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情境教学法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2-12 00:24马琳琳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香雪火车创设

马琳琳

使用情境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但是,在语文课上,一些教师为了快速完成教学任务,会创设一些虚假的、与课文毫不相关的情境,导致教学活动难以开展下去,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此,笔者就以《哦,香雪》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使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小说阅读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形象

《哦,香雪》是作家铁凝的代表作,获得过全国短篇小说类大奖,其中的经典女性人物“香雪”也深深地影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但是时隔经年,社会发展得如此之快,现在的学生很难与小说中的人物共情,无法对这个人物形象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对 此,教师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少女香雪被途经台儿沟的火车不小心“带走”了,乡亲们焦急万分,不知道该如何寻找她。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写一份“寻人启事”,好让乡亲们早点找到香雪。

这一情境与课文内容相关,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主动地阅读小说,在小说中搜寻有价值的信息,寻找描写香雪的容貌、衣着等特征的句子。虽然与香雪有关的重要信息散落在文本之中,但是寻找信息的难度并不大。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写寻人启事需注意的要点,提醒他们务必细读文本,不要轻易漏掉文中的关键信息。

示例:

寻人启事

香雪,女,十七岁,初中学历。衣着整洁干净,皮肤白,胆子小,不爱说话。XXXX年X月X日和同村的姑娘们一起到台儿沟站台等候晚上七点从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火车。据目击者称,她可能在经停的一分钟里误上了火车,没来得及下车,走失时头上系有一条紫红色的围巾,臂弯里挎着装有鸡蛋的篮子。她的家人及乡亲们十分着急,如本人看到请速回家,如有知情人士也欢迎向村支书提供线索。

联系电话:XXXXXXX

万分感谢!

(附课文中香雪的插图)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建议他们再大胆一点,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适时发挥想象力,让香雪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学生立刻心领神会,从“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么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这句话中又搜集了一些信息,在寻人启事中增添了一些内容:她的眼睛大而明净;她时常将鸡蛋卖给车上的旅客,且不喜欢讲价……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主题

一般来说,教师创设情境是为了布置任务,让学生更好地阅读课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合适的情境,布置一些有梯度的任务。之前,我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了“香雪”这一人物形象。此时,我们可以再次创设情境,引导他们探究作品的主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帮助下(寻人启事发挥了作用),香雪终于回到了台儿沟,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她,甚至有外地人专程搭乘这趟火车,只为在火车停留的一分钟里,见一见这名美丽朴实的少女。假如你是电视访谈类节目《与你有约》的编导,想要采访香雪,请你设计一到两个主问题。

教师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上了火车后,香雪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们非常想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有的学生自行代入“香雪”的角色,说:“她当时一定感觉自己飞了起来,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有的学生说:“上了火车后,她先是害怕、担心,然后看着周围人和善的模样,她渐渐冷静下来,欣赏窗外的风景。”还有的学生说:“上了火车之后,她发现火车上的人没有那么高不可攀,火车上的食物甚至还不如家里的香,火车上看到的风景也没有台儿沟美。也许,她从此就不会再向往外面的世界了。”学生能关注外部环境里的人和物,还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猜测人物当时可能产生的想法。对此,教师应予以鼓励。但是,所有猜测都必须有依据,不然就脱离了文本。教师可以让他们结合文本补充说明自己之所以这样猜测的原因。

有的学生说:“香雪的举动是真诚自然的,只有像她这样的既渴求知识又纯朴天真的山村少女才会有如此的勇气与行为。她的追求是如此的具体、微小,却又是如此的丰富、宏大。她是台儿沟唯一的一名初中生,从她用鸡蛋换铅笔盒的行为,我们就能发现她和台儿沟里的其他人不一样,她敢于接受新事物,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上了火车,见到了外面的世界,她产生新的想法也很正常。”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

教师创设情境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美,培养其审美素养,给他们以正向价值观的引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香雪终于被找到了,她回到台儿沟后,不少乡亲都来看望她、关心她。假如你生活在台儿沟,请你模仿她的口吻给乘坐火车归来的香雪写一封信。

这个任务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的学生模仿凤娇的口吻给香雪写了一封信。凤娇是小说中当仁不让的“女二号”,因为个性开朗、敢说敢做而深受大家的喜爱。某学生将目光聚集在凤娇的身上,并且尝试走进她的内心世界。他认为,香雪内敛而矜持,凤娇外向而泼辣。在给香雪的信中,他模仿凤娇的口吻写道:“香雪,你终于回来了!知道你误上了那辆火车,可把我急坏了!对了,你在火车上看见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了?火车上人人都别着金圈圈吗?你有没有问一下他们那个金圈圈叫 什 么 ? 老 待 在 車 上 ,头 晕 不 晕 ? 车 上 有 饭 吃吗?……”学生写的信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非常自然、真实。

总之,情境的一头连着文本,另一头连着学生。教师既要创设出与文本相关的情境,又要熟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出最利于他们发展的情境,打破局限,突破定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香雪火车创设
香雪形象探析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哦!香雪
紧贴人物读小说
火车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登上火车看书去
黄河故道梨花开
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