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真实情境的科学探究教学

2021-01-25 12:37朱庆华萧山区河上镇初级中学
消费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证据教学活动

朱庆华 萧山区河上镇初级中学

科学课程的本质是科学探究。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真实情境,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训练。而有效的科学探究,应该是基于真实情境的科学探究。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创设真实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有大量基于生活学习经验的前概念,这些前概念有些属于科学真理,但有些与正确的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相违背。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该创设真实情境,使情境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强烈冲突,充分暴露学生的错误前概念,从而引发学生提出相异观点—与原有认知结构相冲突的观点。

以力的存在一课为例。这节课中,学生存在多个相异观点:两个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坚硬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也会发生形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这些相异观点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形成强烈冲突,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可以将学生的错误前概念暴露出来,并在课堂上对认知结构进行修正或重构。比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吗”这一问题,通过展示工程车与小汽车相撞、小汽车撞电线杆、小鸟撞飞机等图片或其他素材,将知识冲突化,强烈的视觉冲击加上生活经验会让学生认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不相等”,引发认知冲突,由此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设计获取事实证据的方案并进行实验,运用证据进行分析论证,实现科学概念和知识的“再平衡”。

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引发认知冲突,有助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养成和质疑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质疑创新等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渗透科学思想,内化科学方法

学生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在科学历史长河中所占比重少之又少,但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领会科学思想和掌握科学方法对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设计获取证据的方案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如何对设计出的方案进行优化,如何对变量进行控制和转化,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在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2节《食物消化与吸收》中,探究实验: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该实验很显然运用到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同时还涉及变量转化。如: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该实验设计的关键就在于控制变量,具体表现为:改变自变量—温度,观测因变量—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控制无关变量—PH值、淀粉液浓度、淀粉液的量、唾液的量等等。而对于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直接观测无法实现,因此需用到先行组织者“淀粉遇碘变蓝色”,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与否。这样就实现不可观测的“催化效率”转化为了可观测的“是否变蓝”。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初中科学课程的学习,也是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

科学探究活动在具体实验时,常常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从自变量的设置、无关变量的控制,因变量的观测三方面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通过不断地渗透变量意识,增强学生的控制变量和转化变量的能力,从而提升实验设计能力。

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自然现象是复杂的,受到众多因素影响的,但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实验的目的就是排除众多因素的干扰,研究单一的因素对实验现象的影响,从而逐步揭示科学本质。教师在进行设计获取证据方案的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汲取科学家和前人的智慧,将“知识的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内化和运用。

三、落实证据意识,获取有效证据

科学课程中的“事实证据”有别与法律意义上的证据,科学课程中的事实证据不仅仅包括科学事实(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等实验情境),也包括理论依据[1]。在教学活动中,要逐步养成学生的证据意识,学会科学的方法与技能获取有效证据。在探究活动中,注重高阶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获取证据、逻辑推理、分析论证等素养。

在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若将物距等于2f、f这两个关键的点给学生,学生只需将蜡烛移动至相应范围内。这样的实验教学显然属于“无脑实验”,学生仅仅是动手操作一番,证据获取的能力并未得到锻炼,更谈不上获取有效证据。我们将实验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指导学生从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开始,将蜡烛逐步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找到像,记录像的性质及像距。例: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在设置物距时可以是30、28、26、24、22、20、18、16……相同间隔的整数值作为物距,如下表所示(部分栏省略)。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1 30 2 28 3 26…… ……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数据,基于真实的实验情境和数据,分析推理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物距和像距的处理,用描点法作图的方法,将物距和像距画在直角坐标系中,引导学生利用“临界点”的思路,意识到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之间存在一个临界点,并再次通过实验验证[2]。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学会获取有效证据,合理运用数理方法处理数据,养成“利用证据主张观点”的习惯。

无论是通过实验获取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还是理论依据,我们都认为是真实实验情境下的事实证据,只要是学生实事求是,细心观察、测量,真实获取的,都是值得肯定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在证据获取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证据意识,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有理有据,靠证据主张观点。

四、回归真实情境,运用证据再说观点

科学课程引入了大量的科学探究实验,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科学知识融入到真实情境,有利于学生今后发展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科学探究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科学家一样探究,通过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或部分环节,基于分析论证得出科学结论,并将科学结论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理论依据。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创设真实情境,将科学知识、科学理论与学生实际生活学习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运用理论依据分析、推理、解释有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即运用证据再说观点。

在力的存在一课中,学生论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之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便成了学生的理论依据,可以让学生思考解决两个问题(1)人在游泳时为什么要向后划水?(2)火箭是依靠什么动力飞上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情境→理论依据→推理分析→结果”的路径进行回答。再比如大气压强一课中,有大量的生活现象,也可以按照上述路径进行分析说理。

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模型建构,将真实情境通过模型搬进课堂,甚至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理论推导→实验验证,实验验证→理论推导,相互论证。

真实的情境有助于引发认知冲突,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加以渗透和内化,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用证据主张观点的能力。在得出新的科学结论时,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了修正和完善,要引导学生回归真实情境,运用证据主张观点,学以致用。

以上四个方面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有助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科学思想、证据获取、批判质疑、分析论证、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认为:科学思想、证据获取、批判质疑、分析论证、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对核心素养的整体把握,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证据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手上的证据
“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手上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