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结合氨氯地平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清PCⅢ、NO水平的影响

2021-02-23 12:46张志军蔡少杭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钩藤天麻证候

张志军 蔡少杭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 363000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可引发多脏器或功能损害,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西医在高血压治疗中多使用降压药,且需要终身服用,患者常难以坚持,服药依从性较差;且长时间服药使得患者体内存在耐药性,导致药物效果不佳,甚至引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对患者预后恢复造成影响[1]。中医将高血压归结为“眩晕”“头晕”等范畴,以阴虚阳亢型最为多见,认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肝肾异常等与高血压疾病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中医治疗中以熄风养肝、滋阴潜阳为该病症的基本治法[2]。基于此,本文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给予天麻钩藤饮结合氨氯地平治疗,旨在探究其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type Ⅲ,PCⅢ)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9.84±3.71)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88±0.94)年。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0.03±3.18)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67±0.9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3]中疾病相关诊断标准,未服用降压药情况下,舒张压≥90mmHg(1mmHg=0.133kPa)及收缩压≥140mmHg便可诊断为高血压;中医符合《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阴虚阳亢型分型标准,患者症状表现如下:头痛眩晕,腰膝酸软,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质红,舌苔少,脉弦细。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参与本研究前1个月内无外伤及手术史;依从性好;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疾病病史,且长时间服药;伴有肝、肾、心功能异常;存在神经性病变或精神病史,无法完成本研究者。

1.4 方法 对照组行西医治疗,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042),规格5mg/片,初始计量为1片/次,qd;若疗效不显著,可增加剂量至2片/次,qd。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天麻钩藤饮治疗,天麻钩藤饮组方如下:夜交藤、杜仲、桑寄生、益母草、黄芩、天麻、朱伏神各10g,川牛膝12g,山栀、石决明(先煎)、钩藤(后下)各15g。若伴虚热,加生地黄、生牡蛎、银柴胡;若四肢寒冷、神情疲乏,加附子、肉桂;若伴瘀斑,加当归、川芎、红花。用水煎熬组方内各药物,取汁150ml,于早晚服用,每日1剂。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后评定疗效。

1.5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液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好转,血压下降明显为有效;临床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血压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血压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量患者血压,测量血压前安静休息10min,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右臂卧位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3)中医证候积分: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估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健忘症状改善情况,采用0~6分评分法,根据患者症状的无、轻、中、重度赋予0、2、4、6分,总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4)血液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ml,对血液行离心处理后留取上层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PCⅢ、NO水平。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12<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血压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3 两组血液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PCⅢ、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Ⅲ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PCⅢ、NO水平比较

3 讨论

中医认为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发生与肾经、肝经、心经、冲任等阴阳失衡相关,以阴虚为本,阳亢为标。《内经》中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高血压发病与肝、肾相关,头晕、耳鸣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认为人至中年之后,肾精渐亏,阴不制阳,至老年时则阴虚阳亢。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证型,且病情的发展与情志不畅、肝肾异常、饮食不节等因素相关,中医治疗以补肝益肾、平抑肝阳、清热潜阳为主[5]。

本文采用的天麻钩藤饮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作用。组方中夜交藤祛风通络、养血安神;杜仲补肝益肾、调理冲任;桑寄生补益肝肾、祛风除湿;益母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朱伏神益气健脾、宁心安神;川牛膝强身健体、驱寒除湿;山栀清肝明目、泻火除烦;石决明平肝清热、平肝潜阳;钩藤息风止痛、清热平肝[6]。诸药合用,可奏补益肝肾、平抑肝阳之效。现代药理学表明[7],益母草具有降压作用,可降低或逆转肾上腺素;川牛膝可引血下行,短暂性扩张血管,提高血流量,并减少对血管壁内皮细胞的损害,提高血管弹性;石决明中含有大量碳酸钙,可有效保护受损肝脏;钩藤中的钩藤碱具有降压、镇静之效,通过下调心输出量及外周阻力达到降压效果。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提示与单纯氨氯地平治疗相比,结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血压控制效果较佳。血清PCⅢ被认为是体内Ⅲ型胶原合成的间接标志物,用于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NO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释放及合成的内源性调节因子,不仅可舒张血管平滑肌,同时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心肌纤维化[8]。治疗后血清PCⅢ水平较低,NO水平较高,提示患者血压在得到控制的同时,心肌纤维化明显延缓,利于促进预后恢复。

综上所述,天麻钩藤饮结合氨氯地平在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中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各临床症状,延缓心肌细胞纤维化,在改善患者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钩藤天麻证候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HPLC法测定不同煎剂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煎出效率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