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拔牙术治疗阻生牙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2-05 02:13
医师在线 2021年1期
关键词:牙根完整性出血量

宁波市鄞州区钱湖医院 浙江宁波 315121

阻生牙是由于邻牙、软组织或骨的阻碍不能完全萌出或者只能部分萌出的牙,较容易出现牙龈之间的藏污纳垢、滋生细菌等情况,从而引起口臭、龋坏等口腔问题[1]。阻生牙易出现牙龈发炎、疼痛、肿胀、张口困难等症状,甚至会引起发热,引发全身性疾病。阻生牙大多发生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上颌阻生第三磨牙,即俗称的智齿以及阻生尖牙等。对于位置不正或者反复发炎的阻生牙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拔牙方式主要是劈冠分片拔除和牙龈切除术,对牙床损伤较大,而微创拔牙术有着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的特点,近年来应用广泛,本文就微创拔牙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如下[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86 例阻生牙患者就诊时间均在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按照就诊次序将其分为前43 例对照组和后43 例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 例,女性患者22 例,年龄在18 至51 岁之间,平均(35.64±4.37)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3 例,年龄在18 至47 岁之间,平均(34.33±4.21)岁。对比2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较小(P >0.05),可研究对比。排除患有器质性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阻生牙拔除术,术前行常规检查和X 线检查,确定阻生牙位置及周围组织[3]。行常规消毒麻醉,将阻生牙周围的软组织切开并暴露出牙体和骨组织,使用骨凿将周围组织清除,置入牙挺在牙槽骨和牙根之间。用拔牙锤敲击牙挺将牙根拔出,清理牙窝后将周围组织缝合。

观察组患者术前检查和X 线检查确定阻生牙位置后进行消毒、麻醉,将阻生牙周围软组织切开,将牙冠和牙根分离后插入微创拔牙刀在牙槽骨和牙根之间,切断牙周膜,旋动将患牙拔除,清理牙窝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进行缝合。

1.3 观察指标

(1)对比2 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拔牙完整性(值1-5 分,分数越高说明拔牙越不完整,对牙槽窝损伤严重)、术中出血量、肿胀程度(根据面部软组织和牙龈肿胀情况将其划分为1-5 个等级,分值越高肿胀程度越严重)以及手术时间。(2)对比2 组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VAS 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评估,分值0-10 分,分数与患者疼痛感成正比。(3)对比2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微创拔牙术治疗阻生牙的临床效果研究,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并发症发生率用%表示,手术指标和疼痛评分用±s 表示,用卡方、t 检验,P <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拔牙完整性评分、术中出血量、肿胀程度、手术时间数值,均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P <0.05。

表1:对比2 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VAS 评分(±s;分)

表1:对比2 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VAS 评分(±s;分)

组别例数拔牙完整性(分)术中出血量(mL)肿胀程度(分)手术时间(min)VAS 评分(分)观察组431.67±0.243.54±1.041.86±0.3216.53±4.713.21±0.64对照组433.14±1.016.53±1.523.41±1.2126.84±5.465.48±1.27 t--9.28510.6468.1219.37610.467 P--0.0000.0000.0000.0000.000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98%,比对照组23.26%低,P<0.05。

表2 对比2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食物日趋精细化,人的咀嚼功能逐渐降低,对颌骨的发育刺激逐渐减退,导致了颌骨的发育不足,没有足够的间隙来容纳全部牙齿,导致阻生牙的发生[4]。阻生牙牙冠周围的牙龈常出现发炎、疼痛情况,可导致面颊肿胀、张口困难,常常引起邻牙龋坏、松动及牙槽骨吸收等症状[5]。常规的拔牙手术对牙齿周围组织损伤较大,手术中若用力不当极有可能造成颌骨骨折的现象,且手术器械较多,手术的时间较长,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都造成一定创伤,影响到预后的效果。而微创手术能在短时间内将牙冠部横断,去除周围邻牙和牙根部的阻力,避免了锤击损伤牙周组织;且有喷水、吸唾器等仪器配合,能将牙齿碎屑和渗液吸出,清晰术野,大大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还能保证牙槽的完整性[5]。

在本文研究中,采用微创拔牙术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观察组行阻生牙拔除的患者,其拔牙完整性评分(1.67±0.24)、术中出血量(3.54±1.04)mL、肿胀程度(1.86±0.32)、手术时间(16.53±4.71)min 数值,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拔牙完整性评分(3.14±1.01)、术中出血量(6.53±1.52)mL、肿胀程度(3.41±1.21)、手术时间(26.84±5.46)mL,数据差异较明显,P <0.05;观察组患者的VAS 评分(3.21±0.64),比对照组患者的VAS 评分低(5.48±1.27),数据差异较明显,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98%,比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3.26%低,数据差异较明显,P <0.05。究其原因,是观察组患者采用了微创拔牙术,无论是手术器械还是手术的方式,对患者牙周组织的创伤性都较小,在微创、高效、损害小的情况下,提升了患者恢复效率。且手术的安全性较高,患者的术后反应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微创拔牙术治疗阻生牙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牙根完整性出血量
正畸力对临时支抗装置接触牙根引起牙根表面损伤的影响及其修复过程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
关于防火门耐火完整性在国标、英标、欧标和美标中的比对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更正说明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钢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