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2021-02-13 13:36杨洁王骞张琪姚伟
健康之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满意度

杨洁 王骞 张琪 姚伟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予以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88.24%(P<0.05)。结论:呼吸科危重症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显著,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呼吸科危重症;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满意度

呼吸内科疾病中,以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常见,其病情比较危重,需要住院治疗,且主要发病人群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病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治疗过程中护理风险较大,造成护理难度性增加,如果护理方式不当,易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常规护理难以满足患者的实际治疗需求,因此应采取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降低呼吸内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本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50~80岁,平均(65.35±3.25)岁。对照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51~80岁,平均(65.85±3.15)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加强用药指导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1)护理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发生原因详细记录,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由于呼吸科重症患者卧床时间较长,治疗时间长,长期受病痛折磨,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治疗需求明确化,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此外,若医疗设备出现问题,应第一时间予以更换;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意识,并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2)加强防范意识。医院应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医护人员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3)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疾病发生原因和护理风险进行详细讲解,使患者和家属均具备正确的就医态度,预防过激事件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8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呼吸科疾病种类较多且严重,患者涉及的护理问题存在着明显差异,需对各种不良事件风险予以排除,通过对潜在风险和原因充分評估,促进护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不断强化治疗效果,为患者顺利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2]。

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指评估不安全因素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准确评估和判断潜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旨在将各种风险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确保患者具备良好的配合度。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实施过程中,先要进行风险评估,加强防范意识,进行健康宣教,定期开展培训活动,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等,对其治疗流程、潜在护理风险等进行详细讲解,最大程度规避不良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较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海娟,冯梅,邓钰.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0):167

[2]鲜于云艳,孙璇.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823-824.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满意度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探讨亲情护理应用于焦虑症的效果
产妇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