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障技术降低精细器械处理缺陷的应用效果

2021-02-23 12:46段浏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屏障器械科室

段浏华 黎 明

江西省肿瘤医院 1 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2 消毒供应室,江西省南昌市 330029

精细器械主要应用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中,其有效性、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该类器械存在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精细、昂贵、材质多样、容易损坏等特点。精细器械清洗程序较复杂,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操作性,管理难度大,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现清洗、消毒不合格等处理缺陷,不仅会造成医院资源浪费,还有可能危及患者身心健康[1-2]。屏障技术是近年来消毒中心医护人员较为推崇的一种器械管理方式,主要通过利用管理屏障、物理屏障两方面的防护措施以防止目标受到伤害[3]。我院尝试在精细器械管理中应用屏障技术降低其处理缺陷,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我院手术常用精细器械,其中宫腔镜6套、腹腔镜10套,妇科专用腔镜2套,小儿腔镜4套,胸腔镜3套,膀胱镜3套,泌尿科肾镜2套,其他备用腔镜器械及附加器械若干,脑显微及动力系统各2套。以时间作为节点,根据管理方式差异进行分组:2017年9月—2018年8月应用常规管理,设为参照组;2018年9月—2019年8月应用屏障技术管理,设为研究组。本次研究护理工作人员共17名,男5名,女12名,年龄26~49岁,平均年龄(37.8±4.7)岁;工作年限3~21年,平均年限(9.3±2.4)年;其中本科12名,专科5名。

1.2 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工作人员按照医院精细器械相关规定标准进行清洁、消毒、存放等管理工作,定期对器械性能、完好度进行检测。

研究组应用屏障技术管理,具体方法:(1)管理屏障:①成立管理小组。由经验丰富、沟通、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护士长、护士组成器械管理小组,主要负责精细器械使用、清洗、消毒、破损等信息的收集、录入、建档,监测、检查器械消毒、清洗、保养等工作流程是否合格,定期开展小组会议,对器械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精细器械处理缺陷发生情况明确缺陷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屏障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精细器械处理缺陷。②完善精细器械相关管理制度。根据器械相关特点以及各科室具体情况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细则,包括《精细器械使用管理制度》《精细器械维护保养、安全检测制度》《精细器械接收、交接制度》《员工培训、考核、奖惩制度》,规范精细器械管理各项环节、操作流程。③加强培训。由管理小组带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精细器械种类、名称、功能、使用方法、拆卸装配方法、清洗与灭菌方法、维护与保养方法等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定期进行考核。(2)物理屏障:①根据科室需要、医护人员的工作习惯制定器械标识卡与器械说明书,便于精密器械的辨别、区分、准备、使用、分类及信息录入;降低器械处理缺陷。②根据器械结构、用途、大小将其进行分类、登记、编号,设立专门存放室、专用转运、清洗、灭菌筐;在使用前、中、后均对腔镜器械数量仔细清点并记录,检查器械性能、配件是否齐全、零部件有无遗失、器械有无损坏,对容易损坏、遗漏的器械部件,应在其相应工作区域粘贴防遗漏、轻拿轻放等警示标语。③将器械送至清洗部门时,应与清洗护士做好交接记录,及时清点、核对数量,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建立间接提示本,避免出现器械遗漏缺陷。

1.3 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精细器械处理缺陷(洗涤不合格、灭菌不合格、包装不合格、器械损坏、器械遗失)发生情况、临床科室对精细器械使用满意度。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临床科室对精细器械的使用满意度,主要包括医护人员对器械清洗、包装质量、供应及时性的满意度以及患者投诉情况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分为满意(90~100分)、较满意(80~89分)、不满意(80分以下),总满意率=(满意人数+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两组各发放100份满意度调查表,均有效回收。

1.4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1.00处理文中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则表示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细器械处理缺陷发生情况 研究组洗涤不合格、灭菌不合格、包装不合格、器械损坏、器械遗失等处理缺陷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器械处理缺陷发生情况差异[n(%)]

2.2 精细器械使用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率以及总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精细器械使用满意度差异[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腔镜手术的增多,精细器械的种类以及在临床的应用量也逐渐增多。由于精细器械结构、功能特殊、清洗、拆卸以及维护保养方法各异,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洗涤、灭菌不合格等处理缺陷发生率较高[4]。处理缺陷的发生会影响器械的正常使用,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诊断准确率及手术治疗效果,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次在精细器械管理中应用屏障技术,得出精细器械处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临床医护人员对精细器械的使用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与相关文献得出结果一致[5],分析其原因为:(1)屏障技术管理根据科室、器械具体情况从管理制度、人员培训、操作流程等多方面给予有效的防护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器械处理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了器械处理缺陷率。(2)完善精细器械管理制度能使器械使用、清洗、灭菌、包装等各个环节更加制度、规范、标准化,从而提高器械管理质量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处理缺陷率[6],提高医护人员对精细器械使用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3)重视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能使其熟练掌握精细器械处理相关知识,有效提高工作人员对精细器械处理的认知能力,使其有效评估、识别器械在使用、接受、洗涤、消毒等多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并利用物理屏障进行有效的防范,从而降低因人员因素造成的器械处理缺陷[7]。(4)设置器械标识卡与器械说明书、设立专门器械专用转运、清洗、灭菌、存放筐、做好交接记录等物理屏障措施能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区分、清点、核对、处理器械,最大限度降低了器械遗失、损坏率,延长器械使用寿命[8]。

综上所述,在精细器械管理中应用屏障技术管理的效果显著,有效建立、完善了精细器械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优化了精细器械处理流程,对降低精细器械处理缺陷、提高精细器械管理质量、精细器械的使用率和安全性以及医护人员对器械使用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屏障器械科室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屏障修护TOP10
一道屏障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奥运周期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编排特征的研究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