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X 线技术与CT技术诊断鼻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2021-02-05 02:13
医师在线 2021年1期
关键词:鼻中隔床面检出率

嵩明县人民医院 云南嵩明 651700

鼻骨骨折属于临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外伤性病症,主要是由于捶打、撞击等外力因素所引起,临床表现为鼻部塌陷、肿胀、出血以及鼻塞等症状,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外貌形象与生活质量,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会影响到鼻部的功能及外观形象[1]。因此,临床上接诊后首先应对鼻骨骨折采用MRI、CT 技术、X 线技术等手段进行准确诊断,进而制定科学合理治疗方案[2]。本文着重比较分组CT 技术、X 线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耳鼻喉科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9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过MRI 检查确诊。其中男性58 例,女性32 例;年龄18—64 岁,平均年龄(35.25±3.53)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8 例,外力打击62 例;骨折类型:单纯型30 例,复合型28 例,鼻中隔骨折32 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X 线、CT 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X 线技术:患者取俯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手部握拳支撑起下颌,让头部呈矢状面和床面保持平行,瞳间线也和床面保持垂直状态。将X 线检查仪的中心线对准患者鼻根下2mm 部位,并和床面保持垂直状态进行X 线平片拍摄,然后转动患者的头部偏向另一侧拍摄第2 张X 线平片。

CT 技术:调整CT 扫描仪的各项参数,将电流调整为200~320mA,电压调整为120kV,层厚调整为3mm,层距调整为3mm。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实施横断面扫描,然后让患者调整为俯卧位,并将头部努力向前伸展,同时头部向后仰,对其实施冠状面扫描检查。

1.3 观察指标[3-4]

两种方法检查鼻骨骨折及诊断出单纯性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以及复合型鼻骨骨折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 软件作处理分析,其中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选择χ2检验。若(P <0.05),即表示统计学存在意义。

2 结果

CT 技术检出鼻骨骨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 线技术,且CT 技术在诊断单纯性鼻骨骨折和鼻中隔骨折的准确率显著高于X 线技术(P <0.05),诊断复合型鼻骨骨折两种诊断方式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人体的鼻骨位于面部较为突出部位,而且由于鼻骨组织结构比较薄弱,周围组织结构比较复杂,在受到突然外力冲击作用时,容易受到损伤导致出现骨折现象。在检查和诊断鼻骨骨折时,首先应当熟练掌握鼻骨部位的生理解剖结构,然后应用相应辅助检查技术才能更好地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5]。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CT 技术、X 线等技术进行鼻骨骨折的诊断。采用X 线技术检查鼻骨骨折能准确知晓鼻骨中断、连续性移位、窦腔密度增厚等现象。但是此检查方式容易出现鼻骨影像和周围组织结构影像重叠现象,成像效果比较差,无法准确反映出患者鼻骨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CT 诊断技术属于一种高分辨率的扫描技术,具有图像清晰、扫描时间快、无创伤等优势[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CT 技术检查诊断鼻中隔骨折和单纯性的鼻骨骨折的准确率要明显优于X 线技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X 线诊断技术对鼻骨骨折部位的分辨率比较低,受到患者体位和投照环境等因素影响,降低X线诊断的准确率。患者鼻骨一侧出现骨折,且鼻部外观变化不明显时,其塌陷、骨移位等现象较为不明显,健侧鼻骨仍然处于挺直状态,应用X 线检查鼻骨骨折状况时,此类患者的骨折线容易受到遮挡,导致出现漏诊现象。使用CT 诊断时,因此技术具有较好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能将患者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外鼻骨性支架、软骨之间、周围组织状况清晰地反映出来。同时CT 检查鼻骨骨折患者时,还能较好的识别出鼻窦积液和局部肿胀等周围组织结构的受损伤情况。综上所述,在诊断鼻骨骨折中应将CT技术诊断作为首要手段,不仅能准确诊断出鼻骨骨折,还能明确骨折类型及受损伤严重程度,能够为医生提供治疗的可靠依据。

表1: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比较[n(%)]

表2: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

猜你喜欢
鼻中隔床面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明渠瞬时床面切应力粒子图像测量技术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鼻中隔偏曲治疗术式的研究进展
歪了的鼻梁尽早正过来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鼻中隔偏曲要手术吗
骨质疏松这样锻炼
6个姿势练好腰背肌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