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举措

2021-02-23 06:50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吴夕妍
天津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所学法治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吴夕妍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具备较强的法治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并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实现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设计生活化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

(一)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道德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开展教学,让学生结合在生活中学到的道德法治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增强辨别能力,知道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在生活化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学习提高他们运用道德知识的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提升。例如,教学《说话要算数》,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有过哪些说话算数和说话不算数的情况,在和他人交往时,有没有遇到过别人说话不算数的时候。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星期天休息时,爸爸妈妈去上班时交代我要浇花,结果我只顾着玩忘记了。”有的学生说:“有同学要借我一本书,我答应了,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就给他带来了。”还有的学生说:“暑假里的一天,本来和好朋友约好要下午出去玩,结果在他家小区门口等了半天也没等到。”根据学生说的这些情况,教师让他们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来分析,哪些情况是说话算数,哪些情况是说话不算数,在遇到说话不算数的人时你的感受如何。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他们懂得守信是尊重他人的表现,知道诚实与虚假、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同影响,让他们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二)培养法治意识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可以让学生学会遵纪守法,在面对冲突、受到欺负时,能够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保护好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中遇到的冲突以及受到欺负时的具体经历进行深入学习,掌握法治知识,学会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例如,教学《当冲突发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在学校中与他人发生的冲突是如何解决的,让他们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教学内容,学生认真分析所学内容,知道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发生冲突时,要多为别人着想,通过换位思考和耐心沟通来解决冲突。

二、创设表演情境,提高参与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表演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表演进行思考,掌握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学《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教师先让学生认真学习教材内容,然后设计表演环境,挑选两名学生表演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情境:学生1:今天的饭菜看着真可口啊,我要多打一些。学生2:又是米饭啊,我最不喜欢吃了。算了,凑合着吃点吧。学生1:吃得好饱啊,还剩下这么多,倒进垃圾桶吧。学生2:白菜我不喜欢吃,扔掉!豆腐也不喜欢吃,扔掉!根据学生表演的内容,让其他学生说一说他们的这些行为是否正确,是不是浪费食物的表现。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使他们更多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能够从自身做起,拒绝浪费。

三、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激发探究动力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素材,选择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下了解到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动力,使他们能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例如,教学《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给学生展示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图片,如北京京剧、辽宁秧歌、广东舞龙舞狮、四川绵竹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皮影等,让学生认真观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情境下进行深入学习,了解我国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介绍这些我国民间艺术的来源和现状,让他们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四、开展合作学习,树立道德观与法治观念

随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入进行,教师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在相互讨论中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从更深层面上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设置足够的交流讨论时间,让他们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能用掌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分析。在相互交流中,小组成员由于看待生活现象的角度不同,他们的理解也不相同。针对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小组成员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借鉴小组其他成员的看法,使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能运用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分析,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念,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合作学习的推动下高效进行。

五、设计实践活动,加深学习体验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是推动教学深入进行有效策略。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学《生活离不开他们》,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内容了解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之后,可以设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公路上帮助交警叔叔维护交通安全;到商场体验售货员卖衣服;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卫生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有了切身体验,他们知道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会不同职业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懂得社会分工需要不同的职业,各行各业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懂得应该尊重普通劳动者。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借助生活常识和直观情境理解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推进道德与法治有效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分析各种举措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加强对教学的优化和创新,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高效掌握所学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提高法治意识,实现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所学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非所学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