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手球运动员体能评估对损伤预防的影响探究

2021-02-08 10:32刘云清高瑞芳张耀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12期

刘云清 高瑞芳 张耀

摘  要:文章通过对江苏女子手球队2014年和2015年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并对两年冬训期和备战期的形态及体能指标进行分析(包含FMS测试评分),明确科学体能训练对运动员损伤预防和体能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经数据统计分析后发现:合理的体能训练能使女子手球运动员年度急性损伤率从41.5%(2014年)降低至26.08%(2015年);形态指标明显改善,安静脉搏降低(P<0.05),躯干旋转稳定性也显著性提高(P<0.01);各项体能素质(如下肢本体感觉、速度、下肢爆发力等)与2014年训练前相比成绩显著提高(P<0.01)。

关键词:女子手球运动员;体能评估;损份预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5-0145-03

一、研究对象

江苏省女子手球队现役32名运动员,其中健将11人,一级运动员16人,二级运动员7人,身高:177.9    ±4.3cm,体重:67.5    ±5.8kg,年龄:20.2    ±3.5岁。运动年限:6.4±3.7年。

二、研究内容

采用回顾式问卷调查和整理医疗记录,统计2014年冬训期前一年当中运动损伤发生情况;2015年冬训前,继续采用上述方法统计一年的损伤发生情况。

在冬训期和赛前训练期每月采集体能监控指标。形态类指标:左右上臂围、左右大腿围、肩宽、臂展、臀围、体重、身高、BMI(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百分比。

机能类指标(含FMS功能性测试):晨脉、深蹲、栏架跨步、直线弓步、肩柔韧、躯干稳定撑、直膝举腿、躯干旋转撑。

体能素质类指标: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六边形跳、纵跳摸高、30米冲刺、三角形跑、前抛掷远、后抛掷远、深蹲、卧推、12分钟跑[1]。

三、研究方法

(一)指标测试

形态类:统一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标配健民II型国民体质检测器材,其中体脂百分比测试用Venus5.5体成分仪。机能类:采用标准FMS测试器材。晨脉于晨起卧床状态检测。体能素质类:采用科技部《中国运动员体能素质、身体形态参数调查及参考范围构建》课题组规范的测试仪器和方法。

(二)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指标以 X    ±SD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样本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定义为P<0.05,非常显著性水平定义为P<0.01。

四、研究结果

(一)運动损伤发生情况

如表1所示,2014年女子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略有差异[1-2],下肢损伤发生率更高,达到63.08%,其中急性损伤占41.5%。2015年运动员下肢损伤率为62.00%,急性损伤率从41.5%降到26.08%。结合体能训练过程分析,通过开展体能评估监控,找到训练中薄弱环节,实时调整训练方案,对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二)体能监控指标分析

1. 形态类指标

如表2所示,2014冬训前女子手球运动员左右侧肢体存在围度差,右侧肢体围度均大于左侧,可能与多数运动员均为右利手,训练和比赛中都是单臂运球射门,部分动作单腿支撑为主有关[3]。随着针对性体能训练方案的实施,对女子手球运动员形态改善的影响逐步显现。运动员左右侧肢体围度差异变小。尤其是2015年冬训后形态测试中,女子手球运动员左右上臂围、左右大腿围、肩宽、臀围、BMI、体脂%等指标与2014年冬训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机能类指标

晨脉反映的是运动员心脏功能和对运动负荷的适应程度。功能性测试指标,深蹲、栏架跨步、直线弓步、肩柔韧、躯干稳定撑、直膝举腿、躯干旋转撑主要反映全身几个主要部位的身体功能能力和是否存在薄弱环节[4],可以为运动损伤早期筛查、体能训练的针对性提供参考。如表3所示,与2014年相比,2015年冬训后女子手球运动员的晨脉、深蹲栏架跨步、躯干旋转撑三项指标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提示运动员心脏功能能力、髋关节灵敏性及核心肌群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3. 体能素质类指标

与2014年前比,2014年冬训后运动员闭眼单脚站、六边形跳、前抛掷远测试指标明显改善(P<0.05、P<0.01)。2015年冬训后闭眼单脚站、六边形跳、纵跳摸高、30米冲刺、三角形跑、前后抛掷远、引体向上、深蹲、卧推、12分钟跑与之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提示经过一个训练年度后,运动员本体感觉、下肢平衡能力、速度素质、灵敏性、下肢爆发力、身体协调性、上肢力量耐力、上下肢最大力量及专项供能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对防止运动损伤发生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五、讨论

(一)手球项目体能训练的特点

手球是允许身体对抗的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对技战术的发挥较为重要。通过观察,国内外运动员形态存在差异,欧洲女子手球运动员身材高大、肌肉线条好、爆发力好,国内女子手球运动员身材矮小、肌肉线条不明显、爆发力差。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选材,二是体能训练的方法存在差异,国外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的重视程度更高[3]。

手球专项训练对周期性要求高,如果只是简单关注力量、柔韧,整体训练安排就会缺乏系统性[4]。另外,场上各个位置手球运动员虽技术特点和生理特征同,但对体能训练的需求也不同,针对性地训练才能满足个性化技术结构的需要和能量消耗的特点[5]。

(二)手球项目体能训练的具体要求

1.规范和专项化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训练或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的肩部、腰部和大腿的负荷较重,局部反应也较大,日积月累就会影响运动员的疲劳恢复和正常技术结构。

2.专项体能训练要求高。手球项目持续的对抗性和高度的紧张性,更容易出现在不稳定状态下的技术特点发挥,会造成过多的能耗或是劳损引起损伤,因此体能训练要更加注重细节的专项需要。

3康复性体能训练。手球运动员劳损型损伤多发在下肢[6],这些慢性损伤与运动强度和疲劳恢复程度有直接关系,适宜地安排康复性体能训练,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

4. 加强手球运动体能训练重要性

手球在很多方面与篮球、足球、曲棍球等同场对抗类项目有相似之处[3]。需要在高强度对抗下完成动作,在训练中必须加入体能训练的内容。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由体能、技能、战术、心理和运动智能这5种能力有机组成,5种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7]。体能是其他各种子能力形成与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基础性条件。运动员所掌握的竞技知识,也必须借助其运动素质的表现与发挥才能够成功地得以运用[8]。

女子手球运动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体能基础,才能在速度快、高强度、对抗激烈的手球比赛中充分发挥运动技术,更好地完成战术,还能避免在赛场中受伤。

六、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通过系统体能测试指标监控不同训练备战阶段的体能素质变化情况,可有效保障体能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可有效改善运动员的形态,提升身体机能和素质能力,有效控制和缓解劳损, 年度急性损伤率下降明显。

参考文献:

[1] Gabbett,T.J.. GPS Analysis of Elite Women's Field Hockey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J].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2010,24(05).

[2] Macleod,H.,Morris,J.,Nevill,A.,et al. The Validity of a Non-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for Assessing Player Movement Patterns in Field Hockey [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09,27(02).

[3] 俞繼英. 奥林匹克手球[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4] Buchheit,M.,Lepretre,P.M.,et al. Cardio Respiratory Responses During Running and Sport-specific Exercises in Handball Players[J]. Sci Med Sport, 2009(12):399-405.

[5] Cherif,M.,Said,M.,Chaatani,S.,et al. The Effect of a Combined High-Intensity Plyometric and Speed Training Program on the Running and Jumping Ability of Male Handball Players[J]. Asi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12,3(01):21-28.

[6] 曹峰锐. 女子手球运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测试结果分析[J]. 体育学刊,2009,16(10):102-105.

[7] Lategan,L.. Isokinetic Norms for Ankle, Knee, Shoulder and Forearm Muscles in Young South African men[J]. Isokinetics and Exercise Science,2011,19(01):23-32.

[8] 李长海,杨晓亮,曾正英. 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子手球队防守能力分析[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8(01):52-54.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