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222和丁香酚对亚东鲑鱼麻醉效果的比较

2021-02-24 08:07王金林王万良张忭忭谭大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丁香酚亚东鲑鱼

王金林,王万良,张忭忭,2,谭大明

(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 杨浦区 200000;3.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0)

亚东鲑(Salmontrutta),俗称花点鱼,隶属于鲑形目、鲑科、鲑属,由英国人于19世纪引进西藏亚东县,距今约有150多年历史,现已成为一个地方性养殖品种,国内仅分布于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亚东河[1-4].该鱼因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2014年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5].近些年,由于人类过度干拢,造成部分河流生境片段化和破碎化[6],导致西藏土著鱼类自然资源量急剧减少.亚东鲑于1992年被列为西藏二级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近年当地相关部门开展了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对亚东鲑种质资源保护与种群维系起到了一定作用[7].目前有关亚东鲑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繁殖生物学[8]、分子生物学[9-12]、养殖生物学[13-15]、生理生化及饲料营养[16-17]等方面.但由于亚东鲑引种时间较长,种质资源退化现象十分严重,为了在资源调查及人工大规模选育操作过程中降低死亡率,开展麻醉试验对其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水产养殖领域使用麻醉剂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麻醉对象相对安静,减少应激损伤.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鱼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冲动,使麻醉对象暂时失去知觉,当麻醉药物通过新陈代谢排除后又可复苏,并能恢复正常生理活动[18].MS-222和丁香酚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鱼用麻醉剂,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虹鳟(Oncorhynchusmykiss)、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等鱼类[19].MS-222俗称鱼安定,化学名称为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具有见效快、复苏时间短、安全性高、对处理过的水产动物及人体接触无害等特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丁香酚是一种植物香料,其分子式为C10H12O2,淡黄色微稠液体,具有强烈的丁香气味,可溶于乙醇等非极性溶剂,广泛存在于丁香油、樟脑油和肉桂叶油等芳香油中,其优点是成本较低、毒性小[20-21].本文通过MS-222和丁香酚对亚东鲑鱼种进行麻醉效果比较试验,分析了不同水温和空气暴露时间对亚东鲑鱼麻醉效果的影响,明确适宜的麻醉剂和安全使用浓度,以期为亚东鲑采样、人工生产选育和增殖放流标记等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于2020年10月在西藏雅鲁藏布江鱼类资源繁育基地实验室进行,选择体色正常、体表完整、体格健壮、活力强的人工繁育鱼种,平均体质量为(143.2±7.44)g.试验水源为地下水,经沉淀、曝气、紫外杀菌后流入圆形玻璃缸中(直径1 m,水深0.5 m)暂养,溶解氧质量浓度7.5 mg/L,pH 7.6,水温(12±0.5)℃,试验开始前48 h禁止投喂.

1.2 试验装置及药品

试验容器为0.4 m×0.2 m×0.5 m亚克力材质鱼缸,连续曝气供氧,保持溶解氧质量浓度≥7 mg/L.MS-222(杭州动物药品厂):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使用时直接称量(精确至0.000 1g).丁香酚(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对分子量为164.2,纯度≥99%,淡黄色液体.参照郝长杰等[22]方法,使用时与乙醇按体积比1∶5溶于乙醇后再溶于水.

1.3 麻醉和复苏过程分期及预试验设置

参照刘长林等[23]划分标准,结合预试验结果对亚东鲑麻醉和复苏过程进行分期.麻醉阶段分为A0~A6共7个阶段,包括正常期(未使用麻醉剂鱼体状态),复苏阶段划分为R1~R4共4个阶段,具体划分标准见表1.当鱼体失去平衡,腹面朝上,相对静止不动,鳃盖张合降低但连续,即判断为麻醉期(A4);当鱼体能够正常游泳,恢复对外界刺激反应,将鱼体侧置后缓缓恢复平衡,即判断为鱼已复苏(R3).

表1 亚东鲑麻醉和复苏过程分期及主要行为特征

1.4 MS-222和丁香酚对亚东鲑鱼种麻醉及复苏时间的确定

根据预试验对亚东鲑麻醉及复苏进行分析,参考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设置MS-222浓度梯度为100、110、120、130、140、150、160 mg/L 7个梯度组,丁香酚浓度梯度为50、60、70、80、90、100、110 mg/L 7个梯度组.试验开始前将鱼放在容器中适应10 min,每组放鱼30尾,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10尾.放入麻醉剂后迅速搅拌水体,仔细观察鱼体麻醉状态,一旦达到A6期,及时捞出,并迅速放入提前曝气增氧的备用容器中自然复苏,准确记录麻醉和复苏时间,并统计24 h成活率.试验期间水温(12±0.5)℃.

1.5 不同水温条件下MS-222和丁香酚对亚东鲑鱼种的麻醉效果

根据1.3和1.4的试验结果,设置水温(8±0.5)、(10±0.5)、(12±0.5)、(14±0.5)、(16±0.5) ℃.将鱼放入容器后,低温采用冰块降温,每小时降低1 ℃,高温采用加热棒调控,每小时升温1 ℃,达到温度标准后适应0.5 h后开始试验.参考李伟业等[23]确定最适麻醉药物效果剂量,选择130 mg/L MS-222和60 mg/L丁香酚进行麻醉效果试验,每组放鱼30尾,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10尾,准确记录麻醉(A6) 和复苏时间(R4),并记录24 h成活率.

1.6 不同空气暴露时间MS-222和丁香酚对亚东鲑鱼种的麻醉效果

根据1.3和1.4的试验结果,选择130 mg/L MS-222和60 mg/L丁香酚进行麻醉效果试验.设置空气暴露时间为0、5、10、15、20、25 min,每组放鱼30尾,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10尾,水温12 ℃,麻醉至A6后快速捞出,用湿润的毛巾包裹,仅头部暴露在空气中,准确记录复苏时间和24 h成活率.

1.7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法进行显著性分析和多重比较,并用Excel 2010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亚东鲑预试验麻醉效果

MS-222为10、25、40 mg/L时,麻醉最终状态分别达到轻度镇定期(A1)、深度镇定期(A2)、麻醉期(A4);MS-222为55~85 mg/L时,麻醉最终状态均能达到延髓麻醉期(A6),且麻醉时间呈递减趋势,复苏时间呈递增趋势,24 h成活率为100%.丁香酚为5、10 mg/L时,麻醉最终状态分别达到轻度麻醉期(A3)、麻醉期(A4);丁香酚为15~40 mg/L时,麻醉最终状态均能达到延髓麻醉期(A6),且麻醉时间呈递减趋势,复苏时间呈递增趋势,24 h成活率为100%(表2).

表2 MS-222和丁香酚预试验麻醉效果分期统计表

2.2 MS-222和丁香酚对亚东鲑鱼种麻醉效果的有效浓度

MS-222对亚东鲑的有效麻醉浓度如图1所示.在水温(12±0.5)℃条件下,随着MS-222质量浓度升高,亚东鲑鱼种麻醉时间逐渐缩短,100 mg/L的麻醉时间较长,且各质量浓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麻醉时间与质量浓度最佳拟合关系式为:y=-0.65x2- 44.99x+360.87,R2=0.988 7;复苏时间随着质量浓度升高逐渐递增,100 mg/L复苏时间最短,与110、120 mg/L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140、150、160 mg/L之间差异显著(P<0.05),24 h复苏率均为100%,复苏时间与质量浓度最佳拟合关系式为:y=11.69x2-36.80x+179.79,R2=0.982 7.

丁香酚对亚东鲑有效麻醉浓度如图2所示.在水温(12±0.5) ℃条件下,随着丁香酚质量浓度升高,亚东鲑鱼种麻醉时间逐渐缩短,50 mg/L麻醉时间较长,且各质量浓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麻醉时间与质量浓度最佳拟合关系式为:y=0.97x2-30.32x+213.27,R2= 0.989 4;复苏时间随着质量浓度升高依次递增,110 mg/L复苏时间较长,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24 h复苏率均为100%,复苏时间与质量浓度最佳拟合关系式为:y=-2.58x2+90.07x+381.13,R2=0.980 3.

图1 不同浓度MS-222对亚东鲑(Salmon trutta)麻醉时间和复苏时间的影响Figur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S-222 on anesthesia time and resuscitation time of S.trutta

2.3 不同水温对MS-222和丁香酚麻醉效果的影响

不同水温对MS-222麻醉效果的影响如图3所示.随着水温的升高,麻醉时间依次递减,8 ℃麻醉时间较长,16 ℃麻醉时间相对较短,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复苏时间随着水温的升高依次递减,8 ℃复苏时间较长,16 ℃复苏时间相对较短,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不同水温对丁香酚麻醉效果的影响如图4所示.随着水温的升高,麻醉时间依次递减,8 ℃麻醉时间较长,16 ℃麻醉时间相对较短,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复苏时间随着水温的升高依次递减,8、10 ℃复苏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14、16 ℃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图2 不同浓度丁香酚对亚东鲑(Salmon trutta)麻醉时间和复苏时间的影响Figur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love oil on anesthesia time and resuscitation time of S.trutta

图3 不同水温条件下MS-222对亚东鲑(Salmon trutta)麻醉效果的影响Figure 3 Effect of MS-222 on anesthetic efficacy of Salmon trutta at different water temperature

图4 不同水温条件下丁香酚对亚东鲑(Salmon trutta)麻醉效果的影响Figure 4 Effect of clove oil on anesthetic efficacy of Salmon trutta at different water temperature

2.4 空气暴露时间对MS-222和丁香酚麻醉效果的影响

随着空气暴露时间增加,MS-222对亚东鲑鱼种麻醉后复苏时间依次递增,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0~20 min内,复苏成活率为100%;当空气暴露时间达到25 min时,成活率仅为66.7%(图5).随着空气暴露时间增加,丁香酚对亚东鲑鱼种麻醉后复苏时间呈先降低后递增变化趋势,且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0~15 min内,复苏成活率为100%;当空气暴露时间达到20、25 min时,成活率分别下降至60.0%、20%(图6).

图5 不同空气暴露时间条件下MS-222对亚东鲑(Salmon trutta)麻醉效果的影响Figure 5 Effects of MS-222 on anesthetic efficacy of Salmon trutta at different air exposure time

图6 不同空气暴露时间条件下丁香酚对亚东鲑(Salmon trutta)麻醉效果的影响Figure 6 Effects of clove oil on anesthetic efficacy of Salmon trutta at different air exposure time

3 讨论

3.1 MS-222和丁香酚对亚东鲑的麻醉效果

目前常用的鱼用麻醉剂有30多种,包括MS-222、丁香酚、2-苯氧乙醇和硫酸喹哪啶等[23].在渔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目的进行不同程度麻醉脑部感觉中枢系统,使鱼类降低新陈代谢或失去反射动作,从而减少应激活动和呼吸代谢,以此提升其成活率[25-26].通常鱼类种类、个体大小及水质差异均对麻醉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一般处于深度镇静期状态下的鱼体对外界反应能力很弱,有利于生产运输.本试验结果发现,MS-222质量浓度在0~25 mg/L时,亚东鲑鱼体处于深度镇定期范围内;而丁香酚质量浓度在5 mg/L时,亚东鲑鱼体进入轻度麻醉期;可见与MS-222相比,亚东鲑对丁香酚极为敏感,这与王文豪等[27]在大口黑鲈幼鱼模拟运输试验中的麻醉效果相似.另外,MS-222和丁香酚均能在短时间内使亚东鲑快速进入麻醉状态,抑制其活动能力,降低应激反应;且随着MS-222和丁香酚浓度增加,亚东鲑鱼种麻醉时间缩短,复苏时间延长,表明相同条件下麻醉剂剂量越大,鱼体麻醉程度越深,入麻时间越短,复苏时间越长,这与大多数学者研究结果一致[24].

有学者认为,鱼类最适麻醉质量浓度为3 min内完全麻醉,5 min内恢复自然状态[24].按照此标准,郝长杰等[22]麻醉试验结果表明,MS-222质量浓度为120~140 mg/L、丁香酚质量浓度为60~70 mg/L时,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obscurus) 幼鱼具有最适的麻醉效果;而王文豪等[27]报道MS-222和丁香酚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 幼鱼的理想麻醉质量浓度分别为70、16 mg/L.本试验结果显示,MS-222对亚东鲑鱼种的最适麻醉质量浓度为130~140 mg/L,而丁香酚在60~110 mg/L范围内均能在180 s内麻醉,但复苏时间均超过300 s,无法达到最适麻醉状态,这表明鱼的种类差异导致麻醉效果不同,大口黑鲈对MS-222和丁香酚极为敏感,所以其麻醉的质量浓度远低于亚东鲑和暗纹东方鲀;另外,用丁香酚麻醉亚东鲑后复苏时间比暗纹东方鲀要长很多,可能是由于暗纹东方鲀长期在海水中生存造成生活习性不同所致,但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建议应根据不同鱼类选用适宜的麻醉剂,并建立相应的鱼类麻醉剂使用标准,引导麻醉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促进水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和渔业资源的有效保护.

3.2 水温对MS-222和丁香酚麻醉效果的影响

鱼类属于变温动物,一般情况下随着水温升高,鱼体新陈代谢增强,呼吸频率加快,耗氧量增加,机体酶活性升高[28].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温下降,鱼体入麻时间缩短,麻醉效果随水温的降低而增加,低温本身对鱼体具有麻醉作用[29-30].本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温降低,MS-222和丁香酚的麻醉时间和复苏时间延长,与上述报道结果不一致,主要原因是亚东鲑属于冷水性鱼类,最适生存水温为13~18 ℃,在一定范围内水温越低,亚东鲑新陈代谢降低,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入麻醉剂剂量减少,从而导致相同浓度MS-222和丁香酚对其麻醉时间延长;另外,通过观察,高水温中复苏后的亚东鲑鱼种活动力比低水温中的强,可能原因是随着水温上升,亚东鲑机体酶活性增强,显著提升了肝脏降解麻醉剂能力,从而复苏时间相应缩短.因此,水温对鱼体麻醉及复苏效果不仅与麻醉剂种类有关,且与鱼的生活习性及最适生存水温有关,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3 空气暴露时间对深度麻醉亚东鲑鱼种复苏时间的影响

已有研究报道,适宜质量浓度麻醉剂延髓麻醉鱼体后,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不会造成鱼类死亡,仍能保持较高的成活率[31],这对鱼体离水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刘艳超等[32]、王万良等[33]开展了在空气暴露不同时间,MS-222和丁香酚对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oconnori) 麻醉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空气中暴露0~15 min,大规格异齿裂腹鱼复苏时间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小规格各组之间差异显著;采用丁香酚深度麻醉后,随着空气中暴露时间延长,复苏时间呈现递增趋势,且在0~35 min内成活率仍能保持100%.

本试验结果表明,经MS-222脊髓麻醉期后,随着空气暴露时间延长,亚东鲑鱼种复苏时间递增,且在0~20 min成活率为100%,各组之间差异显著,到25 min后成活率降低,这与上述小规格异齿裂腹鱼的试验结果相似;而经丁香酚进行延髓麻醉期后,随着空气暴露时间延长,亚东鲑复苏时间呈先降低后递增变化趋势,各组之间差异显著,且在0~15 min复苏成活率为100%;当空气暴露时间达到20、25 min时,成活率分别为60.0%和20%,与上述试验结果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二者体皮肤系统代谢功能存在差异,加之麻醉剂效果分期不同,从而导致亚东鲑空气暴露后复苏时间缩短.由此可知,在资源调查、离水采样及增殖放流标记时,MS-222比丁香酚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4 小结

与丁香酚相比,MS-222对亚东鲑鱼种麻醉效果较好,能够达到最适麻醉要求标准,建议生产实践中选择使用MS-222浅麻质量浓度25 mg/L、深麻质量浓度为130 mg/L,麻醉适宜水温12~16 ℃,空气暴露时间小于20 min.

猜你喜欢
丁香酚亚东鲑鱼
汪孟邹与亚东图书馆
BLOW-UP PHENOMENA FOR A CLASS OF GENERALIZED DOUBLE DISPERSION EQUATIONS∗
星球传说 鲑鱼人1
星球传说 鲑鱼人2
丁香酚吸嗅对MCAO模型鼠神经行为学影响
丁香酚、小檗碱及苦参碱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
鲑鱼回家
点击反证法
GC法测定蒙药其顺通拉嘎胶囊中丁香酚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肉豆蔻-8散中的丁香酚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