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几点做法

2021-02-23 06:50山东省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小学刘本先
天津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灯火星空鸟儿

山东省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小学 刘本先

我们现用的教材有些课文中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是每篇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备课或者组织课堂教学都要充分考虑插图的分量,充分发挥插图的应有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一、充分观察图画

部编教材“汉语拼音”这一部分,每一课都配有情景图,每幅情景图都包含着一个故事情景,这些情景图提示了拼音字母的音或形。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观察课文中的图画,看图说话,通过观察、说话将情景图中整合的元素分离,进而将情景图中隐含的相应字母的形或音从情景图中观察出来,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印入学生脑海中,从而实现借助具体事物帮助学生建立字母音和形的联系,将发展观察力、表达力与拼音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如教学a,o,e,引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情景图:“拼音宝宝最喜欢捉迷藏了,它们就藏在这幅图画中,请大家仔细看图,谁能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都有谁?在干什么?”通过学生看图、发言,教师引领学生从图中观察到:乡村的早晨,一个小女孩站在小河边练唱:啊,啊,啊。河对岸大公鸡在打鸣,一只大白鹅,正在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至此,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看图说话,引出了小女孩发声“啊”,公鸡打鸣“喔”,还有“鹅”字。小女孩的声音“啊”,提示了“a”的声音,公鸡打鸣发出的声音“喔”提示了“o”的声音,“鹅”提示了“e”的音。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认知了a,o,e的读音。再次观察情境图,找出插图中与字母形状相似的部分。学生只要用心观察,不难发现,情景图中女孩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与“a”的形相似,情景图中公鸡嘴巴前方的小泡泡,提示“o”的形,而大白鹅水中的倒影,则与“e”的形相近。这样通过观察图,借助具体事物帮助学生建立字母音和形的联系,巩固学生的认知,将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的培养与拼音教学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二、让插图活起来

让静止的插图变成活的画面,借助插图激发想象。教材中的插图呈现的是某一人、物、景某一瞬间的静态形象,要使静止的插图活起来,就必须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借助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补充与画面紧密相关却又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形象和情节。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大年夜的街头又黑又冷,天空中下着雪,一个小女孩赤着脚走在铺满白雪的大街上。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是这部分内容一个画面的呈现。作者就是通过借助这幅图,展现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但课文没有小女孩赤脚行走在雪地中细节的呈现。因而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展开想象,让插图中的这个静态的人物活动起来,想象凄冷的冬夜赤脚行走雪地的情景——刺骨的西北风吼叫着,刮在人的脸上像刀割一样,雪花漫天飘舞,小女孩赤着脚,冻得浑身发抖的她走在铺满厚厚积雪的大街上,身后留下一串清晰的脚印,她看看街道两旁,窗户透出黄黄的光,那该是多么温暖啊!回家吧,可她身上的火柴还没有卖完,不敢回家呀,她只得艰难地走着,声音微弱但依旧吆喝着:卖火柴,卖火柴……那细弱的声音虽然被呼呼的西北风淹没了,但她依旧喊着,喊着;虽然赤着的双脚冻僵了,但她依旧在雪地中艰难地走着,走着……从图中的静止到变化,从画内到画外进行创造想象,想象力得到拓展。这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落在了教学实践中。

三、内容补白

赞美鸟儿与树高尚友情的课文《去年的树》,无论是鸟儿寻找朋友的过程,还是鸟儿面对灯火时,作者都略去了那时那刻鸟儿的心理描写,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如作者前面叙写了鸟儿四处寻找,费尽周折,最后,终于找到的却是由自己的好朋友“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后,作者写道:“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是一处极为细腻的细节描写,没有鸟儿的心理描写,读来却让人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曾经,鸟和树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情谊真挚。现在,鸟儿看不到树了,看到的只是由自己的好朋友“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看不到了,再也看不到自己万分熟悉的深爱的树的身影了。此时,鸟儿看着,盯着由自己的好朋友“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其中的两个“看”字、两个“盯”字特别传神,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我及时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她心里会想什么?拿出笔和纸展开你的想象写一写吧。”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鸟儿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感受无论是“看”,或是“盯”,还是“唱”都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

四、引入情境

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情景交融是很多课文的共同特点,使用这类课文时,我充分依据其特点,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配有合适音乐的诗情画意的意境中,再让学生想象说话。如在教学《望星空》导入课文时,我先利用视频,出示形象的星空图,借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什么是“星空”,同时激发学生对奥妙星空的兴趣,当学生陶醉在这一幅幅美丽的星空图中时,我引导说:“同学们,看到这些星空图,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学生放飞了自己想象的翅膀,争先恐后地说“我多想能到月球上看看玉兔号月球车,看看它走过的地方,和它照张相。”“我多想和月亮姐姐打个电话!”“如果有一天我能驾驶着飞船在太空飞翔,在太空行走,看看星空,那该有多好啊!“我也好想飞到天上看看星空”“我不想上月亮,我想去火星!”……就这样,学生听着抒情的音乐,看着令人神往的画面,尽情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

五、画想象画

在一些意境优美的诗歌中,还可以让学生画想象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刚学的知识内容复习巩固一下,更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使至塞上》诗人王维用生动、高度概括的语言,极其精炼、准确地描绘了他出使塞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言简意深。《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在教学中,我突出了对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学习。 这句诗由两个画面组成。一是大漠孤烟——黄沙茫茫,一望无际;天之尽头孤烟升腾。第二个画面是长河落日——傍晚时刻,落日低垂河面,河面波光粼粼。在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此基础上品读诗句,尤其是对诗句中的“大”“孤”“直”以及“圆”进行品味、赏析,让学生感受诗语言的凝练、准确,言简意深。一番品读之后,我问学生:“读罢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用笔画出来吧。”毫无疑问,学生打开了联想的窗口,放飞想象,画出相应的景物,使学生感受到诗的意境,理解诗意,想象力得到训练。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需要借助传统有效的教学媒体和现代化教学信息的辅助;需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开阔视野,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打开联想的窗口,给想象插上翅膀。

猜你喜欢
灯火星空鸟儿
与鸟儿的秋日邂逅
灯火有刺
远远近近的灯火(外二章)
鸟儿
星空
你也爱吃仰望星空派吗?
星空
让鸟儿把烦恼叼去
《灯火》
嘘——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