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智慧老年大学建设分析

2021-02-26 10:53王淼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1期
关键词:老年大学数字化时代智慧校园

【摘要】    现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加显著,“未富先老”这一特征更为鲜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极为不利,加之老年群体在精神文化、学习方面的需求只增不减,对老年教育予以关注并落到实处极为必要且迫切。特别是处在以数字化为主的新时期,老年教育迎来较好发展契机,对智慧老年大学加以构建势在必行。本文先阐明了数字化时代智慧老年大学建社的必要性与特征,而后分析了实践中的问题并基于实际给予了相应建设策略。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智慧校园    老年大学

《智慧校园总体框架》这一国家标准于2018年颁行,此举对教育界影响颇深,使数字校园开始面向智慧校园建设推进。就智慧校园而言,即将物联网为着力点,融合校园、学习、生活且具有极强智慧化的一体化环境,该环境将多元化应用服务系统作为承载,对教学、管理以及校园生活高度融合,为老师、学生更加快捷高效的获得资源、服务提供便利。近年来,智慧校园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认可,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下,对智慧老年大学建社已成为老年教育的必经路径,拉开了老年教育的新幕布。

一、数字化时代智慧老年大学建设的必要性

在以数字化为主的新时代,对智慧老年大学加以建设,即坚守将人民为主的先进发展观,是科学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为老年人打破“数字鸿沟”予以支撑,确保老年教育顺利推进最为关键的手段。

1.契合数字化改革所提要求。对智慧老年大学进行建设,可谓是促进我国老年教育进一步实施数字化改革的必经路径,在纵深推进国内数字教育、老年大学高效发展与现代化方面意义显著。

2.契合线上教学发展需要。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使国内教育纷纷转战线上教育,老年大学线下教学备受影响,而智慧校园的形成与发展,正好为老年教育进军线上教学提供了契机,使老年大学开始面向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3.契合老年人自身发展所需。现今社会智能化、数字化程度加深,老年人需应对“数字鸿沟”问题,而老年大学作为老年人学习、生活的主战场,对其进行智慧化建设,对老年人实施智能技术教育,能有效提升其自会素养以及数字技能,有效打破“数字鸿沟”壁垒大有裨益。

4.契合老年大学发展所需。国内首所老年大学于1983年位于山东修建完成,拉开了国内老年教育事业的帷幕。在以数字为主的新时代下,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显著,经由构建智慧校园,对先进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加以利用,已成为国内老年教育事业持续推进的必经路径。

二、数字化时代的智慧老年大学建设特征

数字化背景下,对智慧老年大学予以构建可谓是新时期老年教育的重新塑造,是对老年大学校园建设的转型升级,对其重要使命、办校价值等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实践中需对其如下特征予以高度关注:

1.人本性。人这一要素是数字化改革的关键要素,建设智慧老年大学时需致力于人本化,以学院实际需求为基础,将其数字化素养、技能优化为要务,在数字化的帮助下实施科学的适老化改造,确保老年大学的改革更具深度。

2.全域性。对智慧老年大学的构建即基于数字化改革,把信息、智慧化依据整体框架核心领域的确立以及长期规划主次区分,慢慢面向全系统、方位、领域扩张,对老年大学行为、教学、管理等综合智治。

3.生成性。众所周知,对智慧老年大学进行建设的过程具有动态、生成与开放性,等同于数字化、教育教学彼此融合改革的动态过程。数字、智慧化不单单是新技术,还属于新思维,对其建设的要点在于持续革新思想,而并非局限于数字技术的革新。

4.制度性。对智慧老年大学予以建设的关键在于确保老年教育达成智治,以数字化改革为基础,对新的教学平台、办学机制予以构建,创新教与学的方式,更好的契合数字化时代发展需要,为老年教育进一步发展予以制度保障。

5.杠杆性。以智慧老年大学的构建为基础对办学行为重新塑造,撬动学校以往陈旧的教育形态、环境以及资源等,革新老旧观念,让老同志自愿接受新鲜事物并为之学习,将传统校园面向数字校园推进,打造新时代的“数字老人”。

三、数字化时代智慧老年大学建设问题

1.缺乏明確的目标。某些老年大学进行智慧化建设时,未自宏观层面对整体架构加以思考,长远规划不够系统,没有借助现金思维对现有工作予以谋划。同时,不管是设计抑或建设理念,都具有理想、简单化情况,没有明确认识到智慧老年大学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2.认知错误。现阶段,智慧老年大学建设差距大的现象极为显著。部分老年大学对技术极为关注,未注重办学理念,而某些老年大学则单纯停留在口头建设,未能具体实践,对智慧校园的认知依旧滞留于技术方面,将重心至于线上平台抑或网课的开发上,不具备更深层次的思考,使得数字化改革流于形式。

3.融合度低。就部分老年大学而言,智慧大学的构建还属于一项新事物,匮乏基础数据,且仅有的数据不具备较好质量,相应服务体系欠缺,校内各部门间难以实现有效的数据交流,没法构建产生数字闭环管理,因而数据信息在适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等层面时无法有效融合。此外,极少数老年大学具有智慧学校和教学工作相分离的情况,无法对数字技术效用予以发挥,办校价值的融入难度较大。

4.体验感较差。当前,某些老年大学的工作者未对老年人行为需求有效分析,未经由学院角度思考如何进行智慧大学建设,因而老年人对此不具备较好体验。而且,数字化时代,老年人本就对先进技术缺乏较好接受力,正好可借助智慧校园建设提升自身智慧化程度,但因部分老年大学进行智慧化建设时不符实际,使其效用难以发挥,无法实现老年学院需求。

5.同质化现象显著。众所周知,智慧老年大学的建设较为繁杂,线上教学平台以及网课类型众多,但实践中极为欠缺团结协作、深度融合的先进互联网思维。譬如某老年大学对直播课、网络平台进行开设后,其他老年大学都开始跟风,更甚者在内容上都较为相似,学员想要学习自己感兴趣抑或不同的内容较有难度,也无法吸引老年人的兴趣,最终使老年教育的数字化改革毫无意义。

四、数字化时代的智慧老年大学建设策略

在以先进技术为主的数字化时代,对智慧老年大学进行建设时需自多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1.革新思想,确立面向未来的先进办学观。首先,加深智慧老年大学建设内涵、价值的理解程度,明确其重要意义。在人口老龄化愈加显著与新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智能化已成为阻碍老年群体进步的主因,为解决上述问题并使老年人掌握数字技术,便需借助智慧老年大学之力;其次,对“看向未来、契合时代、适应社会之数字老人”这一办学目标予以明确。实质上,老年大学并非单纯的讲授知识以及技能,也不是片面的实施思想教育抑或提供娱乐场所,各校需掌握这一历史契机,经由智慧老年大学的构建将智慧助老工作落到实处,为学员掌握先进技术更好的融入社会予以帮助,打造新时代下的“数字老人”;最后,构建产生现代化老年教育理念。注重个性化,对学员全方位发展以及主观能动性予以高度关注,汲取先进教育理念、技术手段,在老年教育中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等效用。同时,注重系统化,将老年大学视为终身教育不容缺失的一部分,对老年教育治理工作予以高度关注,并将其落到实处,实现老年教育智治之目的。

2.契合时代发展,瞄准学员进行智慧教育建设。首先,确保互联网与老年教育深度融合,尽快革新老年大学教育方式。致力于人本化原则,基于数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对传统老年大学线下集体学习之教学模式予以革新,对网络+教育的效用充分展现,对老年社会、家庭、线上远程教育等模式予以构建,并发挥“互联网+平台”的功效,解决办学壁垒问题,将老年大学自以往的立足学校办学逐步面向区域老年教育中心发展,自实现本校学员需要逐步面向区域人群方向发展;其次,对智能服务体验场景加以设计、开发,使老年大学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形态。始终坚守问题导向机制,对现实融入虚拟、线上线下互融等教育环境予以构建,打造先进的数字校园生态系统,确保老年大学自以往的将教学当作主导面向老年人主动学习发展。对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元化教学载体、智慧课堂加以构建,学员自现实走向虚拟世界主动学习先进知识技术,提升他们的数字综合素养;最后,将老年教育课程数字建设落到实处,对教学内容予以创新。始终致力于以需求为引导方向,将课程建设要点自以往的文化类等面向普适性需求方向发展,对课程类型予以扩张,科学调整课程结构,对学员关注的焦点如之数字技术的应用、智慧出行等内容予以高度关注,融入日常教学,打造内容充裕的数字课程系统,实现老年学院切身需要。

3.建设互联互通之智慧学园。首先,对校园数字环境予以优化。对老年大学基础教学设施予以强化,创建将数字技术宽泛运用为中心,将数字资源建设为要务,囊括老年大学方方面的校园基础网络,构建产生一体化网络环境。在校内不同场景以及服务管理畛域,对数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加以利用,对智能终端、大数据平台加以构建;其次,对智慧管理系统进行建设。借助大数据、云计算这些先进信息技术,对老年大学综合管理系统予以构建,经由该平台能直接进行报名选课、学籍管理等,达成教学管理智慧化的目的;最后,对智能保障系统予以构建。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对智慧化保障平台加以建设,对校内所有生活服务资源有效整合,给学员智慧化学习、生活予以支撑,并通过人脸识别、消防报警等先进设备,对校园进行全方位安全监管,排查隐患,确保智慧老年大学的安全性。

4.互联思维,促进教育资源高度融合。首先,对老年教育云平台予以开发。以国家开放大学这类全国通用老年教育平台为支撑,对老年大学直播、电视课堂以及云上学堂等科学整合,对多元化社会资源予以发掘,构建产生层级、类型多元的老年大学集成终端,为学员学习提供便利;其次,进一步加強数字资源建设。对专门性老年教育数字资源库进行构建,针对所有老年大学给予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系统高度衔接,并对老年教育师资队伍予以强化,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最后,深度交流、协作。对互联网思维予以强化,形成先进、融合、资源同享的智慧老年大学发展观,不管是同行抑或社会层面,均能互相交流并团结协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促进智慧老年大学建设更具实效。

五、结束语

概言之,现今社会人口老龄化愈加显著,怎样实现老年群体有人依靠、被人奉养且开心快乐生活已成为全社会亟待思考的问题。就老年大学而言,其给老年人终身学习给予了平台和机会,特别是数字化时代,能为老年人突破数字壁垒成为“数字老人”予以帮助。可见,数字化时代的老年智慧大学建设极具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孙涵,杨晓琴.智能化老年教育场景分析与探索[J].天津电大学报,2021,25(01):58-63.

[2]魏勇钢.新时代老年大学“文化+康养”融合创新发展路径[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2):30-33.

[3]周婧.老年大学智慧校园构建模式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1):227.

[4]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官网全新改版上线[J].中国社会工作,2019(20):49.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开放大学助力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以吉林省为例》,编号:JJKH20200233SK,负责人:王淼。

猜你喜欢
老年大学数字化时代智慧校园
数字化时代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数字化时代二次文献的应用及开发探究
浅谈老年大学的规范管理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发展路径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试探老年大学教育培训的创新与实践
老年学习活动阵地对加强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