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化视阈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2021-01-28 22:15杜雪娇
社会科学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党政干部高校教师理想信念

杜雪娇

(长春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1]并指出“要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国内外一系列的挑战,新的时代条件下最根本的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多媒体时代信息流大规模涌动、各种信息交织推送,其传递的思想文化内容纷杂多元,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削弱了主流价值观念对大众的吸引了和感召力。在此背景下,分众化理论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视野,为新时期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视野。

分众(Delnassification)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1970年《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的,分众理念一经提出便获得广泛关注,并广泛应用于传播学、营销学和教育学领域。各个学科对分众化的核心概念已初步形成共识,认为分众化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受众不同的特点和需要,将其细化为具有某些共性的同质群体,对不同类型的受众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实践活动效果的最优化。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也突出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3]。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亦当适应分众化趋势,拓展理论视野,引入分众化理论,从分众化视角入手研究群体划分维度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质性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根据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象的角色地位、思想政治状况、心理发展规律等因素,我们将其划分为三大类群体:高校党政干部群体、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群体、大学生群体。在分众化理论的指导下,将“大众”化“小众”,纳入群体这一基本研究对象,深刻把握不同群体的成长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要,选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真正实现有限资源下的教育效果最优化,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一、高校党政干部群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关键

中国共产党是一支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证党政干部经得住考验,成为有信念、有道德、有作为的合格党员,真正承担起社会主义事业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的重要使命,就必须针对党政干部发展规律和身份特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一)高校党政干部群体发展规律

1.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双肩挑”特征明显

出于高校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高校党政干部多是在教师队伍中选拔出来的高学历、教学科研能力精尖的人员,他们承担着学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双重任务,“双肩挑”特征明显。这部分党政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素养特别是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对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的树立起到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一方面,党政干部身处高校各级管理岗位,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所处高校对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影响学科发展的高校支撑力量,关乎学科发展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高校很多党政干部同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承担着“带头人”的角色,他们的思想和理念直接影响到相关学科师生对学科的认知及其思想发展状况。“双肩挑”责任重大,也给党政干部带来了压力,部分党政干部难以做到两方面工作游刃有余,容易发生偏重。高校党政干部大多是从教学科研一线选任,相对较强的科研能力,其行政管理经验欠缺、行政能力不足,影响其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还有部分党政干部由于行政职务任务繁重,很难投入更多精力用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导致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懈怠。“双肩挑”压力很容易导致党政干部尤其是刚入职的青年党政干部的职业挫败感和社会失落感,进而引起思想波动和理想信念的摇摆。

2.政治人格色彩比较明显

党政干部身处要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由于所处位置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党政干部的人格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倾向,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具有较强的政治指向性。映射在思想接受的过程中,具体体现为部分党政干部习惯从自身的政治人格形象塑造出发去衡量某一思想观念的价值。他们把接受思想教育看成是自上而下的工作要求和政治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出于自身思想素养提升的需要,往往把接受思想教育看成是工作任务,而不是内心的价值认同。致使部分党政干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会出现国家号召什么学什么、工作需要什么学什么。学习内容不系统、不全面,接受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无法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致使思想和行为脱节。这种以政治标准衡量思想价值,以自身政治角色发展为目的接受思想教育的思想倾向,极易导致党政干部个人主义价值观泛滥,部分党政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了挑战。

3.现代意识、开放思维与相对弱化的政治警惕性并存

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党政干部尤其是青年党政干部呈现现代意识、开放思维与相对弱化的政治警惕性并存的特点。高校党政干部群体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其政治眼光和理论视野相对开阔,他们易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形式,拥有敢于创新探索的锐气,现代化意识较强。而且很大部分党政干部具有西方教育经历,受到过西方思想的濡染,与国内外前沿思想接触广泛,对外来思想意识有较大的包容性,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对其影响较大,有较强的开放意识和世界视野。较强的现代意识和开放思维有利于高校与国际接轨,借鉴西方有益的教学经验,亦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经验不足,对政治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缺少足够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他们对一些外来思潮的警惕性不足,易受外来意识形态的影响,其价值观念易产生波动。部分党政干部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政治信仰容易产生动摇,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存在困惑。弱化的政治警惕性带来的理想信念的摇摆会直接映射在党政干部的工作和教学科研中,严重影响学校教书育人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高校党政干部群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选择

针对党政干部,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成果为中心内容,把党性教育和群众立场教育作为提高党员干部修养的必修课,以构建学习型政党为契机,保证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4],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指南和根本指导思想。列宁指出“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5],党政干部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引导其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最新的成果武装党政干部的头脑。同时,要培养党政干部从实际出发的思维意识,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

以党性教育和群众立场教育作为党政干部教育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6]。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信、立德的基石。党政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把党性教育作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宗旨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基本内容。同时要加强群众立场教育,保证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放在最高的位置,为实现最大程度、最广范围的人们利益而奋斗。加强党性教育和群众立场教育,保证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保证党政干部保持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守人民立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当前时代条件下,加强党政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强调“四个意识”、倡导“三严三实”、推动“两学一做”,切实提高党政干部的党性修养,推动党内学习教育的发展,坚定党政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培养干部坚持真理的坚定信念,保证每一位党政干部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切实把理论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庞杂的思想价值观念大潮中抽剥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党政干部的政治警惕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

二、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群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中介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环境是由人来创造的,而教育者本身一定是受教育的”。[7]我们必须重视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教师是沟通知识和学生的桥梁,是理论铸塑受教育者的中介,在教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理论水平直接关乎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教师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教师发展,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搭建坚实的中介平台。

(一)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群体发展规律

1.思想成熟度高、稳定性强

高校教师群体在身心发展程度上呈现思想成熟度高、稳定性强的特点。从年龄上说,他们已经大多数处于人生的青壮年,甚至中老年阶段,其心智已经相对成熟;从社会阅历上讲,高校教师经历了从学生向教师的过渡,经过职业生涯的历练,经历了人生的结婚生子,其社会阅历较为丰富。因此,高校教师思想状况普遍较为成熟,而且经过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职业生涯的巩固已趋于稳定。

高校教师群体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在政治信念方面,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国家大政方针和治理理念,具有较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价值观方面,他们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积极向上,具有奉献精神;在道德素养方面,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能够做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立足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但是,在整体上积极健康向上之中也有困惑、矛盾的存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矛盾多发期,传统与现代、中西方观念融汇激荡,多元社会思潮涌动,给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带来了一系列的思想认知的矛盾。部分教师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社会主义发展前途存疑,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明显,道德素养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既对高校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产生了障碍,也极易在施教的过程中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巩固高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预防不良倾向的产生,纠正已经存在的不良倾向,引导高校教师养成更高的道德素养和更为坚定的理想信念。

2.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

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的意识,他们高度关注前沿知识和学科发展最新动态,他们关注新鲜事物,掌握最新的教学技术,为高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鲜的活力。高校教师普遍接受过较高层次、较系统的学历教育,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壮大,青年教师更是大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他们接受了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知识体系扎实且掌握学科前沿动态。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个人能力为高校教师追求自我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也容易导致教师片面追求专业知识的夯实,忽视多学科的通达。过于专业的理论学习,致使高校教师虽然专业知识扎实,但很难知识广博,知识面较为狭窄,特别是对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足,很难做到对各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不能更好地借鉴其他学科理论知识促进教育效果的更大化。

此外,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也容易引起工作中的“功利思想”,部分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更加专注“授业解惑”,关心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育人”过程,很难达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的高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青年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跟自身利益直接关切的科研中,对教学的投入远远不足,严重影响到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3.受、授双重角色的矛盾性

教师兼具知识的接受者和传授者双重角色,特别是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在受与授双重角色的转化过程中极易发生角色冲突。青年教师从学生步入教学岗位时间较短、职业心理尚不稳定、职业认知尚未完备,其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转化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而且教师需要在接受知识与传授知识两个过程中弹性转换,给青年教师带了一定的挑战。青年教师在步入教学岗位之前做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学生,其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囿于学生角色,短期内很难实现向教师角色的转变,不能更好地驾驭教师角色,影响教师育人作用的发挥。另外,教师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自身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有些青年教师不能实现学习和教学两个过程的自如转换,出现以学习思维思考教学或者以教学思维进行学习的矛盾冲突。受、授双重角色矛盾使得高校教师短期内不能更好地实现角色转换和角色认同,带来青年教师思想的困惑和职业价值的怀疑,不仅阻碍了教师自身的成长,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二)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群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选择

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教师要成为“整全的人”,即大学教师应当是一个具备渊博的知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强烈的责任感的学者。高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服务于培养整全高校教师的培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为核心内容,帮助高校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世界,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为关键,立足培养高校教师敬业奉献精神。

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为核心内容,重视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自我认知和价值构建。不仅要学习、研读经典著作,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而且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教育离不开实践的验证和强化,针对高校教师教育应当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参与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巩固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知,在践行中深化认知和感悟,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教师开拓理论视野、拓宽知识面。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主张在尊重个体价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价值。对高校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要强化高校教师的奉献精神,引导其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使他们懂得只有在集体中个人利益才能得到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人对社会的贡献,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以有个人自由。”[8]个人活动只有在首先满足可社会需要进而满足个人需要,才能实现自我价值。重视高校教师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克服“功利思想”倾向,为科研和教育事业倾入更多精力,成为敬业奉献的典范。

三、大学生群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生力军

列宁在《孟什维主义的危机》中强调:“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9]。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储备军,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同时也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力军。因此,必须立足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不断加强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一)大学生群体发展规律

1.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

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他们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但是受个人感性因素影响较多,理性判断能力尚不成熟。大学生对各种思想和知识充满了好奇,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和主流思想,具有较高的参与意识并能够主动进行思考。但是,大学生尚缺乏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有待提高,其思想价值观念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前,国内外思想纷纭复杂,全球化下思想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日益畅通,各种思潮涌动,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明显。当代大学生高度关注社会现实,充分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够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价值追求。但是,他们不再信奉单一的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上,一方面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另一方面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取向从多个角度影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选择。因此,在主流价值观念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大学生又受到多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浸染和冲击,其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了挑战。

2.政治思想认知呈现矛盾性

大学是沟通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场所,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前阶,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的阶段。此时的大学生对自己承担的社会角色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尚缺乏把控和驾驭自己角色的能力,易产生思想波动和心理矛盾。

1881年马克思给弗·阿·左尔格的信中高度评价了他的儿子小左尔格,指出:“他是一个有才能的、能干的青年,并且很有学识,性格可爱,而最主要的是精力充沛。”[10]青年大学生亦如马克思描述的那样,他们有学识、有才干,对参与社会生活充满热情,尤其是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正如列宁说:“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总是青年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11]青年大学生政治意识强、政治思想较为成熟,他们对社会和国家充满了期待,参与政治生活、承担社会角色的意愿较为强烈。但是,青年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驾驭自己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能力,对社会宽容度不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和评判较感性。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矛盾凸显期,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等社会现实问题多发,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理想化的社会期待,造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矛盾,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思想混乱和社会失落感。

3.心理品质可塑性强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心理品质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人的心智发展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其心理、思想波动性大,心理发展可能性预期与实际发展状况之间存在空间,这为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未知的探索欲。同时,他们不断审视自我,进行理想规划,亦更加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自我完善的追求,使其高度关注新的认知领域,将大学生推在了时代的前沿,他们更易于响应思想前沿的呼唤,更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新的思想观点。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心理、思想品质塑造的空间和可能性,打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育人的通道,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理论的精髓及其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但是,大学生对新知的渴求,容易使其对新生事物和新的思想观点良莠不辨,甚至对接触到的思想观点全盘吸纳,理想信念和价值认知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错误引导和影响,给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了挑战。

(二)大学生群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选择

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当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主流价值观教育为关键,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旨归,辅之以必要的生涯指导。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全体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学习。”[12],而“青年团和所有想走向共产主义的一般青年都应该学习共产主义。”[13]由此可见,在任何时期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都必须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为崇高的理想矢志奋斗。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是最能代表时代声音的因素,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青年的理想信念凝聚在一起能够转化为巨大的建设力量。

列宁在提到青年学生教育时指出,青年学生的教育既以教义问答为基础,又以古代经典作家的著作和各门科学为基础。因此必须注重引导大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研读,同时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展进程及其发展成果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的价值观较为不稳定,而且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要着重把着力点放在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念的塑造上,培养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四个自信,提高他们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影响的能力和自觉性。

同时,要注重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正如列宁所说“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14]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应到关注大学生的关切点,如就业问题。引导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深刻领悟其中包含的丰富的职业选择思想。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大学生择业、就业的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出理性的选择。

青年大学生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获取知识的解答和价值观念的正确塑造,不断获取学识和认知的提升,培养出以“相信”为中心的、知情意相通达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秉持科学地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自觉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和担当,将个人梦想融入民族理想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不渝地奋斗。

利用分众化思维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新境界。基于分众化理论把握群体发展规律,对不同群体的特征和需要进行研究,利于更好地把握群体的思想脉搏和心理动态特点,更易于找准教育的着力点。更好地尊重不同群体归属的受教育者,有利于教受之间的心灵沟通,产生良好的接受动态,强化接受的互动性。针对高校党政干部群体、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群体、大学生群体的不同发展规律,进行有差异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猜你喜欢
党政干部高校教师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党政管理干部考核规范化思考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策略
2018年复印报刊资料党政干部院校主办学报/综合性期刊转载率排名
党政干部的良师益友和理论家园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