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21-02-26 21:21贾文翔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策略

贾文翔

【摘要】    从理论角度上看,中学历史互联网智慧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先进科学性与教学有效性。但是,要想充分展现出其教学价值,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显著提升,有必要针对其教学模式构建策略以及实施路径进行系统化研究。本文首先探讨了构建中学历史互联网智慧课堂的教学原则,之后针对具体的构建策略进行了相关探究,希望所提出的观点及建议能够为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詞】   中学历史    互联网智慧课堂    构建原则    教学策略

引言:

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已经成为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人生观念和远大人生理想的重要载体。但是,在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进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促进课堂教学质效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中学历史互联网智慧课堂的构建原则

1.1情感体验与思维激发相结合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最大的屏障问题来自于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又过于单一机械,导致学生无法入情入境的体会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及其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均受到较大的局限。在构建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下载一些紧扣教学需求的动态视频、电子图片以及音频资料,将其引进到智慧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与学习体验,形成更加完善的历史思维,最大限度体现出历史课程的教学价值[1]。

1.2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以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缺少学习兴趣。但是,为了避免历史成绩对总分数造成不利影响。只能进入到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价值大打折扣,难以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个性养成起到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然而,在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历史教师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互联网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生动趣味性、直观性与可视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得到充分有效的调动,学习模式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成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有助于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历史知识水平[2]。

1.3共性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

在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中学历史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扩充课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数据库和云计算对学生学情、学习需求进行科学化分析,或者针对课堂教学质效进行动态检测与评估。这样一来,中学历史便可以在做好共性教育的同时,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帮助每一名学生加深自我了解与自我认知大,进而找到最适合的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较强学习能力,凸显出课堂智慧的教学优势。

二、中学历史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1针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巧妙设计

由于智慧课堂本身具有较强的灵动性与生动趣味性。因此,智慧课堂是拉近师生情感距离、营造愉悦课堂的有效载体。对此,需要教师针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巧妙设计,打破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使历史课堂呈现出和谐的情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基于教学一教学需求,需要中学历史教师针对每一节课进行精心设计。例如在课前准备阶段,合理制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炼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例如学生会提出哪些质疑,暴露出哪些教学障碍等等。教师要巧妙运用这些“意外”,激发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思维[3]。例如在学习《青铜器与甲骨文》这一课的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在互联网上搜集了一些与青铜器、甲骨文相关的电子图片和影像资料。再依据学生实际学情和教学需求制订出一份教学方案,用于课堂教学方向、教学节奏和教学策略的全程把控。在课堂上,教师结合教学节奏向学生展示相关图文、影像资料,让学生以一种非常直观具象的方式领略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文明,观赏其高超的青铜器工艺。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学生会产生一些质疑,向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教师要捕捉到具有代表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答疑,由此构建立起“智慧开启—智慧碰撞—智慧生长”这样一套完整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中学生历史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全面提升[4]。

2.2针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化管理

互联网智慧课堂的实施,需要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为其提供保障。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并且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教学经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管理工作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语言管理。中学历史教师要善于运用专业、精练、规范而又灵动的语言进行教学讲解以及师生交流,通过“妙语生花”的方式开启学生的智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其次,课堂氛围管理。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的营造出轻松愉悦、张驰有度的教学氛围。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料的展示引发师生互动或者生生互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课堂教学环节当中,使学生保持较高的思维活跃度,围绕着教学内容引发诸多思考,实现智慧的共生共长;再者,教学方法管理。在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存在众多教学方法可供教学选择,例如多媒体教学、合作探究教学、情境再现等等,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喜好在众多教学方法做出合理选择;最后,教学节奏管理。互联网智慧课堂虽然具有较强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使其教学价值的呈现,需要建立起在合理把控教学节奏的基础上,方可呈现出高效课堂。例如在学习《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这一课时,很多学生对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存在认知与理解上的偏差。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尽快扫清这一教学障碍,教师可以将《忆昔》和《垂老别》选段引进到课堂教学环节当中。这样一来,不仅引出安史之乱这个话题,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和参考性的理解唐玄宗前后期采取的措施,对不同统治措施所引发的结果形成全面认知与透彻理解,以一种高效而又精准的方式促进中学生智慧的生成[5]。

2.3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鉴于被动学习存在诸多弊端问题,所以需要在构建互联网智慧课堂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只用在这种状态下,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住历史知识,时常进行自我审视与自我总结,加深自我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构建起一种良性循环模式。这不仅是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成果的有效途径,更是通过历史课堂帮助中学生建立起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需要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而自身则要发挥出教学引导者的职能作用,多给学生创造一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条件,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与价值。例如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短片的形式,让学生观看关于三大战役的画面与镜头。随之,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带有探究意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例如:“为何解放军选择东北作为国民党决战的主战场?在辽沈战役当中,我军的作战方针是什么?为何要和平解放北平?”学生为了找寻问题的答案,便开始阅读教材、分析课文内容,有些学生还自动建立起研究小组,共同探索答案[6]。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脸上便露出坚定而且自信的神情,并且向教师示意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课堂。

三、结束语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构建互联网智慧课堂,需要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在课前准备阶段做好教学计划,充分把握住课堂教学时机,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借助互联网资源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课堂。

参  考  文  献

[1]贡保才让.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14-215.

[2]王雅靜.运用网络智慧课堂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果[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20(09):57.

[3]张效红.信息化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应用浅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19):110-112.

[4]陈玉田.探讨智慧课堂在初中历史学科的应用[J].新智慧,2019(07):8.

[5]刘磊.智慧课堂环境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与评价,2018(01):108.

[6]陈彦均.初中历史智慧课堂中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J].教育界,2021(16):51-52.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与探索
中学历史教学刍议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