试的强烈愿望,基于以上特点,可以设计一些多感官进行记忆、对应的标识内容。可以选用点数配对、规律排序等方式,幼儿在取用材料的过程中巩固对点数、排序规律的感知,符合中班幼儿数认知的特点。

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他们喜欢用分类、比较、推理等不同方式探索事物的规律,对文字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此,大班可以选用抽象的、推理性的图片、符号或者文字作為标识。沿用点数配对、规律排序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难度,还可以以分合、加减做标识,拓展大班幼儿进行分合、加减的机会。

幼儿取放材料的过程也是不断思考的过程。幼儿园环境中,无论是标识还是规则的设置,都需要考虑幼儿的特点,设计内容要富有童趣,清晰明了,色彩艳丽才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此在标识设计方面,色彩应用方面,尽量丰富,鲜明。

三、分享评价促进规则内化

区域活动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进和调节作用,而且还能激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和需要。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分享或自评或他评,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提升经验,并学会发现自己和同伴在活动中闪光的地方,从而促进规则的不断内化。

“我是区域小明星”,通过设置收拾小明星、探索小明星、友爱小明星等,将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及时记录在明星板上,以正向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正确的、被认可的行为,从而提升幼儿的自律意识和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奖励引导幼儿争做小明星,带动幼儿合理使用区域环境的行为。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整理区域物品、利用区域物品探索和创造以及团结友爱维护区域和谐等方式,带动幼儿的区域活动参与积极性,让幼儿能够自主的区分区域标识。教师通过每月更换“小明星”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行为,让幼儿从心理上完成自我管理,重视区域规则。之后幼儿教师给幼儿讲解区域规则。

幼儿年龄下,自我管控能力差,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教育,告诉幼儿区域管理规则,进而引导并督促幼儿遵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找出科学区域管理较好,比较遵守规则的幼儿,并在班级中对其做口头表扬,要求幼儿向其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幼儿园班级教师以及幼儿对区域使用规则的重视度。而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也可以同样沿用此方式,来督促幼儿个体遵守科学区域使用规则。在树立良好标杆以及正面引导的情况下,幼儿能够快速掌握科学区域的使用方式,并且能够遵守科学区域的使用规则。

四、结语

幼儿园科学区域的标识和使用规则的建设就是为了保证科学区域的使用秩序,而其规范的主体是幼儿群体,因此无论在标识设计还是在规则制定方面,都是以幼儿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设置符合幼儿园特点的规则和标识,并且合理利用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荣誉然促进规则和标识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向春.小小科学区玩出大智慧 ——幼儿园科学区域玩具选择与投放的原则与思考[J].教育界,2016(33):174.

猜你喜欢
规则幼儿园建设
寒露
爱“上”幼儿园
让规则不规则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二则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