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稻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透视

2021-01-28 08:21王悦中共盘锦市大洼区委党校
消费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稻蟹大洼河蟹

王悦 中共盘锦市大洼区委党校

2018年7月,大洼区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第二批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谋划、统筹推进项目实施进度。积极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并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全市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大洼稻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水平再上台阶。园区形成以优质水稻、河蟹为主导产业的“六区一心”总体布局,打造出集科技研发、生产加工、交易展示、观光休闲于一体、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整合全市45家龙头企业和113家新型经营主体,成立了盘锦大米和河蟹两大产业联盟,构建了“联盟+基地+农户”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建成全省水稻河蟹加工集散地,生产米糠油、米醋、米酒,蟹黄酱、蟹肉酱、醉蟹等精深加工产品。盘锦大米、盘锦河蟹品牌在2018年辽宁省品牌价值评价结果发布会上分别达525.7亿元和295.5亿元,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中国农业品牌建设学府奖政府贡献奖”等荣誉,并多次获得“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贡献率达到60%以上。项目奖补资金总计1亿元,其中,2019年5700万元,2020年4300万元;以此撬动社会总投资9.3亿元。

(二)技术装备水平区域先进。园区主导产业研发与创新优势强,设有稻蟹种植“院士工作站”和水稻盐碱地研究所,水稻产业的技术依托单位主要有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选育的辽盐等系列水、旱稻新品种,已在中国北方适宜稻区累计推广1.9亿多亩;河蟹产业以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等“稻蟹共生”种养模式的研发及推广单位为依托,与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大连海洋大学、中国水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平台;入园企业已通过验收和鉴定的科技成果46项。

(三)联农带农作用显著。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互联网+认养农业”等6种带动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等形式,与农民有效联结,将加工、经销环节的利润适当反哺农业,提高农民收益。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总体规划,服务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大洼区农业仍以粗放式生产为主,农业标准化水平整体上仍较低。水稻、河蟹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数量较少,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档次低,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带动能力有限、辐射效应不高,整个市场流通体系仍不健全。

(二)财政资金不到位,项目进程受到影响。近几年来,我区财政状况一直不理想,满足“三保”尚有一定困难。因此,截至目前,产业园创建的奖补资金尚未发放,导致部分参与创建的企业积极性不高,有的持观望态度,不愿意提前垫付资金开据发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园创建的总体进度。

(三) 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较低。盘锦市以及辽宁省内的大中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发挥不够明显,农业生产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科技运用范围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科技化程度不高、先进技术设备较少。

(四)绿色发展意识淡薄,统防统治有难度。园区内土地分散经营,一部分农户绿色发展意识薄弱,很难进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需要进一步组织专题讲座,提高农户科学种植水平,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意识,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产业园内及周边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对策

(一)要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在抓好已有政策落实的基础上,一是在招商引资、主体培育、土地流转、基础建设、新品种引进示范、新技术试验推广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政策引导作用 ;二是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不断创新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克服资金短缺困难,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力争在项目验收前兑现全部奖励资金。

(二)要创新园区经营机制。围绕“大米”“河蟹”两个主导产业,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带动全区中小农户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主动参与“大米”“河蟹”主导产业。同时,针对绿色发展、质量监管、品牌宣传等突出短板,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品牌建设,推动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要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一是加大对农民的专业素质的培训工作,邀请专业人士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培训课程,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方式,使农民的专业理论素养大幅度提高,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二是提高农民的基本素养,加强农民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意识,使其对绿色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努力实现产业园内及周边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四)要加大力度投入科技。一是要通过引进人才,增添科技人才队伍的活力,更好地发挥人才优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而高科技需要人才来支配;二是要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扩大科技运用的范围,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真正实现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稻蟹大洼河蟹
浅谈稻蟹种养生态养殖技术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天津市宝坻区稻蟹综合种养技术及效益分析
稻蟹生态种养产出量及经济效益试验研究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辽河油田大洼地区中生界基性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辽河坳陷大洼构造带油气来源与充注模式研究
稻蟹生态种养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技术要点
辽宁大洼:创建“四好”助力交通事业发展
河蟹“水瘪子”病及防控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