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①
——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

2021-01-30 23:51
商展经济 2021年8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技能证书

1 “1+X”证书制度出台的背景

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产生了迫切的需求,对于人才的专业化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地拓展办学的层次和类型,推进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了解决当前市场人才供需与结构性就业矛盾,迫切需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教育的改革进行了总体规划。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要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简称《试点方案》),即“1+X”证书制度,并确定了试点领域。“1+X”证书就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根据《试点方案》,试点院校要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本支撑的“1+X”证书制度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

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产教融合有待深入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对于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高等职业教育应紧紧围绕实际用人需求,服务地方、产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当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要着力点,将产教融合贯穿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重点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

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目前,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时,专业教师会到省内的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及兄弟院校进行调研,收集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以及意见建议。同时,专业教师还会去省内的高职院校调研,学习和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方案。尽管制订上述文件时有所参考和借鉴,但是由于企业没有全程参与这一过程,因而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技能、配套的课程设置等并未完全匹配企业的需求,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与实践中电子商务人才的素质要求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积极推动校企合作。2018年以来,我院先后与良品铺子、乐事、阿道夫等品牌合作,采用企业进校园、学生进企业等模式开展,学生在“双十一”“618”“双十二”等购物节中承担电子商务客服、物流判单等岗位的工作,锻炼学生的实战技能。通过这一方式,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电子商务运营,感受经营的氛围和面临的问题,在校内外指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学生受益匪浅。但由于种种原因,产教融合的深度不够,且校企合作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机制,由于企业需求人数与教学班人数不匹配,教学计划的设定以及学生管理等原因导致校企合作项目搁浅。

上述问题表明,我院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2 教学内容与电子商务运营的实际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日益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首先应当深入了解产品,对产品的相关内容铭记于心。另外,要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数据背后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此外,还需要具备营销推广能力,能熟练应用各种营销策略对产品进行营销策划和宣传推广。

目前,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与策划、网络店铺装修、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网店运营及网络营销与策划综合实训、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综合实训、电子商务运营综合实训等课程,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网店运营、电子商务客服、产品推广、网店美工等就业岗位。但由于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部分滞后于电子商务实际,教师深入企业的时间有限,无法完全掌握前沿的技术应用,开发的实践课程内容无法跟进企业的岗位职责,导致部分学生步入就业岗位后无法完全胜任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还需要企业提供系统的培训后才能胜任。学校教授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脱节,导致学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无法匹配电子商务企业的需求,影响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顺利过渡。

2.3 双师型的教师较为缺乏

要实现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的影响因素。目前,在我院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招聘中,学历是考核的重要指标,也是进入教师行列的首要条件。电子商务教研室目前配备专任教师10名,9名具有研究生学历,但是绝大部分教师都不具备电子商务相关的企业实践经历。学校虽有意招聘具备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但是企业电子商务经营管理者多数不具备研究生学历,无法满足学校招聘中的学历要求。虽然学校也提出了“双师型素质”的要求,但是教师考取的“电子商务师”“农村电子商务师”等职业技能证书还是以理论考试的形式获取,没有实践技能的实际考核,并不能真正代表教师具备的专业实践水平。学校也出台了鼓励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政策,但是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任务较为繁重,教学工作协调起来存在困难,近几年安排进入企业锻炼的教师人数较为有限,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进程较为缓慢。这一师资现状影响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4 课证融通尚未实行,学生对“1+X”证书的认可度较低

“1+X”证书制度是指“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组合,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历晋升的同时提升个人未来从事某项职业的技能,促进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拓展学生就业创业的本领。我院2020年获批成为“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已组织学生参加两轮培训和考证,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证书的适用性尚存在疑虑,学院没有实行课证融通进行证书与学分置换,因此导致学生参与考证的积极性比较欠缺。两轮考证学生报名人数仅50人。通过反复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学生之所以对考证产生犹豫,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1+X”证书的认知还不够明确,不确定未来证书的用途;培训内容存在一定难度;考完证书还需要参加课程的考核;考证非毕业的必须条件。上述原因导致大部分学生参与培训和考证的积极性较低。

3 改革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3.1 优化产教融合模式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应当加强校企的深度合作。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当邀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从岗位职业技能的角度出发,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此外,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开设订单班,定向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在此过程中,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定期进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指导。基于此,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将会进一步提升。另外,学校可以承接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项目,如帮助企业代运营网店,为企业设计品牌营销策划与推广方案等。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近距离了解真实电子商务的运营;另一方面,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电子商务实战能力。

3.2 基于“1+X”证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电子商务专业应当结合职业技能标准,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有效对接,设计出以职业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标准提升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目前,在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已尝试将《数据分析基础》《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两门课程纳入2020级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应的培训,学生可以参加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师初级和中级证书的考试。在此基础上,应当增设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拓展性课程供学生选修学习。如,可以增加高级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师证书考试的内容,以选修课的形式供学习能力突出、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有针对性地拓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此外,可以将数据分析师证书的内容融入到相关的课程中。如可以在市场营销课程中融入市场需求分析、目标客户分析、客户行为分析、竞争对手识别、竞品分析等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对市场、产品、竞争对手情况的分析和掌控能力;在网络营销与策划课程中融入渠道推广分析、活动推广分析、提升客单价等工作任务。通过将证书的内容分散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3.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首要的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学校应当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定期安排教师进入相关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激励教师深入企业,从而使教师跟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进程,将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传递给学生。其次,学校应鼓励教师参与电子商务职业技能、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师资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竞赛,将理论知识与电子商务的实践相结合,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与应用。如鼓励教师参加电子商务竞赛、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等赛事,将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另外,邀请行业内有经验的企业精英、自主创业者进校开展讲座,为学生授课,传递电子商务的实战经验,丰富学生的知识外延。

3.4 改革课程评价模式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基础、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两门课程的评价依然采取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即结合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以及期末考试成绩,以一定的占比计算学生的综合成绩。这一模式将课程学习与“1+X”考证完全隔离开来,学生在完成课程的学习之后需要按照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如果需要参加“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的考试,需要进一步的集训提升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这一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和考证割裂,影响了学生学习和考证的积极性。因此,应当改革这一课程评价模式,将证书的技能要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按照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技能评级。根据学生的技能评级引导学生考取相应的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等级证书。最终,以考证的成绩作为课程的成绩。通过此方法,提升学生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目标性。

4 结语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应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积极申报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有效的结合。高职院校应当优化产教融合模式,提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企业参与度,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改革现有的课程评价模式,实现课程学习与考证的衔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收录证书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