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2-13 13:22唐彩艳
健康之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老年冠心病

唐彩艳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上肢垫联合压迫止血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介入上肢垫联合压迫止血器进行压迫止血,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指端血氧饱和度情况(SaO2波动值)、腕掌部疼痛感(VAS评分)和肿胀度(术肢指围)、并发症(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SaO2波动值、术肢指围和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应用介入上肢垫联合压迫止血器,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冠心病;老年;介入上肢垫;压迫止血器;综合护理干预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不断改进,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凭借其创伤小、恢复快、周围血管并发症少、不必强制卧床、减少会阴部的暴露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介入治疗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为广大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仍需使用抗凝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止血方法是入工手法压迫止血,需要严格卧床和术侧肢体24 h制动,长时间处于强迫伸直位,活动明显受限,易引起腰背部及腿部肌肉僵直[2]。临床认为,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需要给予患者护理干预作为辅助。近年来,我院将自制介入上肢垫联合压迫止血器应用于经桡动脉行介入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0.2±6.3)岁;男24例,女21例;心功能Ⅰ级15例,Ⅱ级15例,Ⅲ级10例,Ⅳ级5例。试验组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0.1±6.2)岁;男23例,女22例;心功能Ⅰ级14例,Ⅱ级14例,Ⅲ级11例,Ⅳ级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由术者从无菌袋中取出(Helix Tourniquet)螺旋压迫止血器,将止血器的加压软垫中心点对准桡动脉穿刺点后5 mm处,拔出鞘管同时按压穿刺点10 min,根据患者手腕粗细,调节合适松紧度,以无出血为准。在术肢腕掌部垫自制介入上肢垫,嘱患者术肢避免剧烈运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术肢情况,关心体贴患者,2 h后将压力减半,以后每1~2 h放松1次,一般6 h撤除止血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按时按量为患者供给药物,确保患者无异常情况出现。患者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解决。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巡视,术侧腕部无负重制动6 h以上,对患者的术侧肿胀程度、指端疼痛程度、穿刺部位出血程度进行记录和观察。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介入上肢垫联合压迫止血器的作用和原理等,使患者对其有初步的认知,还可以采用播放轻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等,确保患者的心态积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2)健康教育。采用公开课的形式,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和依从性。让患者放松身心,做好手术的心理准备,采取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和术后恢复。(3)并发症护理。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一旦出现并发症,要及时处理,并且告知患者放心配合。(4)生活护理。患者所处的环境要舒适,温度控制在26℃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保持安静,使患者能够好好休息。(5)疼痛护理。采用专业的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和分析。如果疼痛程度过高,可以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如果疼痛程度较低,可采用物理性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指端血氧饱和度情况(SaO2波动值)、腕掌部疼痛感(VAS评分)和肿胀度(术肢指围)、并发症(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应用SPSS16.0软件,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氧饱和度、腕掌部疼痛感和肿胀度比较

试验组SaO2波动值、术肢指围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944,P=0.008)。见表2。

3讨论

桡动脉螺旋压迫止血器是一种新型的小型器械,可直视桡动脉穿刺点,便于观察出血、渗血情况,并可根据桡动脉搏动、末梢循环情况、渗血情况及时调整压力或绑带的松紧度,有效减少术后穿刺部位的并发症,术后即可下床行走,可减少长时间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且压迫止血时间短、痛苦小、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护理,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制介入上肢垫能够对患者术侧上肢的手腕和手掌起到支撑作用,减少患者的重力负担,从而确保上肢血流循环充分,减少术后疼痛和肿胀等情况的发生。此外,自制介入上肢垫还能缓解活动带来的冲击,减少因为活动造成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术后除了常规治疗之外,还需要给予护理干预作为辅助。常规护理干预往往只关注患者生理指标的改善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忽略了患者心理维度、生活维度等的变化。综合护理干预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干预措施,实施率高,效果显著。它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使得患者的康复效率更高,配合度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SaO2波动值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使得患者的恢复和康复效果更佳,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试验组术肢指围和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指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这是因为综合护理干预将减轻患者的疼痛作为护理的目标之一。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综合护理干预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作为重中之重,在并发症发生之前做好预防,并发症发生之后做好处理,临床治疗效率更高。

综上所述,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中应用介入上肢垫联合压迫止血器,并且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SaO2波动值、术肢指围和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丽萍,吴少琼,王丽娜.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经皮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3):398-400.

[2]牛明钊.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國现代药物应用,2020(18):55-56.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