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1-02-13 13:22张丽娜
健康之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

张丽娜

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心内科就诊的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负面情绪评分以及安全事件概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負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促使心内科护理工作程序更加规范,进而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心内科护理;护理质量

心血管内科疾病起病急,病情复杂多变,且多数为中老年患者。持续质量改进是从质量控制基础上发展而来,注重过程管理及环节控制,在临床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1]。为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心内科就诊患者192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心内科于我院就诊的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男52例,女44例;平均年龄(55.3±3.4)岁;心肌梗死45例,心律失常46例,其他心内科疾病5例。观察组男53例,女43例;平均年龄(55.1±3.5)岁;心肌梗死44例,心律失常47例,其他心内科疾病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1)护理评估。从患者康复速度、依从性、对护理工作反馈等方面综合评估心内科护理工作质量,发现心内科护理在用药指导、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部分心内科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差、错误认知、饮食不规范、未能按时坚持运动锻炼等。(2)制定改进方案。健康教育:运用针对性教育,纠正心内科患者的错误认知。入院初期阶段,针对文化程度较高患者,护理人员发放心内科疾病护理知识手册后,辅以口头宣教,帮助患者理解疾病治疗方法、预后及复发风险的特征等知识。针对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初期教育采用口头宣教联合视频宣教,利用移动智力终端设备播放有关的健康知识视频,并利用快问快答形式,检验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状况。用药指导:心内科患者多因对治疗方法不信任、担忧病情反复而未能及时用药。因此,可通过宣教和讲解坚持用药后预后良好病例等多种方式,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用药的正确认知。饮食及运动管理:帮助心内科患者充分理解调整饮食、坚持运动的重要意义,参照患者的饮食偏好、既往运动习惯制定饮食干预、运动锻炼方案。(3)质量改进循环。实施改进方案一段时间后,重新进行护理评估,判断现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及是否存在问题,如发现某种或多种措施有效解决了前次评估发现的问题,则保留;如发现运用新措施后,问题并未得到纠正,则将其纳入本次循环的改进重点,重新确立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预后。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负面情绪评分、安全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治疗、负面情绪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安全事件发生率3.12%,对照组10.4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心内科疾病类型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由于心血管疾病发病危急,住院期间并发症较多,因此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要求。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是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方法,目的是持续改进现有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内科护理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的运用,可提高工作的安全性,且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石志新.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265.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
造口人照护模式的应用研究
用iPad实施床边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
腔镜资源整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