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策略对社会心理和学习适应的影响

2021-02-23 07:49赖红玲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跨文化留学生问卷

赖红玲

(兰州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兰州 730070)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留学国外进一步的深造。2018-2019学年,369 548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占美国总留学生的33.7%。[1]Li和Duanmu(2010)提出,不同于其他移民群体,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除了一般的社会文化冲击之外,更多的是学术文化的冲击。[2]虽然已有许多关于跨文化适应过程的研究,但不同群体经历的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也不同。[3]由于中美文化和教育系统的巨大差异,中国学生在美国高校所经历的最大的跨文化适应困难是来自学习文化的挑战。因此,对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很有必要。

在关于留美中国学生的文献中研究跨文化社会文化和心理适应的居多,[4]很少有系统研究中国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的实证研究。[5]在为数有限的关于中国学生的研究中,也常常把中国学生归为亚洲学生或把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学生归为一类来研究。[5]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大陆的赴美留学生。现在的中国留学生和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国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大多数留学生是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的独生子女。[6]“这些学生在适应留学环境时,没有早期的留学生沉稳”, 他们“从一出生就准备赴美留学”且自以为熟悉美国流行文化,是听着“美国之音”准备TOFEL长大的新一代中国留学生。[7]另外,现在81%中国留学生在学业完成后会选择回国就业,把国外留学经历作为一种社会资本。[8]因此,本研究意在重新评估新一代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特点和跨文化适应需求。

一、 文献综述

1. 跨文化适应与跨文化适应策略

Berry,Kim,Minde和Mok(1987)把跨文化适应描述为文化适应的个体或群体在两种文化中所经历的跨文化体验过程。[9]Ward和Kennedy(1994)把跨文化适应区分为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10]他们认为社会文化适应应从多个层面分析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比如,外来个体的性格特征、社会支持、生活变化、客居时间、文化距离、和客居文化的交往频率等因素,而心里适应则试图从个体上解释外来旅居者在异文化中重新调整和适应新文化环境时所经历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过程。[11]

跨文化的不同因素可能会影响跨文化适应的结果。Berry(1980)把个体在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差异定义为跨文化适应策略(acculturation strategies),认为“态度”和“行为”是跨文化适应策略的两个要素。Berry认为,外来移居者在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态度可以区分出4种文化适应策略:融合(integration)模式,即外来的移居者在保持自己原有母国文化的同时又接受客居文化;隔离(separation)模式,即外来的移居者仅保持原有母国文化,不主动接受客居文化;边缘化( marginalization) 模式,即外来的移居者既不能保持母国文化,又不接受客居文化;同化(assimilation)模式,即外来的移居者不愿意保持母国文化,只想接受客居文化。[12]该理论模型建立于文化保持程度原则之上,即个体在何种程度上重视并意愿持有原有文化身份以及在何种等级上愿意接触客居文化。

已有的大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跨文化适应策略对社会文化、心理和其他适应结果的预测和影响方面。[5,10,13]Berry(1997)认为,文化适应者对本族文化的保持主要和个体的心理适应相关,而对客居文化的接受则与个体的社会文化调整有关。[14]已有的实证研究也验证了融合策略最有利于移民群体的跨文化适应,而边缘化策略最不利于其文化适应,同化和隔离性适应策略介于中间。[10,15-16]但是,Neto,Barros和Schmitz(2005)的研究认为“融合”性适应策略只和社会文化适应有密切的联系,和心理适应没有显著相关。[17]Ward和Rana-Deuba(1999)的研究表明,采用同化策略的个体在社会文化适应上优于其他适应策略。[18]Chen(2015)和Wang(2009)发现,对两种文化采用融合态度的个体具有良好的在社会文化和心理适应。[19-20]

除了文化适应策略,文化适应者的教育水平、性别、客居时间的长短、文化距离、外语水平以及和本族语者的接触频率等个体因素也会影响其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则更多的受到情感因素、生活变化和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5]比如,教育水平高的个体通常适应压力小,倾向于采用融合策略,教育水平比较低的个体更易采用边缘化和隔离策略。有研究认为,男性适应性相比女性更差一些, 遇到的问题更多。[21]但也有研究认为,技术熟练的女性比男性经历的焦虑更多,[22]留学时间较长的学生跨文化学业适应更好等。[23]但这些研究存在很多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2. 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国外留学,学习适应成为跨文化适应中新的研究重点。Gilbert(2000)提出,学习适应困难是留学生所经历的文化冲击的一个方面,是留学生母语文化和留学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具体表征。[24]学习适应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留学生所遇到的跨文化适应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由于不熟悉留学国的教育体制、课堂文化、教育理念而造成的学业适应困难,学者们将其界定为跨文化学习适应。一方面,留学生需要学会自己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击带来的问题,如语言障碍、交往模式、文化习俗、生活节奏等; 另一方面,留学生需要适应与自己国家不同的新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学语言、教师的期望、课堂的互动、作业模式、考试和教学方法等。留学生面临的变化不仅是外部地理环境的变化,还有文化环境、教育学习环境等的变化。尤其在留学初期,留学人员遇到的问题会比较多,在陌生的文化中没有归属感,很难适应新的文化和学习环境。留学生从一种文化来到另一种全新的文化中会经历一种本地人无法想像的特有的压力。留学生的这种经历指留学生在陌生环境中因为焦虑所引起的各种心理上的痛苦,但却没有任何生理上的表征,比如寂寞、思乡、失落、无助、焦虑、沮丧和其他心理上的反应。留学生的跨文化教育适应过程充满艰辛和困难,从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积极寻求改变的适应过程中,需要留学生自身克服语言、学业、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困难。

3. 当前研究

本研究主要描述留美中国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态度及所采取的跨文化适应策略,调查留美中国学生在社会文化、心理和学习适应上的适应程度,探讨跨文化适应策略、社会文化、心理和学习适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调查个体因素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具体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1) 留美中国学生普遍采用哪种跨文化适应策略?

(2) 跨文化适应策略、社会文化、心理和学习适应之间存在何种相互关系?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在美留学的315名中国学生为样本。被试来自美国的19所大学。其中男生163名,女生152名。本科101人,研究生138人,博士生76人。研究对象最大年龄48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是24岁。在美平均居住时间是2~3年。

2.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第一部分调查留美中国学生的人口统计信息。第二部分调查留美中国学生的文化适应策略和跨文化适应。调查问卷由两位中国英语专业的教授翻译成汉语。并对全部问卷做了内部信度和结构效度分析。问卷采用Survey Monkey网上问卷设计。回收问卷408份,有效问卷315份。

文化适应策略问卷采用Wang(2009)的文化适应策略问卷。[20]原文化适应问卷中包含17个调查项目。修订后的问卷包含12个调查项目,每个项目下有两个调查小项:对中国文化的保持和对美国文化的接受。采用五级量表。原问卷的内部可信度较高,分别为α=.81(对中国文化的保持)和α=.73(对美国文化的接受)。本研究中的问卷内部信度系数为a=0.82(对中国文化的保持)和α=.81(对美国文化的接受)。

学习适应问卷根据Kovtun(2010)的问卷内容自编。[25]共有10项调查项目,涉及对美国课堂内容、课堂演讲、学术论文写作、课堂发言、课后阅读、小组合作、老师的期望、课堂文化的理解程度及对学校学习资源的使用。采用五级量表。修订后的学习适应问卷在61名留美中国学生中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较为满意的问卷内部信度(a=.92)。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信度为a=.83。

心理适应问卷采用Wang(2009)关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问卷。[20]共20项调查项目,采用五级量表。该问卷的内在一致性良好(α=.92)。在本研究中内部信度为a=0.88。

社会适应问卷采用Ward和Kennedy(1999)的社会文化适应问卷并做了修订。[26]原问卷共有29项调查项目。修订后的问卷共有20个调查项目。原问卷的内在一致性良好(a=.91)。本研究中的适应问卷的内部信度系数为a=0.93。

三、 研究结果

1. 中国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策略类型

根据Berry(1997)的二元跨文化适应理论模型,本研究采用Doná和Berry(1994)建议的中值法把中国学生跨文化适应策略划分为四种。[14-15]跨文化适应的两个适应维度(对中国文化的保持和对美国文化的接受)均采用五级量表,分值3被确定为中值。研究对象在两个适应维度上得分平均值低于3分的被划为 “低”, 高于3分的被划分为“高”。根据这个方法, 每一个研究对象被划归到两个维度中的“高”和“低”中,最后确定出四种跨文化适应策略类型。中值分析的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留美中国学生普遍采用隔离策略(170人), 其次是融合(103人)和同化策略(24人)。采用边缘化策略的人数最少。

表1 中国学生跨文化适应策略的中值分析

表2显示,不同性别、教育程度的留学生其文化适应策略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为男生中边缘化策略的比例高于女生,本科生中隔离策略的比例低于研究生和博士生,而融合策略的比例高于研究生和博士生。不同留美时间的留学生其文化适应策略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人口学变量中的文化适应策略分布[人数(%)]

2. 跨文化适应策略与社会文化、心理和学习适应

(1) 文化适应策略与跨文化适应概况描述

从对“中国文化的保持”的描述统计结果来看,在11项调查项目中,有9项调查项目显示出留美中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保持比例非常高:喜欢自己国家的食物(96.8%);仍然保持着中国式的娱乐方式(96.5%);主要的朋友是中国同胞(92.7%);中国价值观没有改变(89.6%);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困难时主要求助于中国同学(87.3%);愿意和同胞居住(86%);住的地方中国同胞多(82.2%);日常的交流以汉语为主(79.1%);喜欢参加同胞组织的社会活动(77.8%);有两项保持中国文化的比例比较低:生活节奏和国内同学相似(58.4%);保持自己国家的穿着风格(25%)。

“对美国文化的接受”的统计结果显示,58.7%的留美中国学生喜欢美式的装扮和服饰,60%喜欢美国食物,66.4%认为他们居住的地方美国本地人少,62.9%生喜欢和讲英语的人一起居住,38.1%经常参加美国的娱乐活动,42.6%有美国朋友,64.2%认为他们在美国的生活节奏和美国同学相似,76.8愿意找机会练习英语,67%认为已经接受了美国的价值观,66.7%喜欢参加当地人的社会活动,64.4%有困难时愿意求助美国老师和同学。以上数据显示,相比对中国文化的保持程度,留美中国学生对美国文化的接受度相对比较低。但数据也同时显示,留美中国学生表现出了对美国文化愿意接受的意愿。

(2) 文化适应策略与跨文化适应的多元方差分析

从留美中国学生“中国文化的保持”和“对美国文化的接受”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留美中国学生对中国文化保持度高于对美国文化的接受,但在对中国文化保持的同时,中国学生也表现出了对美国文化接受的意愿。 为了进一步调查分析“中国文化的保持”和“对美国文化的接受”是否对中国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造成影响,我们对中国学生“中国文化的保持”和“对美国文化的接受”与其跨文化适应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

表3给出了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在所列出的四种多元方差分析中,统计结果均显示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对中国文化保持的四种多元方差分析的F值和相应的显著性概率(p<0.05)都说明,“对中国文化保持”对中国学生的跨文化心理、社会和学习适应的作用显著。“对美国文化的接受”的四种多元方差分析的F值和相应的显著性概率(p<0.05)也说明,中国学生“对美国文化的接受”对其跨文化心理、社会和学习适应的作用也显著。

表3 跨文化心理、适应和学习适应在文化适应策略水平上的多元方差分析描述统计表

文化适应策略(“对中国文化保持”和“对美国文化的接受”)与跨文化心理、社会和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见表4),“对中国文化的保持”与中国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不相关(r跨文化心理适应=-.097,p=0.086>0.01),与社会适应呈现正相关(r跨文化社会适应=.250**,p=0.000<0.01),与学习适应呈现出负相关(r跨文化学习适应=-.288**,p=0.000<0.01)。说明“对中国文化的保持”对留学生的心理适应不会产生影响或显著影响,“对中国文化的保持”对其社会、学习适应影响明显。

“对美国文化的接受”与中国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存在正相关(r跨文化心理适应=.189**,p=0.001<0.01),与社会适应呈现负相关(r跨文化社会适应=-.258**,p=0.000<0.01),与学习适应呈现出最高正相关(r跨文化学习适应=1.000**,p=0.000<0.01)。说明中国学生“对美国文化的接受”对其心理和社会适应有影响,对其学习适应影响非常大。另外,“对中国文化的保持”与“对美国文化的接受”之间存在负相关(r=-.288**,p=0.001<0.01),说明中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保持越高,对美国文化的接受越低,反之亦然。

表4 文化适应策略与跨文化心理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结果表

四、结果讨论

本研究的第一个发现是,留美中国学生普遍采用隔离策略,其次是融合和同化策略,采用边缘化策略的人数最少。此结果与前人研究表明的移民普遍采用融合策略的结果不一致。[10,14-16]但是与 Neto et al.(2005)和Dey和Sitharthan(2017)的研究结果一致。[17,27]此结果可以为文化学习的关键期理论提供实证支持。Minoura(1992)认为,15岁之前是学习文化的敏感期,15岁之后很难完全掌握客居文化。本研究中最小的的研究对象是17岁,即所有研究对象都错过了学习文化的关键期,他们对客居文化的学习只是对具体情境的跨文化适应变化做出合适的反应。[28]根据2019中国海归人员就业报告(CCG,2019),中国学生对美国文化的完全接受也不是必需的。[8]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外就业、签证政策的变化,更多的留学生选择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大多数中国学生并没有强烈的长期移居国外的意愿,他们选择留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业。这种留学动机使留学生并不像其他打算移居美国的学生一样对美国文化的接受度那么高。这一点在采用隔离和融合策略的中国学生中都有体现,在采用融合策略的学生中,对中国文化保持度也是高于对美国文化的接受。

从文化适应策略的两个方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对中国文化的保持”高于“对美国文化的接受”,但留美中国学生既对中国文化保持,又对美国文化接受。这说明留美中国学生选择同时拥抱两种文化,即在保持自己中国身份的同时,又在为适应美国文化做出必要的改变。这特别体现在硕博群体,因为大多数研究生和博士希望在学业完成后,能获得在美国的工作经历,[7]这种想法促使研究生和博士生比本科生更加努力去适应美国社会和学术领域,尽力从中国同胞的圈内脱离,以便更好地融入和成为美国社会的一员。在适应的过程中,他们尽力缓解对中国文化保持和对美国文化接受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完全接受美国文化的同化不是他们的目标。这与Berry(1980)的跨文化适应策略理论是一致的。[12]在Berry所提到的四种文化适应策略(融合、隔离、同化和边缘化)中,融合是最适合留学生文化适应的一种策略,因为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不同于长期移民的跨文化适应,他们主要是跨文化教育适应。所以,他们在保持自身文化的同时,又能很好接受客居文化,这种融合非常有利于留学生的跨文化学习适应。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学生普遍认为留学美国费用昂贵,如果不能很好完成学习,会对家人的经济支持有负罪感。这样一来,大多数中国学生在学习上投入大量时间又加剧了中国学生和本地学生的隔离感,降低其与本地人的接触意愿和信心。和本地人的隔离感促使他们在中国同胞圈内找到舒适感和安全感,这就使得中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保持程度非常高,从而影响其跨文化社会适应和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也限制了他们走出中国同胞圈,融入其他异文化圈的机会。本研究的结果也验证了Leong和Ward的观点,他们认为留学生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两种身份是可以相互独立存在,一个独立个体也可以同时保持两种文化身份,而不会互相影响。[29]

本研究中采用边缘化策略的学生最少,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但是不同的是本研究发现边缘化策略和客居时间的长短没有相关性,与教育程度和性别有显著相关。男性更易采用边缘化策略,而女性更易采用同化策略。研究生普遍采用隔离策略,本科生中采用融合和同化的人数更多。说明在非种族背景下文化适应策略可能更多与个体的个性和成熟度有关。

本研究的另一主要发现是,文化适应策略(“对中国文化的保持”和“对美国文化的接受”)与跨文化心理、社会和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中国文化的保持”与留美中国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不相关,与社会适应呈现正低相关,与学习适应呈现出负相关,说明 “对中国文化的保持”程度越高,中国学生的跨文化社会适应程度就越好,学习适应越差。“对美国文化的接受”与中国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存在正相关,与社会适应呈现负相关,与学习适应呈现出最高正相关,说明中国学生对美国文化的接受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其跨文化学习适应。“对中国文化的保持”与“对美国文化的接受”之间存在负相关,即对中国文化的保持越高,对美国文化的接受越低。

五、结论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现。首先,留美中国学生普遍采用隔离的文化适应策略,其次是融合和同化策略,采用边缘化策略的人数最少。其次,留学生使用边缘化策略和客居时间的长短没有相关性,与教育程度和性别有显著相关。男性更易采用边缘化策略,而女性更易采用同化策略。研究生普遍采用隔离策略,本科生中采用融合和同化的人数更多。第三,“对中国文化的保持”与留美中国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不相关,与社会适应呈现正低相关,与学习适应呈现出负相关,说明 “对中国文化的保持”程度越高,中国学生的跨文化社会适应程度就越好,学习适应越差。“对美国文化的接受”与中国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存在正相关,与社会适应呈现负相关,与学习适应呈现出最高正相关,说明中国学生对美国文化的接受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其跨文化学习适应。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首先在于没有从纵向来调查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策略和在不同阶段三个适应层面上的变化情况。其次,以后的研究可以考虑调查攻读本科的学生的文化适应策略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第三,种族歧视、当地人对待留学生的态度和留学生的个性、成熟度对其文化适应策略和学习适应的影响等方面都需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跨文化留学生问卷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问卷大调查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问卷你做主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