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心血管内科采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

2021-02-13 13:36马楠
健康之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人性化护理心理护理

马楠

摘要:目的:分析在心血管内科采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用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人性化护理;心理护理

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通常以慢性病比较常见,且合并其他并发症患者数量较多,由于住院治疗时间较长,诸多患者极易出现不良情绪,继而影响治疗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更加明确提出了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为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必须要确保全面化、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人性化护理和心理护理既要提高对医疗和护理操作的高度重视,也要重视患者的实际需求,基于患者的视角给予有效的护理[1]。本研究分析在心血管内科采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41±6.35)岁。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0.25±6.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給予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且长期受病痛折磨,极易出现不良情绪,甚至对治疗产生一定抗拒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从患者的个性特点出发,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引导患者勇于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应将疾病治疗的重要作用告知于患者,引导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心。此外,护理人员应利用业余时间,提高沟通交流技巧、心理学专业知识,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化的心理指导。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主要采取Barthel指数量表,最低为0分,最高为100分,分数高低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学发展和模式转变,在医疗体制改革发展过程中,医院已经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实体的顺利转型。心理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树立了高度的服务理念,提高对患者的重视程度,凸显患者的主体性地位,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确保患者有较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取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官莉萍,官颖萍,崔芳.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患者舒适化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20,27(1):91-92.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人性化护理心理护理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饮食和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探究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