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2021-02-13 01:57黄芸芸
健康之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脑卒中

黄芸芸

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受治疗的93例脑卒中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认知训练组、延迟认知训练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早期认知训练组采用早期认知训练,延迟认知训练组采用延迟认知训练。比较三组干预效果。结果:早期认知训练组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延迟认知训练组和对照组,P<0.05。結论:早期认知训练应用在脑卒中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效果较好。

关键词:认知训练;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变,会对脑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患者产生认知障碍。脑卒中合并轻度认知障碍会对患者运动能力、日常活动能力造成影响,阻碍患者康复[1]。因此,临床需加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训练,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本研究探究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3例脑卒中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认知训练组、延迟认知训练组、对照组,各31例。早期认知训练组年龄43~72岁,平均(59.78±4.37)岁;男16例,女15例。延迟认知训练组年龄44~70岁,平均(59.14±4.11)岁;男15例,女16例。对照组年龄40~73岁,平均(59.11±4.35)岁;男14例,女17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书;(2)确诊为脑卒中合并轻度认知障碍;(3)无合并严重疾病。

1.3 康复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在病情稳定后48 h内进行康复训练,主要对患者的进食、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训练,指导患者上下楼梯、平地步行、平衡、重心转移、站立、床上运动、姿势摆放等。每周训练5 d,每天训练100 min,训练4周。早期认知训练组患者与延迟认知训练组患者均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训练,其中延迟认知训练组患者延迟2周开展认知训练,认知训练内容与早期认知训练组保持一致。认知训练主要内容包括:患者注意力训练(视觉跟踪、电脑与猜谜游戏等)、记忆力训练(倒背数字、词语配对、图片记忆等)、计算力训练(超市购物模拟、餐厅点菜模拟等)、思维推理能力训练(食物分配、行程安排等)。

1.4 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进行比较。其中认知功能测评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测量表(MMSE),总分30分,评分越高认知功能越好;神经功能测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总分42分,评分越低神经功能越好;日常活动能力测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日常活动能力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方差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早期认知训练组训练后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延迟认知训练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多伴有认知障碍,而积极采取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避免发生痴呆。认知训练通过对患者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等方面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和神经功能,提升日常活动能力。本研究对93例患者分组研究,分别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早期认知训练/延迟认知训练,结果发现,三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较训练前有所恢复,且早期认知训练组优于对照组和延迟认知训练组,提示越早进行认知训练,康复效果越好。

综上所述,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恢复有促进作用,且越早进行越好。

参考文献

[1]袁冰.基于康复训练的强化记忆刺激对脑卒中所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力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7):921-923.

猜你喜欢
脑卒中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三位一体”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和预后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针灸配合康复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