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陕西商洛市中药材产业发展

2021-02-01 18:05王超锋曹小军
商洛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商洛中药材中药

王超锋,曹小军

(1.商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陕西商洛 726000;2.商洛市中药产业发展办公室,陕西商洛 726000)

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健康无疑是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和追求,保障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党已经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写入了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中。中药产业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商洛的特色传统产业,对全市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掌握全市的中药产业发展情况,积极探索推动中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模式[1],更好地促进中药产业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本研究结合笔者所从事的本职工作,围绕全市中药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商洛的中药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商洛产业中药材发展现状

商洛地处陕南东部秦岭腹地,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具有种类多、储量大、药用成分含量高等特点,是全国两大中药材优生区之一,素有“秦岭天然药库”之美誉,发展中药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2]。商洛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是全国两大中药材优生区之一。据普查资料统计,境内植物资源多达5 000余种,各种野生中药材广泛分布,自古就有“秦地无闲草,商山多灵药”之说。《全国中草药资源汇编》共收录有2 002种中草药材,其中在商洛分布的就有1 192种,新出版的《药典》中也列入了265种商洛中药材。在56种商洛大宗地道中药材中,商洛丹参、桔梗、黄芩、连翘、南五味子、金银花、柴胡、山茱萸和天麻等更具有独特显明的道地性品质和特性[3],因质优量大而在全省位居前列,并且畅销全国。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大健康产业的迅速发展,商洛市委、市政府对中药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视,中药产业已被确定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特色主导产业,围绕这一主导产业出台了《进一步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并成立了商洛市中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还明确提出打造“商药”品牌、做大做强中药产业、把商洛打造成中国西部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的奋斗目标,这一系列举措促进商洛市中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中药种植基地不断扩大

在发展中药产业中,紧密围绕规范化、规模化的药源基地建设这个基础和核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助推、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原则,大力推行“三带一创(即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合作社带动、家庭农场带动和贫困户自主创业)”和“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坚持走“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的发展路子,引导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承包、流转、托管和入股等方式发展规模化订单种植。同时对林下潜力进行了充分挖掘,大力推行了一系列复合种植模式如粮药间套、果药间套和林药间套等[4],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药材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全市每年新发展中药材基地30多万亩,现已初步建成了以商州的丹参、桔梗、黄芩,洛南的连翘、桔梗,山阳的黄姜、天麻,商南的天麻、杜仲,丹凤的山茱萸、金银花,镇安的天麻、猪苓,柞水的五味子等为特色的“十大商药”示范基地。截止2019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44.26万亩,其中规范化种植面积130多万亩,药材年产量86.83万吨,产值44.32亿元,中医药产业总产值达154.92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居全省各地市之首。

(二)中药生产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全市药源基地建成和快速发展,围绕中药材加工和流通的各类龙头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规模化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5家,其中产值上亿元企业达8家,10亿元以上企业有2家;商州的天士力、香菊、森弗、康诚,山阳的必康、德润康,柞水的欧坷、盘龙,镇安的瑞琪,洛南的永皓、泰华,丹凤的方圆等均已发展成为商洛市的中药材龙头企业;盘龙药业公司也已成功上市;盘龙、必康、香菊、欧珂、泰华等5家制药企业40余种剂型的160多个品种通过了GMP认证。此外除在商州、山阳、柞水三县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医药企业为核心的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以外,洛南的煜正、商南的霄龙、丹凤的新雨丹等三家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也被列入市级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商洛市中药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已经日益凸显出来。

(三)“商药”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随着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商药”品牌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5]。目前,依托各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龙头企业,商洛已建立了多家中医药研究机构和产品研发中心,天士力、香菊、必康、盘龙、瑞琪、康诚等制药企业以道地中药材为主要原料自主研发的新药品已达40多种,通过国家GMP认证的制药企业生产线全市已有40多个,注册中药产品商标58个,其中,香菊片、丹参滴丸、盘龙七等系列产品已驰名全国,盘龙牌的“盘龙七片”“东秦牌”香菊片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并成功跻身本省45个“秦药”品种之列。天士力药业公司基地生产的丹参在全国获得首家GAP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天士力商洛丹参种植基地获得中国中药协会颁发的“优质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认定证书,目前这也是全国唯一获此荣誉的丹参种植基地。天士力开展的丹参、决明子太空育种技术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培育出的“天丹1号”和“天丹2号”两个丹参新品种已通过陕西省新品种审定。此外,香菊药业等12家企业、合作社种植的19种中药材品种已成功跻身于陕西省首批“定制药园”之列。

(四)助推脱贫攻坚成效不断增强

目前农村主要经济作物经济效益下降,增产不增收,以小麦、玉米为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已经达到过饱和,严重影响到农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农民不愿意种地,大量土地搁荒。商洛是中药材的适生地,和一般农作物相比,农民种植中药材投资少但见效快,其效益远远高于种植一般农作物,因而成为商洛市实现快速脱贫的短平快产业。据有关专家测算,种植中药材的平均收益是种植一般农作物平均收益的4倍。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一系列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全国中药材市场持续火爆,各类中药材价格一路飙升,发展中药材产业呈现出广阔的前景,广大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商洛的中药材种植已覆盖全市半数以上的农户,中药产业发展带动了全市4.37万户13.47万名贫困人口实现户均增收2 939元,人均增收929元,中药产业已成为全市重点脱贫产业之一。中药材不仅是商洛一项传统产业,而且中药产品又是新型的高效、生态、特色农产品[6]。通过中药材种植加工整个产业链延长,既显著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上的效益,还吸收广大农户到产业链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改善农村生活,调动农民增加经营土地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商洛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商洛的中药产业纵向比较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距离市委、市政府的预期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和一些中药产业发展强市相比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2019年以来,笔者先后到商州、洛南、丹凤、山阳、镇安和柞水等县区,深入农村、企业、市场,对全市的中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有针对性地找出了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

(一)政府主导不够,管理机构不完善

目前,市上虽在林业局设有中药产业办,但人员编制少,管理、指导、协调产业发展能力有限,各县区均没有专门机构,兼职的中药产业办工作人员也是身兼多职,人少事多,不能独立行使指导、管理、协调中药产业发展的职能。中药产业不同于传统的粮食产业[7],需要专业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对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够及时有效,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政策扶持不够,产业发展活力不足

近年来,虽然国家和省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支持中药产业发展的好政策,但是由于市、县区财政困难,产业扶持资金始终难以落实。目前除柞水、镇安两县每年由县财政各落实了500万元,山阳县落实了1 000万元中药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外,其他县区财政均未落实中药产业扶持资金,致使中药产业发展工作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发展活力未能得到充分激发。

(三)生产加工企业偏少,资源优势发挥不够

重种植,轻加工,中药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有的企业甚至处于半瘫痪状态,加工能力不足,导致地产中药材绝大部分均以原料出售,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种植与加工的良性互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与商洛市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发展前景不相适应,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

(四)技术人才缺乏,科技力量薄弱

受技术力量限制,中药材良种选育和新产品研发一直没有取得较大进展,以“十大商药”为主的道地药材中,目前只有丹参在天士力的不懈努力下已通过国家GAP认证和地理标志保护认证[6],其它品种的GAP认证和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工作一直没有取得进展。中医药企业技术力量的不足导致新药研发力度不大,目前全市15家医药企业的产品多以仿制药为主,独家品种较少,新产品不多,科技含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五)品牌优势不明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

虽然商洛市药源基地总体规模不小,但群众种植分散,仍以一家一户种植为主,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缓慢,且能力素质良莠不齐,许多药农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种植方法[8],生产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种植成本高,影响产业效益,加之缺乏科学的长远规划,种植品种不对路,跟风种植问题突出,品种多而杂。目前除丹参、桔梗、黄芩、天麻等少数品种外,其它品种均未形成规模效应,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明显不足,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商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升到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度,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十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他指出中医药是我们的国宝,饱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为发展国际友好合作关系、造福各国人民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产业既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世界公认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9],而中药产业是中医药产业的核心和基础。发展中药产业,对于传承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规划引领水平

当前正是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各级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一是要高起点规划。将中药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盘子去思考和定位。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要求,抓紧研究制订以道地药材为主的全市中药材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品种及保障措施。二是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将市、县(区)中药产业管理办公室单列,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做到有人办事、有人管理,在全市上下形成“统一领导、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宜区而种”的中药产业发展格局。同时要引导企业成立中药材协会,围绕生产、加工、流通和科研环节,实行统一服务、行业自治。三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实行部门联动,乡镇推动,市场主导,药农参与,互动共建,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四是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行“公司+科研+基地+农户”“企业+种植大户+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10],鼓励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三方抱团发展,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增强抗风险能力。通过大力推行“订单药业”规避盲目种植风险。要坚持市场导向和优势导向并重的原则,按照“订单种植、规模发展、质量达标、效益良好”的思路,以“十大商药”为重点,大力发展规模化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引导、鼓励医药企业投资参与药源基地建设,形成基地与加工相配套、基地效益与加工增值同步增长的良性利益链,不断提高全市规模化规范化药源基地建设水平。依托专业合作组织,研究制定本地药材的种植标准,积极申请产地认证。同时,指导药农推行长中短、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加强政策资金投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要迅速加快中药产业的发展进程,政府应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投入。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除进行部门资源整合外,应通过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等整资形式,扶持中药产业基地建设、产业创新主体培育、技术创新研发、产品市场与品牌开发等,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担一点、经营主体筹一点的办法,为规模化药材种植基地购买保险,专门解决因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因素所造成的种植亏损,最大限度的降低药材种植风险,保障药农经济利益,调动药农种药积极性。二是加大项目扶持。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投入,主动向中省相关部门做好汇报,策划包装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中医药发展项目,在资金投入方面争取中省的扶持。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出台鼓励大户和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对中药的种植、研发和加工在土地使用和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对于重大项目可实施“一企一策”。积极探索通过土地流转、托管、入股和大户承包、返租倒包等形式,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合作社,培育产业大户,促进药源基地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扭转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四是加大品牌扶持。以县域为主体,培育地方传统特色品种,启动地理标志申报保护和商标注册保护,力争把最具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大宗品种做成品牌,增强商洛中药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三)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科技是提高中药材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种植效益的支撑。一要加快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组织全市农业、林业和药学科研人员通力合作,围绕商洛中药产业化建设项目,在区域种植试验、中药材良种繁育、新品种选育、GAP种植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二要强化科技培训力度。整合农业、林业、扶贫和科技等部门资源,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科技应用开发水平。三要加强院地、院企合作。通过定向招生、委托培养等多种途径,加快中药人才培养和储备,为企业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能干事的中药材专业人才,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四要组建商洛中药产业专家库,聘请中国药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商洛学院等知名专家教授组建商洛中药产业专家库,定期为商洛中药产业发展把脉。

(四)加强全链条监管,加快产业发展进程

中药材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扩大生产规模,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规范化发展之路。一要培育龙头企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中药企业落户商洛。要鼓励大企业深度开发中药材,研究开发适合食药两用、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药饮片、冲剂等新产品延伸药材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二要强化利益联结。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引导企业和合作组织通过订单、返利等形式,建立中药生产基地,把企业、基地和农户联结起来,共同推动生产,开发产品、抢占市场。充分发挥这些龙头力量在制订、推行标准和服务方面的作用,建立以产业化促标准化、促服务社会化的机制,把中药材标准化工作引向深入。三要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利用陕西省通往东南的咽喉、交通枢纽等区位优势,依托商山物流园区,建设一个以“商药”为品牌的中药材批发市场;充分利用西洽会、产品推介会等形式,加强商洛与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的联系,建立产区和销区、用药企业和种植农户的紧密协作关系;争取开通绿色通道,进一步搞活流通,不断扩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空间。四要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和中药产业发展等部门要建立信息发布平台[10],紧紧围绕生产和市场流通,搞好市场行情调查,及时向农民提供新品种和市场信息,指导农民正确调整中药材种植结构,并引导其参与市场流通,为中药材种植业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确保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五要严格市场管理。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加强药品监管队伍和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中药的种植、加工、炮制、流通、使用环节的全链条监管。

(五)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

牢固树立抓品牌理念,鼓励中医药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等品牌。一要精心打造“商药”品牌。围绕“商药”品牌,重点发展丹参、连翘、桔梗、黄芩、五味子、金银花、牡丹、山茱萸、黄姜、菌药等“十大商药”,抓好GAP认证、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商洛丹参这个已通过GAP认证和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品牌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桔梗、黄芩、连翘、五味子等大宗道地中药材早日通过国家GAP认证和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注册。二要加大商洛中药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节会、研究会、电视报刊等形式广泛宣传商洛的道地中药材,扩大品牌效应。三要加强融合发展。抓住苏陕协作、宁商合作重大机遇,精心策划、重点推进商洛生物医药“飞地经济”产业园建设。实施综合开发和产业融合战略,把基地、药企建成景点景区,打造“特色农业观光游”“特色农事体验游”等旅游项目,将单纯的农业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发挥药用、食用、观赏多功能效应。

猜你喜欢
商洛中药材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陕西商洛:创出菌蔬轮种发展新模式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作品赏析6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