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

2021-02-13 13:36杨玉霞
健康之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脑梗死有效性

杨玉霞

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7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参照组(37例)与研究组(38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MMSE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NIHSS评分较参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有积极意义,还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脑梗死;规范化护理;有效性

脑梗死救治后需要经历较长的康复时期,该阶段患者依从性不高,不利于预后,因此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研究分析规范化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救治的脑梗死患者75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参照组(37例)与研究组(38例)。参照组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2±3.3)岁。研究组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3.6±3.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规范化护理:(1)叮嘱患者规律进食,做好饮食护理,晨起饮用白开水;(2)监督患者早睡早起,必要时遵医嘱予以安眠药辅助睡眠;(3)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控制最佳用药时间;(4)引导患者展开早期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耐受性及恢復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干预持续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进行评价。(2)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护理满意情况分为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Barthel指数与MMSE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NIHSS评分较参照组更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3讨论

脑梗死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主要由于患者丘脑供血异常,导致脑组织缺氧、供血不足等,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抢救治疗结束后,需给予患者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等,提高预后效果。

规范化护理主要通过对患者饮食、作息、药物、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继而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能够在为患者树立积极治疗态度和信心的前提下,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在最大限度尽量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MMSE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NIHSS评分较参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

综上所述,规范化护理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与认知功能有积极意义,也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曹晔.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干预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24-25.

猜你喜欢
脑梗死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急性脑梗死的CT脑灌注成像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参芎龙蝎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