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公路客运站站商一体化发展研究★

2021-01-22 11:34王圣鼎周生辉孙庆有张文会
山西建筑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件快运客运站

刘 委 王圣鼎 王 东 周生辉 孙庆有 张文会

(1.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3.哈尔滨市交通运输行业培训事务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4.黑龙江省道路运输协会,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延伸,民航平民化、私家车普及化、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加速构建,以及网约车、共享汽车、综合租车服务等新业态的兴起,传统客运站经营举步维艰。同时,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传统客运站“车进站、人归点”的管理理念和定点、定线、定班次、定时间的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面对综合运输新格局和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公路客运站亟需加快转型升级。因此,新形势背景下研究传统客运站站商一体化发展策略,推动公路客运站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交通运输部于2016年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灵活、快速、小批量的道路客运定制服务”“大力发展旅游客运”“支持汽车客运站拓展旅游集散功能”,积极促进站商融合,建设客运站综合商业体[2]。国内学者结合我国部分省市定制客运、小件快运、运游融合发展的现状,从基础设施、体制机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分别提出了促进客运站可持续发展的建议[3-10]。

本文通过调研黑龙江省公路客运站的基本情况,简要分析黑龙江省公路客运站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提出公路客运站站商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发展环境和发展思路,并提出与黑龙江省公路客运站站商一体化建设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公路客运站转型升级,为公路客运站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1 黑龙江省公路客运发展现状

1.1 公路客运市场分担率逐年下降

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黑龙江统计年鉴》,对铁路、公路、民航等不同运输方式历年的客运量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见图1,得出不同运输方式客运量增长率变化情况以及客运市场分担率占比情况,如图2,图3所示。

根据图1~图3可知,公路客运量自2008年断崖式下降后持续下滑,2015年起已形成负增长的态势,公路客运量由5.4万人次下降到2万人次,公路客运市场分担率在2007年之前基本维持在80%左右,到2018年下降到61%。除公路客运市场分担率呈下降趋势外,铁路、民航客运市场分担率均逐年稳步上升,由此可见,公路客运在铁路、公路、民航等运输方式中受到的影响最大,对公路客运市场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1.2 黑龙江公路客运站运营现状

截至2019年年底,黑龙江省等级客运站共计487个,其中省一级站3个,一级站60个,二级站51个,三级站123个,四级站81个,五级站169个。年运送旅客数占设计发送能力一半以上的客运站有153家,在全省客运站中仅占31%,客座率普遍偏低,部分一二级客运站设计发送能力巨大,客座率却在20%以下,资源严重浪费,收益与站场规模不符。另外,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公路客运站盈亏情况,全省二级以上114家客运站,仅3家盈利,6家盈亏平衡,公路客运站生存不容乐观。并且,黑龙江省85%以上的公路客运站只依靠主业收入作为客运站收入来源,没有意识到行业发展的困境,没有积极拓展其他业务。

2 公路客运站站商一体化发展必要性分析

2.1 应对新业态冲击的需要

随着高铁网络化、民航运输大众化、私家车普及化发展态势迅猛,城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进程加快,网约车合法化、共享汽车以及综合租车服务等新业态的不断进步,传统公路客运站发展空间正在逐步压缩。为应对新业态发展对客运量大幅缩减的冲击,公路客运站增加副业经营范围势在必行,站商一体化建设刻不容缓。

2.2 公众出行需求升级的需要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旅客出行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公众对提升客运服务品质,丰富客运服务产品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更加多元、更加精准、更加智慧的客运需求日益增长,高品质、个性化的需求日益旺盛。因此,客运站增加定制客运、运游融合、小件快运等业务,实现站商融合发展,将会提升客运班线的吸引力与实载率。

2.3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需要

定制客运的深层次发展,有助于实现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方式的无缝换乘。另外,发展以小件快运为主的运邮融合业务和以旅游客运为主的运游结合业务,将客运站转型升级为物流集散中心、旅客集散中心,提高客运站主业资源利用率,延长服务链条,增强比较优势,实现站商融合发展,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助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2.4 合理利用客运站场空间的需要

我国公路客运站普遍特点为占地广、规模大,但客运服务所需的空间并不大,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不断推广应用,旅客购票、候车及乘车效率大大提升,鲜少有大量旅客长时间停留在车站的现象。为了提高客运站的空间利用率,公路客运站利用闲置的站场空间,开发改造成适合旅客需求的商业空间,由单一客运服务站向站商综合体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

3 站商一体化发展环境分析

3.1 内部发展环境

目前客运市场萎缩,以车站为中心,站车分设的经营模式已无法很好地整合客运资源,道路客运企业运力资源过剩。省内骨干客运站的经营者通过收购、置换、重组、入股等方式与其他客运站或道路客运企业进行市场资源整合,形成站运合一、统一经营的模式,逐步整合成一个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实体,提升公路客运站的经营效益。

3.2 外部发展环境

1)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北斗导航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公路客运站发展进入瓶颈期,客运站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打造“互联网+客运”,依托现有的客运站场资源,不断拓展客运站业务范围,提升客运站个性化服务水平,构建集客运、物流、电商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站,站商融合发展也成为客运站新的发展态势。

2)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安全、便捷、经济、舒适的道路客运服务,政府也在不断完善各方面的政策扶持,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的《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20年第17号)进一步提升了客运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以加快建设服务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道路客运服务体系,促进道路客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4 黑龙江省客运站站商一体化发展策略

在确保客运站安全和基本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合理整合客运站内部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逐步拓展业务经营范围,促进客运站建设综合商业体,以提升客运站的经济效益。公路客运站站商一体化建设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客运站运力资源,积极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定制客运和旅游集散等客运延伸服务,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客运站场地、房屋以及客车的行李舱等资源,开展小件快运、邮政快递、农村物流等货物运输服务(见图4)。

4.1 开展定制客运业务

客运站联合运输企业、火车站、机场、学校以及景区,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在线服务方式整合供需信息,向乘客提供跨区域、“门到门”和“点到点”的预约化运输服务,满足乘客定制化、个性化出行需求。主要有以下三种营运方式。

1)加强客运站与机场、火车站及学校和景区等的合作,在机场航站楼、火车站、各大学校及旅游景点等设置客运停靠站点,增设或开通机场专线、高铁专线、校园专线、景区直通车等定制专线,采取“预约订座、足员开行、接送到门”的运营模式。

2)充分利用线上网络平台的优势,以线上组客的方式,发挥就近乘车优势,提供城际快线、城际拼车等多种形式的网约车出行服务。乘客通过手机端预约,按约定好的时间、地点等候,驾驶员按司机端通知的时间及地点接送旅客。

3)合理配置运力资源,将客运班线剩余有效运力转为包车客运。加强客运站与各大企业的合作,开通企业通勤包车。同时增加包车客运服务,乘客可通过手机端填写预约信息,客运站根据乘客人数和乘车需求,合理安排客运车辆,科学制定出行路线。

4.2 转变农村客运班线经营模式

加快转变农村客运班线经营模式改革,推动农村客运班线客货运输结合,积极打造客货并行、通村畅乡的农村客货运输网络。推进城乡客货运输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客货运的协调发展和资源的有效衔接。

1)科学规划建设“规模适中、标准适宜、安全实用”的城乡客运服务站点。在保障乡镇客运站客运功能的基础上,考虑客运站与农村邮政、快递、电商的融合发展,建设以客运服务为主,兼顾仓储、邮政、快递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站。

2)针对客源集中、客流量大的农村客运线路,加密客运班次、缩短发班时间、增加停靠站点,整合城乡客运资源,促进农村客运和城市公交的合理衔接与有效融合。对于客源分散、客流量小的农村客运线路,减少客运班次的同时增加代运邮政、快递等运输服务,提升客运班线的经济效益。

3)加快城乡客运站点与重点农副生产基地、农资配送中心和农村超市等的对接,开通定时、定点、定线的农村物流“货运班线”,开通县至乡镇、沿途建制村的双向货物运输配送服务,促进客运站获取更大的货运利润。

4.3 推进运游融合发展

利用客运站集散旅客的优势发展旅游业,有效整合现有资源,通过旅游业反哺客运站。通过在客运站内设置旅游集散中心,为广大旅行社提供旅游集散场所,并设立旅游接待专区,承接旅游团队及散客业务,实现旅游客运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提升客运站的经济效益。

1)加强客运站与景区、旅游公司及酒店宾馆的合作,改变原有售票模式,将客运售票平台与旅游售票平台对接,根据旅客的出行需求推出“车票+景点门票”“车票+景点门票+酒店”“车票+1至3日游”等多元化的直通服务,实现“站运游一体化”发展。

2)建立交通运输与旅游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旅行社、导游、客运企业、驾驶员及车辆的信息共享,为旅客提供旅游客运线路查询、车辆相关信息查询、车辆位置查询、票务查询、发车时间查询、服务评价等为一体的查、看、问、询、诉的服务,实现信息查询准确化,满足旅客出行的各项需求。

3)加强与滴滴出行、携程等应用程序的合作,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分析旅客的喜好和个性化需求,实现联程车票、景点门票、酒店、宾馆、出租车智能推荐、在线预定和行程提醒等功能。为旅客提供更多便利服务,提高旅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增加客运站营运收入。

4.4 开展小件快运业务

充分利用公路客运高时效、多频次、运输边际成本较低的优势,按照“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原则开展小件快运业务。以省内客运站为节点组建快运网络,在保证高效、安全地完成旅客运输的前提下,通过小件快运业务提高客运站的收益。

1)主动加强与物流企业及电子商务企业的对接与合作,发挥客运站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实现共赢。在客运站内设置小件快运服务专区,利用客运班线集中运送客运快件,提供高时效、高品质的小件快运服务。

2)推进快速物流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开发相应的手机客户端,开通微博、微信平台。以市(县)客运站为节点,道路客运班车及定制客运车辆为载体,对小件快运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开展小件货物的上门取送、二次包装、加固、代收货款等业务,满足客户线上下单、线上缴费、物流跟踪等服务需求。

3)构建“农村客运+邮政快递+农村电商”的农村客运快件服务模式,建设“双向高效、资源共享、服务便利”的城乡一体化客运快件服务体系,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5 结语

站商一体化发展是客运站运营提质增效的重要发展路径,本文从黑龙江省客运站的现状入手,对客运站站商融合发展的必要性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客运站站商融合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从定制客运、运游融合和小件快运四个方面提出了客运站商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为其他省市未来公路客运站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猜你喜欢
小件快运客运站
国内外高铁快运业务发展的对比及启示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用综合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钢结构制造小件智能仓储物流管理系统研究
西安七大客运站全部恢复运营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铁路客运站房设计中的应用
中小件多段式淬火生产线自动化和信息化设计与研究
A电商智能仓储中心高效均衡拣选作业优化设计
车站秀
基于ExtendSim小件空投地面准备的仿真研究
中国高铁快运强势品牌构建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