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结合,知“痣”擅对
——痣分很多种,分清良恶防癌变

2021-02-12 08:39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骨科于胜吉李晓阳
抗癌之窗 2021年3期
关键词:色素痣黑线黑色素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骨科 于胜吉 李晓阳

人,全身上下,大到骨骼、内脏,小到汗腺、毛发,99.99%的东西都是有用的。但感觉就有那么0.01%的东西是“多余”的,比如痣。

想想看:一颗突出的大痣长在脸上,咋看都不顺眼,要是再有根毛,哎!长成天仙也要扣成负分;此外,痣可能会变成癌,冯小刚的贺岁电影《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就因脚背上的一颗黑痣演变成了黑色素瘤,在人生告别会上发出了“小时候仿佛还在眼前,今天就死到临头了……”的生死感悟,把大家伙儿吓得够呛;还有嘛,咱老百姓常说,嘴角长痣有口福、泪下生痣招桃花,胸有大“痣”乃志在天下,但手板心、脚板心长痣那可万万不好,不仅影响财运,搞不好要人命哩!“医生啊,你赶快帮我把痣切了吧!”

其实,从医学专业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种皮肤病变,痣以良性居多,绝大多数的痣这辈子就只是个痣而已,会长期跟我们友好相处。但少数长在特定部位、形态特殊的痣,的确有演变成癌的可能,需要提高警惕。

究竟,什么是痣?又要如何区别各种痣,分清良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呢?

小课堂

一、痣是什么

痣的本质是一个或多个皮肤正常成分细胞的良性增生。生活中老百姓常说的“黑痣”“痦子”一般指的是最常见的色素痣。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痣,比如,表皮痣、结缔组织痣、皮脂腺痣、血管痣等。根据发生时间,痣也可以分为先天性痣和后天性痣。先天性痣即生而带来;后天性痣,多在2岁后出现。

二、痣有哪些类型

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是最大的器官,成年人全身皮肤面积是1.5~2.0m2,质量约占体重的16%。皮肤的组织结构由外往里可分为三层,即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图1)。同时皮肤中还附带有毛囊毛发、汗腺、皮脂腺及指(趾)甲等附属器官,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及肌肉组织。表皮处于皮肤的最外层,它决定了皮肤的原始外观状态,如干燥或柔润、黝黑或白净等;真皮对于皮肤的弹性、光泽及紧实度等产生直接的影响;皮下组织又称为皮下脂肪层,位于真皮下方,具有保温防寒、缓冲外力的作用。

图1 皮肤的结构示意图

色素痣中,活跃的黑色素细胞在皮肤中的位置深浅决定了痣的类型。因此,色素痣可以分为皮内痣、交界痣和混合痣(图2)。

图2 痣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1)皮内痣:为成年人最常见的一类色素痣。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头颈部最为常见。活跃的黑色素细胞位于表皮下真皮层,常常高于皮面,呈半球形隆起的丘疹或结节,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状,或有蒂,呈深浅不同的褐色,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一般不增大。皮内痣的典型特征是可含有毛发。

(2)交界痣:手掌、足底及生殖器部位的色素痣多为这一类。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分,活跃的黑色素细胞主要位于基底细胞层,扁平或略高出皮面,平滑、无毛、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疹,色素比皮内痣要深一些,通常较小,直径1~6mm。

(3)混合痣:是指皮内痣与交界痣同时存在。外观类似交界痣,但可能更高起,有时有毛发穿出。

三、如何判断痣的良恶

生活中,人们谈“痣”色变,最主要是因为某些痣可能恶变为黑色素瘤。黑色素瘤,通常是指恶性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细胞来源的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简称恶黑,多发生于皮肤,也可见于黏膜和内脏,约占全部肿瘤的3%。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占皮肤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占6.8%~20%)。好发于成人,皮肤白皙的白种人发病率高,而深色皮肤的亚洲人和非洲人发病率较低,极少见于儿童。部分患者有家族性多发现象。

相比较形态比较规则、边界比较清楚、发展比较缓慢或者没有发展的黑色素细胞痣,黑色素瘤的区别在于:早期可能为局限的黑色病损,但会有较明确的进展过程,面积逐渐变大、有凸起、有结节,严重者会出现菜花样表现,同时伴有破溃、出血症状,会有局部的色素晕或者有色素脱失的表现。同时,因为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会向周围皮肤扩散,出现卫星灶表现,也容易早期向淋巴结转移,使淋巴结受累。还可通过血液循环,向肺、脑等远隔的位置转移。

恶性黑色素瘤可以是新发生的,但多是由先天性或获得性良性黑色素细胞痣演变,或发育不良性痣恶变而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痣”是否恶变呢?

其实,对于身上的痣,我们可以从以下五点进行判断。

(1)从对称性判断:

普通痣目测一般是两边对称。恶性黑色素瘤则多是不对称、不规则的形状。

(2)从边缘判断:

普通痣的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恶性黑色素瘤的边缘多参差不齐,呈锯齿样,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3)从色泽判断:

普通痣的颜色多为黄色、褐色、棕色或黑色。而恶性黑色素瘤常颜色不均,可以同时有多种颜色。如果在短期内,痣突然变亮,颜色突然加深、变黑、变蓝或者变淡,需要及时就医。

(4)从大小判断:

普通痣直径小于5mm。对于直径大于6mm的痣,要提高警惕。

(5)从变化判断:

普通痣常年不发生变化,一般没有任何感觉。如果在短期内,痣的颜色、大小、形状短期内发生较大的改变,比如,面积迅速增大、边界突然变得不规则;原来长毛的黑色素痣,毛突然脱落;皮肤出现出血、溃疡、瘙痒,破溃之后很难愈合,有溃疡—结痂—破溃反复发生的表现;周围又长出许多新的小肿物,出现卫星痣,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色素痣受到紫外线照射、反复摩擦和损伤后,恶变的风险大幅度提高,因此,对长特殊部位的痣,比如,颈部、头面、脚底、手掌、腋窝、腹股沟等,最好提前到专业的医院咨询医生的意见,防患于未然。

针对以上5点,可初步对“痣”的基本情况进行判断。当然,严谨科学的方法是到专业的医院做皮肤检查或病理检查,通过医学分析,再考虑是否需要切除。

再用一张图进行总结,什么样的“痣”需要额外关心(图3)?

图3 痣的五种变化,需要提高警惕

总而言之,色素痣与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大有不同,恶性黑色素瘤的最终诊断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日常生活中,如果色素痣出现了以上5种改变,为了早期明确,早期治疗,建议还是及时到专业医院寻求医生的当面诊断,必要时采取病理检查,决不能掉以轻心。

四、确诊了黑色素瘤,哪种治疗方案更适合呢

需要强调的是,并没有有效去除色素痣方法,复发很常见。但是对于长在掌跖、腰部、腋窝、腹股沟等容易摩擦部位的交界痣和混合痣,因为有恶变为黑素瘤的可能,一般考虑手术切除。若已经出现恶变征象,比如,体积突然增大、颜色变黑、表面出现脱屑、糜烂、渗出、结痂、出血、溃疡、炎性肿胀,自觉疼痛或瘙痒,以及周围出现卫星病灶,等等,应立即切除。

相较其他类型的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更容易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防止转移,尤为重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两大类。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指的是局部原发病灶手术切除后,给予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中医治疗等其他形式的治疗。辅助治疗的目的是阻止或者延缓术后可能残存的癌细胞的生长造成的复发和/或转移。具体的治疗方式取决于黑色素瘤复发和/或转移灶的位置和大小。

黑色素瘤可以在原来发生的部位复发,也可以在一个新的部位复发;转移的部位可以是临近的淋巴结,也可以是远隔的肺、脑等重要脏器。所以黑色素瘤患者在接受原发病灶手术治疗后的随访和监测是非常关键的。定期复诊很重要,因为大部分复发和/或转移都是在治疗后定期看医生时被发现的。

知识拓展

以为是“灰指甲”的甲母痣

这种有黑线的指甲不就是灰指甲?NO,指甲上产生黑线的原因很多,如甲下色素细胞活化、指甲受伤等,还有一种情况是甲母上长痣,叫甲母痣(图4)。

图4 甲有“黑线”的甲母痣

甲母痣是黑色素痣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黑素溢出至甲板并随甲板生长而向前推移至甲缘,表现为一条棕色至黑色条纹竖线,所以也叫甲黑线。甲母痣的发生原因很多,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其他色素性疾病,还有指甲受伤也可以导致甲母痣的形成。

虽然大多数的甲母痣为良性病变,但如果出现黑线不断变深、变宽,甚至整个指甲和周边皮肤都是黑色的情况,就要谨防是黑色素瘤,必须及早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误区解读

黑痣越多,癌变可能越大

首先,痣的数量并不代表什么问题。每个人身上普遍都有5~20颗痣,随着年龄增长还会有增加的可能。所以即使有些人身上有好几十颗痣,也是正常情况。其次,不是所有的黑色素痣都会发生癌变,演变成为黑色素瘤。黑色素痣恶变为恶性黑色素瘤的概率为1:100万左右,是非常低的概率。

虽然恶变的可能小,但恶性黑色素瘤致死率非常高。黑色素瘤是死亡率最高的皮肤恶性肿瘤,占所有皮肤癌死亡患者的60%~70%。恶性黑色素瘤早期就可以通过淋巴结转移,一旦发生转移,生存率极低。因此,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最好的办法。

猜你喜欢
色素痣黑线黑色素瘤
不同部位色素痣分次切除的效果分析
云南省肿瘤医院1 203 例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SOX2/GLI1-ST3GAL1-AXL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的转移
黑线
痣癌变引起的症状
别忽视身上的痣
澳大利亚的“国民癌”
虾背黑线真的特别“脏”吗
这也算海鲜
七巧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